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纳电极导线的心电图机接口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513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收纳电极导线的心电图机接口转换器,包括:壳体、电极导线接口、电极导线、线卷、导线卡、电极接头;所述壳体一端设有电极导线接口,所述电极导线接口在壳体内部连接电极导线;所述电极导线绕线卷一圈后穿过导线卡;所述导线卡设置在壳体内部远离电极导线接口一侧;所述电极导线穿过导线卡后自壳体内部伸出,所述电极导线末端连接电极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电极球囊吸附不稳固的问题,同时不需要额外要求心电图机专门增加对电极贴片监测方式的支持,使用方便,降低了更换新设备的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持收纳电极导线,方便医务人员的操作。方便医务人员的操作。方便医务人员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收纳电极导线的心电图机接口转换器


[0001]本技术涉及心电检测
,具体是指一种可收纳电极导线的心电图机接口转换器。

技术介绍

[0002]心电图机能将心脏活动时心肌激动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即心电信号自动记录下来,是临床诊断和科研常用的医疗电子仪器。心脏在搏动之前,心肌首先发生兴奋,在兴奋过程中产生微弱电流,该电流经人体组织向各部分传导。由于身体各部分的组织不同,各部分与心脏间的距离不同,因此在人体体表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电位变化,这种人体心脏内电活动所产生的表面电位与时间的关系称为心电图。
[0003]传统心电图机的电极球囊吸引电极在一些消瘦、呼吸浮动大、抢救病人的时候容易脱落,很难吸附,导致不能做成心电图。电极贴片替换电极球囊的心电图机作为新型的心电图显示设备,由于吸附性好,美观简洁受到推广。但是由于传统使用电极球囊的心电图机没有相应的接口,现有的电极贴片的心电图机导线很难直接连接到传统的心电图机上。医务人员需要将很多根电极导线安放在病人身上,将患者通过导线与心电图设备联系起来,但是由于电极导线较多较长,在摆放的时候容易相互交错缠绕,在某些紧急情况下理顺导线会耽误病人宝贵的诊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收纳电极导线的心电图机接口转换器,将传统心电图机使用电极球囊连接心电图机的导线,通过使用本技术转接为以电极贴片贴附在患者胸腔的方式,避免电极球囊吸附不稳固的问题,同时不需要额外要求心电图机专门增加对电极贴片监测方式的支持,使用方便,降低了更换新设备的成本,同时本技术支持收纳电极导线,方便医务人员的操作。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收纳电极导线的心电图机接口转换器,包括:壳体、电极导线接口、电极导线、线卷、导线卡、电极接头;所述壳体一端设有电极导线接口,所述电极导线接口在壳体内部连接电极导线;所述电极导线绕线卷一圈后穿过导线卡;所述导线卡设置在壳体内部远离电极导线接口一侧;所述电极导线穿过导线卡后自壳体内部伸出,所述电极导线末端连接电极接头。
[0007]具体地,所述壳体一端设有电极导线接口六个,每个电极导线接口分别连接一根电极导线;所述电极导线接口在壳体上分列两侧,自上而下布置三层,以不同的颜色区分对应电极导线的颜色。
[0008]具体地,所述电极导线自壳体内部伸出时在壳体上分列两侧,自上而下分为三层;所述电极导线自壳体向外伸出的排列方式与相同颜色的电极导线接口对应。
[0009]具体地,所述导线卡在壳体内部设有供电极导线穿过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分列
两侧,自上而下分为三层。
[0010]具体地,所述线卷上方设有线卷齿轮;所述线卷和线卷齿轮以线卷轴为中心转动;所述线卷轴一端固定在壳体靠近手动齿轮一侧,另一端固定在远离手动齿轮一侧的壳体内部;所述线卷齿轮和线卷的中心固定在线卷轴上。
[0011]具体地,所述线卷、线卷齿轮、线卷轴有两套,分别设置在壳体中部的两侧,所述线卷齿轮分别与设在壳体中心内部的手动齿轮啮合;所述线卷每个设有三个线卷缠绕凹槽;所述电极导线在壳体内部单独在线圈缠绕凹槽上绕圈。
[0012]具体地,所述手动齿轮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两个线卷齿轮中间;所述手动齿轮以手动齿轮转轴为中心在转动把手的带动下转动,带动线卷齿轮转动;所述转动把手设置在壳体正面上方。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收纳电极导线的心电图机接口转换器,将传统心电图机使用电极球囊连接心电图机的导线,通过使用本技术转接为以电极贴片贴附在患者胸腔的方式,避免电极球囊吸附不稳固的问题,同时不需要额外要求心电图机专门增加对电极贴片监测方式的支持,使用方便,降低了更换新设备的成本,同时本技术支持收纳电极导线,方便医务人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内部结构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外形图;
[0018]其中:1、壳体,2、电极导线接口,3、电极导线,4、线卷,5、导线卡,6、电极接头,7、线卷齿轮,8、线卷轴,9、手动齿轮,10、转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图2,一种可收纳电极导线的心电图机接口转换器,包括:壳体1、电极导线接口2、电极导线3、线卷4、导线卡5、电极接头6;所述壳体1一端设有电极导线接口2,所述电极导线接口2在壳体1内部连接电极导线3;所述电极导线3绕线卷4一圈后穿过导线卡5;所述导线卡5设置在壳体内部远离电极导线接口2一侧;所述电极导线3穿过导线卡5后自壳体1内部伸出,所述电极导线3末端连接电极接头6。
[0021]具体地,所述壳体1一端设有电极导线接口2六个,每个电极导线接口2分别连接一根电极导线3;所述电极导线接口2在壳体1上分列两侧,自上而下布置三层,以不同的颜色区分对应电极导线3的颜色。以电极导线接口处一侧为正面,左起第一层第一个电极导线接口为V1,为红色;左起第一层第二个电极导线接口为V2,为黄色;左起第二层第一个电极导线接口为V3,为绿色;左起第二层第二个电极导线接口为V4,为褐色;左起第三层第一个电极导线接口为V5,为黑色;左起第三层第二个电极导线接口为V6,为紫色。
[0022]请参阅图3,具体地,所述电极导线3自壳体1内部伸出时在壳体1上分列两侧,自上而下分为三层;所述电极导线3自壳体1向外伸出的排列方式与相同颜色的电极导线接口2对应。V1的红色电极导线接口与红色电极导线连接,最终安装在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的黄色电极导线接口与黄色电极导线连接,最终安装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的绿色电极导线接口与绿色电极导线连接最终安装在V2的黄色电极导线与V4的褐色电极导线连线的中点;V4的褐色电极导线接口与褐色电极导线连接,最终安装在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5的黑色电极导线接口与黑色电极导线连接,最终安装在左腋前线与V4褐色电极导线同一水平;V6的紫色电极导线接口与紫色电极导线连接,最终安装在左腋中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
[0023]具体地,所述导线卡5在壳体1内部设有供电极导线3穿过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分列两侧,自上而下分为三层。
[0024]具体地,所述线卷4上方设有线卷齿轮7;所述线卷4和线卷齿轮7以线卷轴8为中心转动;所述线卷轴8一端固定在壳体1靠近手动齿轮9一侧,另一端固定在远离手动齿轮9一侧的壳体1内部;所述线卷齿轮7和线卷4的中心固定在线卷轴8上。
[0025]具体地,所述线卷4、线卷齿轮7、线卷轴8有两套,分别设置在壳体1中部的两侧,所述线卷齿轮7分别与设在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纳电极导线的心电图机接口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极导线接口(2)、电极导线(3)、线卷(4)、导线卡(5)、电极接头(6);所述壳体(1)一端设有电极导线接口(2),所述电极导线接口(2)在壳体(1)内部连接电极导线(3);所述电极导线(3)绕线卷(4)一圈后穿过导线卡(5);所述导线卡(5)设置在壳体内部远离电极导线接口(2)一侧;所述电极导线(3)穿过导线卡(5)后自壳体(1)内部伸出,所述电极导线(3)末端连接电极接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纳电极导线的心电图机接口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端设有电极导线接口(2)六个,每个电极导线接口(2)分别连接一根电极导线(3);所述电极导线接口(2)在壳体(1)上分列两侧,自上而下布置三层,以不同的颜色区分对应电极导线(3)的颜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纳电极导线的心电图机接口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导线(3)自壳体(1)内部伸出时在壳体(1)上分列两侧,自上而下分为三层;所述电极导线(3)自壳体(1)向外伸出的排列方式与相同颜色的电极导线接口(2)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纳电极导线的心电图机接口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祖伟邹国辉邓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