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壳体及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362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壳体及可穿戴设备,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玻璃壳体包括:玻璃基体和塑胶层;玻璃基体设有外观面、第一结合面和第二结合面,外观面和第一结合面分别位于玻璃基体的两个相对表面,第二结合面位于玻璃基体的周向侧面;塑胶层位于第一结合面所在侧,且分别注塑包覆第一结合面和第二结合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玻璃壳体,塑胶层和玻璃基体的粘合面积大,粘合力强,塑胶层与玻璃基体非单一平面结合,边界的防水性好,能够有效防止注塑过程中玻璃易碎的问题。中玻璃易碎的问题。中玻璃易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壳体及可穿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玻璃壳体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见的可穿戴设备壳体材质有塑胶和陶瓷,分别应用于低端和高端产品。由于塑胶材质本身带有一种廉价感,使其难以实现人们认为的高级感。陶瓷壳体不仅硬度高,而且能够呈现出高级感,常被用于高端产品。但是陶瓷的密度太大,加工良率低,因此在应用中伴随着成本和使用体验的问题。高硬度微晶玻璃的出现,推动了玻璃壳体的应用,该种材料的质感高于塑胶,成本低于陶瓷,不仅可以应用于低端产品,而且能够应用于高端产品。
[0003]在玻璃壳体的生产制作中,实现玻璃与塑胶的注塑结合是影响新材料成功应用的关键。
[0004]但是相关技术中,玻璃与塑胶的注塑结合普遍存在粘合力弱,边界防水性差,以及注塑过程中玻璃易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壳体及可穿戴设备,能够解决玻璃与塑胶的注塑结合普遍存在粘合力弱,边界防水性差,以及注塑过程中玻璃易碎等问题。
[0006]所述技术方案如下:r/>[0007]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壳体包括:玻璃基体(1)和塑胶层(2);所述玻璃基体(1)设有外观面(101)、第一结合面(102)和第二结合面(103),所述外观面(101)和所述第一结合面(102)分别位于所述玻璃基体(1)的两个相对表面,所述第二结合面(103)位于所述玻璃基体(1)的周向侧面;所述塑胶层(2)位于所述第一结合面(102)所在侧,且分别注塑包覆所述第一结合面(102)和所述第二结合面(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面(103)与所述外观面(101)沿第一夹角部(104)连接,所述第二结合面(103)与所述第一结合面(102)沿第二夹角部(105)连接;所述第一夹角部(104)和第二夹角部(105)中的至少之一进行倒角或倒圆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部(104)和第二夹角部(105)分别进行倒圆处理,倒圆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0.25mm

0.7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面(102)和第二结合面(103)中至少之一设有加固部(10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体(1)包括第一平面部(11);所述外观面(101)和所述第一结合面(10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平面部(11)的两个相对表面,所述第二结合面(103)位于所述第一平面部(11)的周向侧面;所述塑胶层(2)包括第二平面部(21)和第一曲面部(22);所述第二平面部(21)与所述第一平面部(11)平行,并注塑包覆于所述第一结合面(102);所述第一曲面部(22)位于所述第一平面部(11)的周向外侧,所述第一曲面部(22)侧面的部分结构与所述第二平面部(21)连接,其余部分注塑包覆于所述第二结合面(103);所述第一曲面部(22)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部(11)和所述第二平面部(21)平滑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部(11)的厚度H1的取值范围为0.8mm

1.5mm;和/或,所述第二平面部(21)的厚度h1的取值范围为0.4mm

0.8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体(1)包括第一平面部(11)和第二曲面部(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东阳刘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