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356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所述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通过多个充电控制模块同步各自充电接口的状态,然后利用逻辑切换模块切换电压控制模块的输出流向,当其中一个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最先接收交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快充电压时,其余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则通过逻辑切换模块接收电压控制模块输出的非快充电压,从而实现了无需区分快充充电接口,任意一个充电接口,只要是先于其他充电接口接入充电设备的都可以快充,即实现了先插先快充的多口盲插快充的效果,使得多口快充充电电源的使用更加合理以及人性化。人性化。人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充电产品支持快速充电,能够大大降低充电时间,提升用户体验。一般流程是充电之前先进行协议的对接,确认了支持电压电流后,就开始进行充电。对于单口协议,只需要一对一,比较简单,而现在很多充电产品支持两口及以上的多口同时充电。在现有多口快充应用方案中,有些多口方案需要区分充电口,只能固定其中某一个口能够快充,导致用户在使用充电器时,需要先行辨认支持快充的充电口,然后再连接充电设备。现有的多口快充方案在使用上存在不便,无法实现盲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无需区分快充接口,任意一个充电接口,只要是最先接入充电设备的都可以快充,实现了多口盲插快充。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电压控制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若干充电控制模块之间相互连接,以同步各自的充电接口状态;电压控制模块的一端跟交直流转换模块连接、另一端跟逻辑切换模块连接,当其中一个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最先接收交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快充电压时,其余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则通过逻辑切换模块接收电压控制模块输出的非快充电压;其中,逻辑切换模块用于切换电压控制模块的输出电压的流向。
[0005]进一步地,所述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还包括光电耦合器,若干充电控制模块共同连接至该光电耦合器的一端,并基于充电接口状态控制光电耦合器的光耦信号变化,光电耦合器的另一端则连接至交直流转换模块,交直流转换模块根据光电耦合器的光耦信号变化改变输出电压,使充电接口输出快充电压。
[0006]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包括主充电控制模块和从充电控制模块;其中,主充电控制模块与电压控制模块连接,当主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接收交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快充电压时,主充电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使能电压控制模块以提供非快充电压给从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当从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接收交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快充电压时,主充电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使能电压控制模块以提供非快充电压给主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从充电控制模块包括一区分主从的引脚,根据区分主从的引脚是否处于上拉状态来区分主充电控制模块和从充电控制模块。
[0008]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接口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其中,第一充电接口与从充电控制模块连接,第二充电接口与主充电控制模块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为USB

C1接口,包括电源引脚、接地引脚、第一快充
配置通道、第二快充配置通道、正数据引脚和负数据引脚;其中,电源引脚跟从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二电压引脚连接,电源引脚通过第一MOS管跟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引脚连接,电源引脚通过逻辑切换模块跟电压控制模块的输出引脚连接,该第一MOS管由从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一驱动引脚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接地引脚通过一电阻跟从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一电流侦测引脚连接,接地引脚还跟从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二电流侦测引脚连接,第一快充配置通道和第二快充配置通道分别跟从充电控制模块相应的快充配置通道连接,正数据引脚和负数据引脚分别跟从充电控制模块相应的数据引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为USB

C2接口,包括电源引脚、接地引脚、第一快充配置通道、第二快充配置通道、正数据引脚和负数据引脚;其中,电源引脚跟主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二电压引脚连接,电源引脚通过第二MOS管跟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引脚连接,该第二MOS管由主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一驱动引脚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接地引脚通过一电阻跟主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一电流侦测引脚连接,接地引脚还跟主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二电流侦测引脚连接,第一快充配置通道和第二快充配置通道分别跟主充电控制模块相应的快充配置通道连接,正数据引脚和负数据引脚分别跟主充电控制模块相应的数据引脚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逻辑切换模块包括第一逻辑开关和第二逻辑开关,第一逻辑开关跟第一充电接口连接,第二逻辑开关跟第二充电接口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逻辑开关包括第一PMOS管、第一NPN管和第一电阻;其中,第一PMOS管的一端连接至电压控制模块的输出引脚,一端连接至第一充电接口,还有一端连接在第一电阻和第一NPN管的中间,第一电阻还连接至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引脚,第一NPN管还连接至主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一IO口,当主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接收交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快充电压时,主充电控制模块通过第一IO 口输出控制信号打开第一PMOS管,使得电压控制模块提供非快充电压给从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逻辑开关包括第二PMOS管、第二NPN管和第二电阻;其中,第二PMOS管的一端连接至电压控制模块的输出引脚,一端跟第二充电接口连接,还有一端连接在第二电阻和第二NPN管的中间,第二电阻还连接至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引脚,第二NPN管还连接至主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二IO口,当从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接收交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快充电压时,主充电控制模块通过第二IO 口输出控制信号打开第二PMOS管,使得电压控制模块提供非快充电压给从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电压控制模块的数量为1个;电压控制模块包括输入引脚、使能引脚、接地引脚和输出引脚,其中,输入引脚跟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引脚连接,使能引脚跟主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三IO口连接,输出引脚分别跟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连接,以使得电压控制模块在第一PMOS管或第二PMOS管打开时提供非快充电压给从充电控制模块或主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
[0015]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的数量为1个,其输入端跟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引脚连接、输出端分别跟若干充电控制模块的光耦信号引脚连接。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通过多个充电控制模块同步各自充电接口的状态,然后利用逻辑切换模块切换电压控制模块的输出流向,当其中一个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最先接收交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快充电压时,其余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则通过逻辑切换模块接收电压控
制模块输出的非快充电压,从而实现了无需区分快充充电接口,任意一个充电接口,只要是先于其他充电接口接入充电设备的都可以快充,即实现了先插先快充的多口盲插快充的效果,使得多口快充充电电源的使用更加合理以及人性化。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所述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所述多口盲插快充充电方法的流程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电压控制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若干充电控制模块之间相互连接,以同步各自的充电接口状态;电压控制模块的一端跟交直流转换模块连接、另一端跟逻辑切换模块连接,当其中一个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最先接收交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快充电压时,其余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则通过逻辑切换模块接收电压控制模块输出的非快充电压;其中,逻辑切换模块用于切换电压控制模块的输出电压的流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还包括光电耦合器,若干充电控制模块共同连接至该光电耦合器的一端,并基于充电接口状态控制光电耦合器的光耦信号变化,光电耦合器的另一端则连接至交直流转换模块,交直流转换模块根据光电耦合器的光耦信号变化改变输出电压,使充电接口输出快充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包括主充电控制模块和从充电控制模块;其中,主充电控制模块与电压控制模块连接,当主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接收交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快充电压时,主充电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使能电压控制模块以提供非快充电压给从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当从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接收交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快充电压时,主充电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使能电压控制模块以提供非快充电压给主充电控制模块对应的充电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充电控制模块包括一区分主从的引脚,根据区分主从的引脚是否处于上拉状态来区分主充电控制模块和从充电控制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其中,第一充电接口与从充电控制模块连接,第二充电接口与主充电控制模块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为USB

C1接口,包括电源引脚、接地引脚、第一快充配置通道、第二快充配置通道、正数据引脚和负数据引脚;其中,电源引脚跟从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二电压引脚连接,电源引脚通过第一MOS管跟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引脚连接,电源引脚通过逻辑切换模块跟电压控制模块的输出引脚连接,该第一MOS管由从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一驱动引脚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接地引脚通过一电阻跟从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一电流侦测引脚连接,接地引脚还跟从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二电流侦测引脚连接,第一快充配置通道和第二快充配置通道分别跟从充电控制模块相应的快充配置通道连接,正数据引脚和负数据引脚分别跟从充电控制模块相应的数据引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口盲插快充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为USB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祥黎乙成韩云鸿詹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喜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