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长续专利>正文

一种油田井下作业用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2599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井下作业用打捞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管,第一固定管的顶端表面设置有连接环,第一固定管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翻转门,翻转门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电磁铁,电磁铁贯穿第一固定管的底端表面,电磁铁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固定管,第二固定管内部设置有自动开关机构,且自动开关机构贯穿第二固定管的底端表面,第二固定管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的底端表面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打捞桶;通过电磁铁配合打捞桶,使得电磁铁吸附金属碎屑,同时打捞桶能够将较较小的碎屑进行收集,从而让打捞装置能够同时打捞金属和碎屑,实现高效打捞。捞。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井下作业用打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油田作业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田井下作业用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单一地质构造因素控制下的、同一产油气面积内的油气藏总和,一个油气田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油气藏,在同一面积内主要为油藏的称油田,在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中经常有,细小金属零件和一些小物品落物落入井内。
[0003]现有的打捞装置在向上移出时容易因震动或与井壁碰撞等因素造成小件再次落入油井内,同时现有的打捞桶清洗拆卸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油田井下作业用打捞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为一种油田井下作业用打捞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的顶端表面设置有连接环,所述第一固定管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翻转门,所述翻转门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贯穿第一固定管的底端表面,所述电磁铁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二固定管内部设置有自动开关机构,且自动开关机构贯穿第二固定管的底端表面,所述第二固定管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的底端表面设置有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打捞桶,所述打捞桶的表面贯穿有多个阵列排放的滤水孔。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捞桶为漏斗形状,所述电磁铁的直径小于第一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的直径与第二固定管的直径相同。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自动开关机构包括隔板和套筒,所述隔板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内杆,所述内杆贯穿套筒的底端表面,所述内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底端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通孔。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设置在第二固定管的内部,所述内杆贯穿第二固定管的底端表面,所述弹簧与内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防脱头。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柱和限制环,所述固定柱的外侧套接有限制环,所述限制环的下方设置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内部另一端套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底端表面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贯穿套杆的底端表面,所述连接头与固定柱的外侧和套杆的内侧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螺纹。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柱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盖板通过通孔与固定柱套接,且通孔的直径大于限制环,所述限制环的直径与套杆相等。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通过电磁铁配合打捞桶,使得电磁铁吸附金属碎屑,同时打捞桶能够将较较小的碎屑进行收集,从而让打捞装置能够同时打捞金属和碎屑,实现高效打捞;通过弹簧配合盖板,打捞时弹簧受外力的水的作用拉伸,使得盖板与连接环贴合密封打捞桶,实现放置打捞物掉落的效果;通过套杆配合固定柱,旋转套杆,使得套杆与固定柱卡紧或松开,从而能够将打捞桶取下,从而便于打捞桶的清洗和碎屑的收集。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锁紧机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B处放大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A处放大图;
[0020]图中:1、第一固定管;2、连接环;3、翻转门;4、蓄电池;5、电磁铁; 6、第二固定管;7、自动开关机构;8、锁紧机构;9、连接套环;10、打捞桶;11、滤水孔;12、支撑杆;71、隔板;72、套筒;73、弹簧;74、内杆; 75、连接座;76、盖板;77、通孔;81、固定柱;82、限制环;83、套杆; 84、连接头;85、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田井下作业用打捞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管1,第一固定管1的顶端表面设置有连接环2,第一固定管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翻转门3,翻转门3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4,蓄电池4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电磁铁5,电磁铁5贯穿第一固定管1的底端表面,电磁铁5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固定管6,第二固定管6内部设置有自动开关机构7,且自动开关机构7贯穿第二固定管6的底端表面,第二固定管6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杆 12,支撑杆12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锁紧机构8,锁紧机构8的底端表面设置有连接套环9,连接套环9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打捞桶10,打捞桶10的表面贯穿有多个阵列排放的滤水孔11。
[0025]进一步的,打捞桶10为漏斗形状,电磁铁5的直径小于第一固定管1,第一固定管1的直径与第二固定管6的直径相同。
[0026]自动开关机构7包括隔板71和套筒72,隔板71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套筒 72,套筒72的内部设置有有弹簧73,弹簧73的另一端设置有内杆74,内杆 74贯穿套筒72的底端表面,内杆74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座75,连接座75 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盖板76,盖板76底端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通孔77。
[0027]隔板71设置在第二固定管6的内部,内杆74贯穿第二固定管6的底端表面,弹簧73
与内杆74的连接处设置有防脱头。
[0028]锁紧机构8包括固定柱81和限制环82,固定柱81的外侧套接有限制环 82,限制环82的下方设置有套杆83,套杆83的内部另一端套接有连接头84,连接头84的底端表面设置有连接杆85,且连接杆85贯穿套杆83的底端表面,连接头84与固定柱81的外侧和套杆83的内侧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螺纹。
[0029]固定柱81与支撑杆12固定连接,连接杆85与连接环固定连接,盖板76 通过通孔77与固定柱81套接,且通孔77的直径大于限制环82,限制环82 的直径与套杆83相等。
[0030]具体的,使用前,开启翻转门3,检查内部蓄电池电量确保装置能够正常使用;使用时,将外部用于下放的绳索的一端固定在连接环2上,将电磁铁5 开启,再通过绳索将本装置下放至井内,静置一端时间,让电磁铁5产生磁力对井内掉落的金属小件落物吸附留存在第一固定管1和第二固定管6的彼此相对面,同时,盖板76自然开启,碎屑杂质从盖板76和连接套环9的彼此相对面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井下作业用打捞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管(1)的顶端表面设置有连接环(2),所述第一固定管(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翻转门(3),所述翻转门(3)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4),所述蓄电池(4)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电磁铁(5),所述电磁铁(5)贯穿第一固定管(1)的底端表面,所述电磁铁(5)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固定管(6),所述第二固定管(6)内部设置有自动开关机构(7),且自动开关机构(7)贯穿第二固定管(6)的底端表面,所述第二固定管(6)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锁紧机构(8),所述锁紧机构(8)的底端表面设置有连接套环(9),所述连接套环(9)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打捞桶(10),所述打捞桶(10)的表面贯穿有多个阵列排放的滤水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井下作业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桶(10)为漏斗形状,所述电磁铁(5)的直径小于第一固定管(1),所述第一固定管(1)的直径与第二固定管(6)的直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井下作业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关机构(7)包括隔板(71)和套筒(72),所述隔板(71)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套筒(72),所述套筒(72)的内部设置有有弹簧(73),所述弹簧(73)的另一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长续彭毅杨占海高朝张帆田布飞
申请(专利权)人:徐长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