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管路血液灌流连接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44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管路血液灌流连接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血液输出管、灌流主管路、侧支管路、血液输入管、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灌流器、给药三通管、主路止血夹和支路止血夹,血液输出管的第一端口与第一三通管的输入端口连通,第一三通管的两个输出端口分别与灌流主管路和侧支管路的第一端口连通,灌流主管路和侧支管路的第二端口分别与第二三通管的两个输入端口连通,第二三通管的输出端口与血液输入管的第一端口连通,灌流器的下端口与给药三通管的输入端口连通,灌流器的上端口和给药三通管的第一输出端口连通设于灌流主管路内,灌流主管路上夹设有主路止血夹,侧支管路上夹设有支路止血夹。侧支管路上夹设有支路止血夹。侧支管路上夹设有支路止血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管路血液灌流连接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双管路血液灌流连接管。

技术介绍

[0002]血液净化在日常生活中也称为是血液透析,是肾衰竭患者的终末期维持性治疗手段。血液净化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等方法。血液灌流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通过吸附作用,清除血液中透析不能清除的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药物或代谢废物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主要用于抢救药物和毒物中毒,也可与血液透析合用以清除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透析患者体内的大分子毒素。
[0003]在血透患者每周三次的规律透析治疗过程中,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合用2个小时,用以清除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体内大分子毒素,后需要拆卸灌流器,继续进行血液透析。但现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血液灌流器连接管存在缺陷,致使治疗中途被迫停止、断开血路链接。在拆卸过程中造成血液遗撒,污染环境;还会增加血液被污染的可能性;同时,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血液灌流管路,使其避免拆卸血液灌流器,降低血液污染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双管路血液灌流连接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拆卸灌流器而导致的血液遗撒,污染环境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管路血液灌流连接管,包括血液输出管、灌流主管路、侧支管路、血液输入管、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灌流器、给药三通管、主路止血夹和支路止血夹,所述血液输出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三通管的输入端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管的两个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灌流主管路和所述侧支管路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灌流主管路和所述侧支管路的第二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二三通管的两个输入端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管的输出端口与所述血液输入管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灌流器的下端口与所述给药三通管的输入端口连通,所述灌流器的上端口和所述给药三通管的第一输出端口连通设于所述灌流主管路内,所述灌流主管路上夹设有所述主路止血夹,所述侧支管路上夹设有所述支路止血夹。
[0008]进一步地,所述灌流主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上端口与所述第一三通管的输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下端口与所述灌流器的上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上端口与所述给药三通管的第一输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下端口与所述第二三通管的输入端口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主路止血夹包括第一止血夹和第二止血夹,所述第一止血夹夹设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且所述第一止血夹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一三通管的输出端口,所述第二止血夹夹设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且所述第二止血夹的位置靠近所述给药三通管的第一输出
端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和给药三通管均为Y型三通管。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路止血夹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一三通管的输出端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给药三通管的第二输出端口上盖设有密封盖。
[0013]进一步地,所述血液输出管的第二端口为外丝接头。
[0014]进一步地,所述血液输入管的第二端口为内丝接头。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申请在灌流主管路的侧边加设有一条侧支管路,通过第一三通管连通血液输出管、灌流主管路和侧支管路,通过第二三通管连通血液输入管、灌流主管路和侧支管路。使患者体内的血液既可以通过灌流主管路和灌流器流入透析仪内,又可以通过侧支管路直接进入透析仪内,满足患者透析的不同需求。通过主路止血夹和支路止血夹的开闭实现不同管路的切换,操作方便简单,避免断开链接引发的血液暴露而带来的血液污染;本申请还在灌流器和灌流主管路设有给药三通管。上机前,夹闭主路止血夹和支路止血夹,通过给药三通管的第二输出端口向灌流器内注射抗凝剂,达到灌流器内树脂肝素化的作用,避免血液在灌流器内凝固。通过设计的给药三通管,使灌流器内加入抗凝剂更方便,不用再单独将灌流器取出给药,节省医护人员插接管路的时间,减轻工作量,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8]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给药三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血液输出管;2灌流主管路;201第一管路;202第二管路;3侧支管路;4血液输入管;5第一三通管;6第二三通管;7灌流器;8给药三通管;9主路止血夹;901第一止血夹;902第二止血夹;10支路止血夹;11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
的范围。
[002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管路血液灌流连接管,旨在解决现有灌流器拆卸引发的血液污染等问题,实现避免血液污染的效果,如图1

2所示的,具体包括血液输出管1、灌流主管路2、侧支管路3、血液输入管4、第一三通管5、第二三通管6、灌流器7、给药三通管8、主路止血夹9和支路止血夹10。血液输出管1连接人体,人体内的血液从体内抽出,进入血液输出管1内。血液输入管4连接血液透析仪,将体外的血液进行透析,从而将透析完成的血液回输到人体内。本技术在血液输出管1和血液输入管4之间设有两条管路,一条为灌流主管路2,另一条为侧支管路3。灌流主管路2上夹设有主路止血夹9,侧支管路3上夹设有支路止血夹10。通过主路止血夹9和支路止血夹10的开闭实现不同管路的切换,操作方便简单,避免断开链接引发的血液暴露而带来的血液污染。
[0025]如图1所示的,灌流主管路2包括第一管路201和第二管路202,灌流器7和给药三通管8设于第一管路201和第二管路202之间。灌流器7的上端口与第一管路201的下端口连接,灌流器7的下端口与给药三通管8的输入端口连通,给药三通管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管路血液灌流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血液输出管(1)、灌流主管路(2)、侧支管路(3)、血液输入管(4)、第一三通管(5)、第二三通管(6)、灌流器(7)、给药三通管(8)、主路止血夹(9)和支路止血夹(10),所述血液输出管(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三通管(5)的输入端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管(5)的两个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灌流主管路(2)和所述侧支管路(3)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灌流主管路(2)和所述侧支管路(3)的第二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二三通管(6)的两个输入端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管(6)的输出端口与所述血液输入管(4)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灌流器(7)的下端口与所述给药三通管(8)的输入端口连通,所述灌流器(7)的上端口和所述给药三通管(8)的第一输出端口连通设于所述灌流主管路(2)内,所述灌流主管路(2)上夹设有所述主路止血夹(9),所述侧支管路(3)上夹设有所述支路止血夹(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管路血液灌流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流主管路(2)包括第一管路(201)和第二管路(202),所述第一管路(201)的上端口与所述第一三通管(5)的输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管路(201)的下端口与所述灌流器(7)的上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管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菊肖虎周晓英刘燕娟李冬妹苟利均李晨崔琳琳孙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