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底盘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13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集成式底盘及车辆,其中,该集成式底盘包括:框架总成,包括框架体和两个车架组件,两所述车架组件分别和所述框架体的纵向两端相连,所述框架体包括两纵梁和若干横梁,两所述纵梁沿横向间隔设置,各所述横梁均连接两所述纵梁,且各所述横梁在纵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纵梁为中空梁,其内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容纳有车辆配件或者冷却液,所述框架总成形成有若干在纵向间隔排布的安装空间;电池总成,包括若干电芯模组,各所述电芯模组均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上盖板总成,安装于所述框架总成的上侧;下盖板总成,安装于所述框架总成的下侧。上述集成式底盘的集成度较高,能够提升能量密度以及续航能力。能够提升能量密度以及续航能力。能够提升能量密度以及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底盘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底盘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以动力电池为主要能量载体的新能源汽车迅速涌入市场,并广泛应用到乘用车(轿车、SUV等)、商用车(城市公交车、物流车等)及特种车辆(工程救援车、电动叉车等)等领域中。
[000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终端用户对车辆续航里程要求不断增加,因此对动力电池本身能量密度、整车电池集成效率及轻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能量密度、高能量转化效率以及安全已成为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及其上下游产业面临的重要技术挑战。
[0004]提高整车续航能力,除了优化电池材料提升电芯层级能量密度外,还可以优化整车结构,尤其是在不减少车辆离地间隙、不压缩乘客舱高度空间的情况下,提升电池的集成效率,可实现减少零件数量、降低子系统复杂度达到整车轻量化、高能量密度的目的。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更好地优化车辆结构,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式底盘及车辆,其中,该集成式底盘的集成度较高,能够提升能量密度以及续航能力。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底盘,包括:框架总成,包括框架体和两个车架组件,两所述车架组件分别和所述框架体的纵向两端相连,所述框架体包括两纵梁和若干横梁,两所述纵梁沿横向间隔设置,各所述横梁均连接两所述纵梁,且各所述横梁在纵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纵梁为中空梁,其内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容纳有车辆配件或者冷却液,所述框架总成形成有若干在纵向间隔排布的安装空间;电池总成,包括若干电芯模组,各所述电芯模组均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上盖板总成,安装于所述框架总成的上侧;下盖板总成,安装于所述框架总成的下侧。
[0008]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实现电池总成和框架总成在横向和纵向上的高度集成,有利于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并可以减少电池总成的安装对于车辆离地间隙、乘客舱高度空间的影响,对于实现整车结构优化、轻量化、能量密度提升以及续航能力的提升等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0009]特别地,上述方案取消了传统电池吊挂到车身地板的结构形式,能够有效地减少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和风噪,可提升车辆的综合续航能力以及乘坐舒适性。
[0010]另外,上述方案的纵梁为中空梁,其内部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可用于容纳车辆配件或者冷却液,可以节省其他位置处空间,尤其是整车在上下方向上的空间,所节省出来的空间可用于提升电池容量和改善乘客舱的空间,更有利于提升整车续航能力以及乘坐的舒适性。同时,还可以更大程度地提升集成度,且纵梁本身也可以对车辆配件等形成保护,以延
长这些车辆配件的使用寿命。
[0011]可选地,所述容纳空间的数量为若干个,各所述容纳空间在横向上和/或垂向上相隔离。
[0012]可选地,所述车辆配件包括制动管、线束、冷却管中的至少一者。
[0013]可选地,所述容纳空间内直接容纳所述冷却液,所述纵梁还配置有冷却液接头。
[0014]可选地,所述电池总成还包括电气模组,所述电气模组也位于所述安装空间,所述上盖板总成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和所述第一板部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板部位于所述电芯模组的上方,所述第二板部位于所述电气模组的上方。
[0015]可选地,所述电气模组位于所述框架总成的纵向一侧,所述第二板部和所述第一板部沿纵向排布。
[0016]可选地,所述电气模组包括高压继电器模块、充电控制模块、电池管理模块、整车域控制器中的至少一者。
[0017]可选地,所述上盖板总成设置有第一安装结构;和/或,所述框架未被所述上盖板总成覆盖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
[0018]可选地,所述车架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车架体和连接梁,所述连接梁连接两所述车架体。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和底盘,所述车身安装于所述底盘,所述底盘为上述的集成式底盘。
[0020]由于上述的集成式底盘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集成式底盘的车辆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集成式底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分解视图;
[0023]图3为框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打开主板体后的集成式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纵梁的截面图;
[0026]图6为电芯模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电芯模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9]1框架总成、11框架体、111纵梁、111a容纳空间、111b冷却液接头、
[0030]112横梁、12前车架组件、121前车架体、122前连接梁、13后车架组件、
[0031]131后车架体、132后连接梁、14安装空间;
[0032]2电池总成、21电芯模组、211方壳电芯、212圆柱电芯、22电气模组、23电连接部件;
[0033]3上盖板总成、31第一板部、32第二板部;
[0034]4下盖板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3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
[003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以车辆的长度方向为纵向,该纵向也称前后方向,其中,相对靠近车头的方向为前,相对靠近车尾的方向为后;以车辆的宽度方向为横向,该横向也称左右方向,并且,该横向和纵向可以相垂直;以和车辆运行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为垂向,该垂向也称上下方向,其中,相对靠近该运行平面的方向为下,而相对远离该运行平面的方向为上。
[003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本申请中另有说明,否则本申请中所述的“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在使用“若干”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在数量上的相互关系。
[004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总成(1),包括框架体(11)和两个车架组件,两所述车架组件分别和所述框架体(11)的纵向两端相连,所述框架体(11)包括两纵梁(111)和若干横梁(112),两所述纵梁(111)沿横向间隔设置,各所述横梁(112)均连接两所述纵梁(111),且各所述横梁(112)在纵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纵梁(111)为中空梁,其内形成有容纳空间(111a),所述容纳空间(111a)内容纳有车辆配件或者冷却液,所述框架总成(1)形成有若干在纵向间隔排布的安装空间(14);电池总成(2),包括若干电芯模组(21),各所述电芯模组(21)均位于所述安装空间(14)内;上盖板总成(3),安装于所述框架总成(1)的上侧;下盖板总成(4),安装于所述框架总成(1)的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111a)的数量为若干个,各所述容纳空间(111a)在横向上和/或垂向上相隔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配件包括制动管、线束、冷却管中的至少一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111a)内直接容纳所述冷却液,所述纵梁(111)还配置有冷却液接头(111b)。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集成式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珂伟蒋正华王志攀曹训文葛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