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56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包括器体、循环泵、进水泵、射流泵、鼓风机、第一射流器、第二射流器、斜板、ORP探头、DO探头;其在器体的所述容腔沿纵向形成好氧、缺氧环境,实现了有机物、氨氮、总氮的同步脱除,同时降低好氧曝气能耗、硝化、反硝化碱度消耗,在同一生物反应器内实现了有机物降解及脱氮的功能,有机物降解及脱氮效率高,适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的处理。高氮污水的处理。高氮污水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具有污染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污染物种类多等特点,是典型的难处理的高有机物高氮污水。目前,我国早期建设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配套渗滤液处理系统,基本上按照设计规范要求的进水水质进行污水处理的工艺系统设计。根据规范指导的污水污染物取值,垃圾渗滤液其COD≤80000mg/L,BOD≤40000mg/L,氨氮≤ 2000mg/L,总氮≤2500mg/L。根据上述取值进行工艺设计的污水处理系统,普遍存在重有机物去除效率,轻总氮污染物控制效率的情况。
[0003]而随着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垃圾源头分流导致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COD≤50000mg/L,BOD≤30000mg/L,氨氮≤2800mg/L,总氮≤3500mg/L。如此造成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厌氧反应器效率提升不起来,而氨氮、总氮污染物难以控制的问题,造成厌氧反应器的治污能力存在富余,甚至难以有效运转,后端生物处理(A/O 系统)脱氮能力不足的严重问题。因此,需要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其在器体的所述容腔沿纵向形成好氧、缺氧环境,实现了有机物、氨氮、总氮的同步脱除,同时降低好氧曝气能耗、硝化、反硝化碱度消耗,在同一生物反应器内实现了有机物降解及脱氮的功能,有机物降解及脱氮效率高,适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的处理。
[0005]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包括器体、循环泵、进水泵、射流泵、鼓风机、第一射流器、第二射流器、斜板、ORP探头、DO探头;
[0006]所述器体具有一容腔,所述容腔包括从下到上设置的缺氧区和好氧区,所述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相通;所述器体的侧壁设有循环水取水口、溢流出水口、射流泵取水口、污泥排放口;所述循环水取水口和所述溢流出水口位于所述好氧区的上方,且所述溢流出水口高于所述循环水取水口;所述射流泵取水口位于所述好氧区的顶部;所述污泥排放口位于所述缺氧区的底部;
[0007]所述循环泵、所述进水泵、所述射流泵和所述鼓风机均设置于所述器体外部;
[0008]所述循环泵的入水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进水泵的出水口、所述循环水取水口连通;
[0009]所述进水泵的入水口用于输入污水;
[0010]所述射流泵的入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射流泵取水口连通;
[0011]所述鼓风机用于鼓入氧气或空气;
[0012]所述第一射流器设置于所述缺氧区内,所述第一射流器包括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一喷射口、进口塞,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射流器两端,所述进口塞密封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一喷射口位于所述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之间,且朝向所述第二进口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进口开口朝下且通过管道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连通;
[0013]所述第二射流器设置于所述好氧区内,所述第二射流器包括第三进口、第四进口和喷射口,所述第三进口和所述第四进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射流器两端,所述第三进口开口朝下且通过管道与所述射流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喷射口位于所述第三进口和第四进口之间,且朝向所述第四进口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第四进口开口朝上且通过管道与所述鼓风机的出口连通;
[0014]所述斜板与所述器体的侧壁配合连接,所述斜板设置于所述好氧区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循环水出水口的下方,用于泥水分离;
[0015]所述ORP探头设置于所述缺氧区内,所述ORP探头用于检测缺氧区氧化还原电位;
[0016]所述DO探头设置于所述好氧区内,所述DO探头用于检测好氧区溶解氧浓度。
[0017]本技术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所述器体的所述容腔基于生物污泥有机物去除、硝化反硝化、溶解氧状态、碳源消耗,在所述器体的所述容腔设置了所述好氧区和所述缺氧区,实现功能区块化。所述缺氧区设置在所述器体的所述容腔的下部,好氧区设置在所述器体的所述容腔的上部,即所述器体的所述容腔包括从下到上设置的所述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如此设置保证所述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划分更加明显,反应器的脱氮效能发挥更加充分。本技术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通过创新应用射流器的作用,利用标准射流曝气器的不同用法,其中所述第一射流器在标准射流曝气器的基础上将所述第一进口密封且所述第二进口朝下,而所述第二射流器的所述第四进口朝上,所述第三进气口朝下,即所述缺氧区的所述第一射流器和所述好氧区的所述第二射流器采用相反方向的安装模式,更好地将所述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分开。其中,所述缺氧区的所述第一射流器的所述第一进口被所述进口塞密封,所述第一射流器的所述第一喷射口朝向所述第二进口一端倾斜设置,而所述第一射流器的所述第二进口开口朝下,且所述第一射流器中只从所述第二进口通入泥水混合物,从所述第一射流器的第一喷射口喷出的高速水流,使泥水混合物在缺氧区翻腾起来,充分混合,有效降低缺氧区的溶解氧含量,维持缺氧环境,更有利于反硝化反应的进行,提升了有机物利用率;好氧区的所述第二射流器的第二喷射口朝向所述第四进口一端倾斜设置,而所述第二射流器的所述第四进口开口朝上,所述第二射流器同时从所述第四进口通入空气(或氧气)和从所述第三进口通入来自所述缺氧区处理后的泥水混合物(缺氧区上升液),从所述第二射流器的所述第二喷射口喷出的高速水流,使所述缺氧区处理后的泥水混合物(缺氧区上升液)在好氧区与氧气充分混合,并通过所述射流泵取水口经所述射流泵再次输出到所述好氧区实现循环充氧,达到充氧及搅拌的效果。
[0018]本技术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在开始污水处理工作前可根据高有机物高氮污水来源的不同,进行前处理;若高有机物高氮污水中含有活性污泥,则可直接将高有机物高氮污水从所述进水泵泵入;若高有机物高氮污水中不含有活性污泥,则可以在高有机物高氮污水中加入活性污泥再从所述进水泵泵入,或直接
在所述容腔内加入活性污泥。高有机物高氮污水通过所述进水泵泵入,与来自所述器体侧壁上的循环水取水口的循环水(回流水)混合成泥水混合物,通过所述循环泵泵入高速泥水混合物至所述第一射流器,从所述第一射流器的第一喷射口喷入所述缺氧区中实现泥水混合物的输送和混合,保证良好的缺氧状态,提高所述缺氧区反硝化脱氮反应的效率;在缺氧区中,在缺氧条件以及在活性污泥中的反硝化菌的作用下,泥水混合物中的硝态氮、亚硝态氮或氮氧化物等 (例如硝酸盐、亚硝酸盐等)被转化为氮气,同时反硝化菌消耗泥水混合物中的有机物(碳源)并生成碱性物质(如CO
32

),补充后续好氧区中好氧硝化所需的碱度,减少了碱液投加量,整体上降低药剂(碱液和碳源)的投加成本。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器体、循环泵、进水泵、射流泵、鼓风机、第一射流器、第二射流器、斜板、ORP探头、DO探头;所述器体具有一容腔,所述容腔包括从下到上设置的缺氧区和好氧区,所述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相通;所述器体的侧壁设有循环水取水口、溢流出水口、射流泵取水口、污泥排放口;所述循环水取水口和所述溢流出水口位于所述好氧区的上方,且所述溢流出水口高于所述循环水取水口;所述射流泵取水口位于所述好氧区的顶部;所述污泥排放口位于所述缺氧区的底部;所述循环泵、所述进水泵、所述射流泵和所述鼓风机均设置于所述器体外部;所述循环泵的入水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进水泵的出水口、所述循环水取水口连通;所述进水泵的入水口用于输入污水;所述射流泵的入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射流泵取水口连通;所述鼓风机用于鼓入氧气或空气;所述第一射流器设置于所述缺氧区内,所述第一射流器包括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一喷射口、进口塞,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射流器两端;所述进口塞密封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一喷射口位于所述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之间,且朝向所述第二进口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进口开口朝下且通过管道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射流器设置于所述好氧区内,所述第二射流器包括第三进口、第四进口和第二喷射口,所述第三进口和所述第四进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射流器两端,所述第三进口开口朝下且通过管道与所述射流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喷射口位于所述第三进口和第四进口之间,且朝向所述第四进口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第四进口开口朝上且通过管道与所述鼓风机的出口连通;所述斜板与所述器体的侧壁配合连接,所述斜板设置于所述好氧区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循环水取水口的下方,用于泥水分离;所述ORP探头设置于所述缺氧区内,所述ORP探头用于检测缺氧区氧化还原电位;所述DO探头设置于所述好氧区内,所述DO探头用于检测好氧区溶解氧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体的高径比大于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喜斌肖剑华陈伟刘疏敏向宗为徐子旋周托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联智同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