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液踏台及踏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2488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缸体制造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接液踏台及踏台装置,其中,接液踏台包括第一底架、设置在第一底架上的第一接液盘、平放在第一接液盘上的第一格板;所述第一接液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一接液盘的内腔底面形成导引面结构,所述导引面结构用于将切削液汇流至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一接液盘的围边处设有导液翻边。切削液滴落到接液踏台后,切削液穿过第一格板流到第一接液盘中,然后切削液经过导引面结构的导流下流向第一排液口排出实现回收。一种踏台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踏台直线机构和第二踏台直线机构,第一踏台直线机构和第二踏台直线机构的末端通过接驳踏台衔接,第一踏台直线机构和第二踏台直线机构均由多个接液踏台组成。线机构均由多个接液踏台组成。线机构均由多个接液踏台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液踏台及踏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缸体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接液踏台及踏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零部件(如缸体)经过铸造后还需要放入卧式加工中心进行精加工,为了提高加工效率,企业计划研发全自动化精加工线,该全自动化精加工线包括上料装置、下料装置、设置在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之间且沿左右延伸的搬运轨道、以及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搬运轨道上的搬运机械手;搬运轨道的前后两侧均排布有多台卧式加工中心。为了使工作人员能够进入全自动化精加工线内部,对搬运机械手和卧式加工中心进行维护和调试,所以要在搬运轨道之间设置人行踏台。为了避免缸体在精加工过程中过热变形,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缸体喷淋大量切削液进行润滑和冷却,当搬运机械手从数控机床中取出缸体后,缸体上的切削液会滴落到人行踏台的上表面,一方面切削液留在人行踏台的上表面会影响环境卫生,另一方面无法回收的切削液进行循环利用。
[0003]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液踏台及踏台装置,旨在能够回收切削液,防止切削液留在踏台的上表面。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接液踏台,包括第一底架、设置在第一底架上的第一接液盘、平放在第一接液盘上的第一格板;所述第一接液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一接液盘的内腔底面形成导引面结构,所述导引面结构用于将切削液汇流至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一接液盘的围边处设有导液翻边。r/>[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面结构包括沿第一底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引面板、两块分别位于第一导引面板两侧的第二导引面板,所述第二导引面板向下倾斜,第二导引面板和第一导引面板之间通过导引侧板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引面板自第一底架的一端到第一底架的另一端倾斜,所述第一排液口设置第一导引面板上并且位于第一导引面板的最低处。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底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方形框体和设置在方形框体底部的支脚。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支脚的底部设有偏心脚杯。
[00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踏台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踏台直线机构和第二踏台直线机构,第一踏台直线机构和第二踏台直线机构的末端通过接驳踏台衔接,所述第一踏台直线机构由多个上述的接液踏台横向衔接组成,所述第二踏台直线机构由多个上述的接液踏台横向衔接组成。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驳踏台包括第二底架、设置在第二底架
顶部的第二格板、固定在第二底架上且位于第二格板下方的第二接液盘。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接液盘的底面自第二底架的一端到第二底架的另一端倾斜,所述第二接液盘的底面最低处设有第二排液口。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接液盘的围边处设有接驳翻边。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驳踏台的一旁设有末端踏台,所述末端踏台包括末端支架、设置在末端支架顶部的末端格板、设置在末端支架上且位于末端格板下方的末端接盘,所述末端接盘高于第二接液盘并且朝第二接液盘倾斜,所述末端接盘用于将切削液传送至第二接液盘。
[0016]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接液踏台不仅可以供工作人员行走,还可以回收切削液,当切削液滴落到接液踏台后,切削液穿过第一格板流到第一接液盘中,然后切削液经过导引面结构的导流下流向第一排液口排出。第一排液口与排液管连接,再通过排液管将切削液回流至切削液回收桶中,使切削液能够回收再利用,一方面经济环保,减少切削液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切削液污染车间环境。另外,当切削液滴落到第一格板的边沿时,导液翻边能够阻挡切削液向外渗漏,将切削液顺利导流至第一接液盘中。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踏台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接液踏台的爆炸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接液踏台的主视图。
[0021]图4为接驳踏台和末端踏台的立体图。
[0022]图5为接驳踏台和末端踏台的爆炸图。
[00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接液踏台、11

第一底架、111

方形框体、 112

支脚、113

偏心脚杯、12

第一接液盘、13

第一格板、14

第一排液口、15

导液翻边、21

第一导引面板、22

第二导引面板、23
‑ꢀ
导引侧板、3

第一踏台直线机构、4

第二踏台直线机构、5

接驳踏台、51

第二底架、52

第二格板、53

第二接液盘、54

第二排液口、55
‑ꢀ
接驳翻边、6

末端踏台、61

末端支架、62

末端格板、63

末端接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接液踏台,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接液踏台1,包括第一底架11、设置在第一底架11上的第一接液盘12、平放在第一接液盘 12上的第一格板13;所述第一接液盘1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液口 14,所述第一接液盘12的内腔底面形成导引面结构,所述导引面结构用于将切削液汇流至第一排液口14;所述第一接液盘12的围边处设有导液翻边15。
[0026]工作人员脚踩第一格板13,就可在接液踏台1上行走,当切削液滴落到接液踏台1后,切削液穿过第一格板13流到第一接液盘12 中,然后切削液经过导引面结构的导流下流向第一排液口14排出。第一排液口14与排液管连接,再通过排液管将切削液回流至切削液
回收分离装置中,使切削液能够回收再利用,一方面经济环保,减少切削液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切削液污染车间环境。另外,当切削液滴落到第一格板13的边沿时,导液翻边15能够阻挡切削液向外渗漏,将切削液顺利导流至第一接液盘12中。
[0027]具体的,所述导引面结构包括沿第一底架1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引面板21、两块分别位于第一导引面板21两侧的第二导引面板 22,所述第二导引面板22向下倾斜,第一导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液踏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架、设置在第一底架上的第一接液盘、平放在第一接液盘上的第一格板;所述第一接液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一接液盘的内腔底面形成导引面结构,所述导引面结构用于将切削液汇流至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一接液盘的围边处设有导液翻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液踏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结构包括沿第一底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引面板、两块分别位于第一导引面板两侧的第二导引面板,所述第二导引面板向下倾斜,第二导引面板和第一导引面板之间通过导引侧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液踏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面板自第一底架的一端到第一底架的另一端倾斜,所述第一排液口设置在第一导引面板上并且位于第一导引面板的最低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液踏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方形框体和设置在方形框体底部的支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液踏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支脚的底部设有偏心脚杯。6.一种踏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踏台直线机构和第二踏台直线机构,第一踏台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剑曾超峰刘志峰刘超彭胤荣陈新广黄永恒张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