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消防供水管道暗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07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消防供水管道暗敷结构,包括消防供水主管道(1)、消防支管(2)、封板(3)和固定组件(4);固定组件底部装在的室内后砌填充墙(501)顶部,固定组件顶部与结构梁(6)连接,消防供水主管道贯穿固定组件,若干组固定组件沿消防供水主管道轴向间隔布置,消防供水主管道通过若干组固定组件暗敷在室内后砌填充墙与结构梁间;封板连接在若干组固定组件外侧,封板位于室内后砌填充墙与结构梁之间并罩盖消防供水主管道的两侧;若干根消防支管的一端与消防供水主管道连接,另一端贯穿封板并延伸至建筑结构(5)的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消防供水主管道暗敷在室内后砌填充墙的顶部,便于安装和检修,且外形美观。且外形美观。且外形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消防供水管道暗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防管道系统布设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室内消防供水管道暗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消防管道系统传统的敷设方法为明敷或者架设桥架,传统敷设方式需要占用大量的室内空间,且无法避免的会与其他水、电等管线产生碰撞。同时,若消防管道设计管径过大,占用吊顶空间较多,会直接导致吊顶高度达不到设计标高,影响建筑结构的室内装修施工。另外,在装饰方面,消防管道明敷会影响建筑的外观美感。
[0003]中国技术专利CN216643276U公开了一种暗敷管道结构,该暗敷管道结构将消防管道设置在外墙板和防火保温层板之间,龙骨设置在装配式墙板的外墙板和防火保温层板之间,管道排布在龙骨一侧,并通过抱箍和紧固螺钉固定在龙骨上。该暗敷结构需要安装龙骨用于固定消防管道,占用空间大,安装较为不便,成本较高,也不便于对消防管道进行检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检修且外形美观的室内消防供水管道暗敷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消防供水管道暗敷结构,将消防供水主管道暗敷在室内后砌填充墙的顶部,便于安装和检修,且外形美观。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室内消防供水管道暗敷结构,包括消防供水主管道、消防支管、封板和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建筑结构的室内后砌填充墙的顶部,固定组件的顶部与结构梁固定连接,消防供水主管道贯穿固定组件,若干组固定组件沿消防供水主管道的轴向间隔布置,使消防供水主管道通过若干组固定组件暗敷在室内后砌填充墙与结构梁之间;封板连接在若干组固定组件的外侧,封板位于室内后砌填充墙与结构梁之间并罩盖消防供水主管道的两侧;若干根消防支管的一端分别与消防供水主管道连接,若干根消防支管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封板并延伸至建筑结构的室内。
[0007]所述的消防支管上形成有弯折部,使消防支管能通过弯折部绕过建筑结构室内的结构梁的底部。
[0008]每组所述的固定组件均包括固定板、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承托板;一对固定板的下端分别设置在室内后砌填充墙顶部的压顶混凝土两侧,并通过第一固定件贯穿固定一对固定板和压顶混凝土;一对固定板的上端弯折呈倒L形结构,且一对固定板的水平段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在结构梁的底面上;承托板设置在一对固定板之间,消防供水主管道搁置在承托板上。
[0009]所述的承托板贴合在压顶混凝土的顶面上且位于结构梁的下方,使消防供水主管道设置在室内后砌填充墙的顶部与结构梁之间。
[0010]若干组所述的固定组件的一对固定板的外壁与封板固定连接,相邻两块封板之间
的接缝处通过密封胶填实并涂刷防火涂料。
[0011]所述的一对固定板的外壁分别与室内后砌填充墙的两侧外壁齐平。
[0012]所述的封板上间隔形成有若干个通孔,若干根消防支管分别通过若干个通孔贯穿封板,且消防支管与封板的通孔之间的间隙通过防火封堵材料填充密封。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由于将消防供水主管道暗敷在室内后砌填充墙的顶部,能取代传统的吊顶上层桥架排布安装方式,节省大量空间,在深化设计时可减少消防供水系统与其他管线系统碰撞的风险,施工时为吊顶等其他专业工程做法提供充足空间,有效保证吊顶工程标高满足设计要求。
[0015]2、本技术由于将消防供水主管道暗敷在室内后砌填充墙的顶部,省去了传统敷设中安装桥架及吊杆的施工步骤,避免在结构板上开洞开槽而造成成品破坏,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锚固于压顶混凝土和结构梁中,使固定板的抗震性能较好,保证消防供水主管道可靠暗敷,施工成本较低。
[0016]3、本技术由于设有封板,可作为消防供水主管道的防火保护层,在火灾发生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消防供水系统,同时也可作为外部装饰面板,与室内后砌填充墙和结构梁融为一体,不影响室内装修美观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室内消防供水管道暗敷结构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室内消防供水管道暗敷结构的主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室内消防供水管道暗敷结构中固定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0020]图中,1消防供水主管道,2消防支管,201弯折部,3封板,301防火封堵材料,4固定组件,401固定板,402第一固定件,403第二固定件,404承托板,5建筑结构,501室内后砌填充墙,502压顶混凝土,6结构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室内消防供水管道暗敷结构,包括消防供水主管道1、消防支管2、封板3和固定组件4;固定组件4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建筑结构5的室内后砌填充墙501的顶部,固定组件4的顶部与结构梁6固定连接,消防供水主管道1贯穿固定组件4,若干组固定组件4沿消防供水主管道1的轴向间隔布置,使消防供水主管道1通过若干组固定组件4暗敷在室内后砌填充墙501与结构梁6之间;封板3连接在若干组固定组件4的外侧,封板3位于室内后砌填充墙501与结构梁6之间并罩盖消防供水主管道1的两侧;若干根消防支管2的一端分别与消防供水主管道1连接,若干根消防支管2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封板3并延伸至建筑结构5的室内。
[0023]通过固定组件4的设置将消防供水主管道1暗敷在室内后砌填充墙501的顶部与结构梁6之间,不占用室内净高空间,不影响室内吊顶完成面的标高,并通过封板3在两侧封闭罩盖消防供水主管道1,封板3与室内后砌填充墙501的顶部与结构梁6融为一体,外形美观。若干根消防支管2从封板3引出,以满足消防要求。固定组件4的数量可根据消防供水主管道
1的尺寸和重量适应性调整,无需龙骨等固定结构,在需要对消防供水主管道1进行检修时,只需拆卸封板3即可。
[0024]若消防供水主管道1暗敷高度高于吊顶设计标高时,可无需安装封板3。
[0025]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消防支管2上形成有弯折部201,使消防支管2能通过弯折部201绕过建筑结构5室内的结构梁6的底部。
[0026]通过弯折部201的设置,避免消防支管2与结构梁6的相互干涉,若室内存在水管其他管线系统或结构,也可通过弯折部201的形式进行避让,节省室内空间。弯折部201的形状和尺寸可根据结构梁6、水管等障碍物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适应性调整。
[0027]请参见附图3,每组所述的固定组件4均包括固定板401、第一固定件402、第二固定件403和承托板404;一对固定板401的下端分别设置在室内后砌填充墙501顶部的压顶混凝土502两侧,并通过第一固定件402贯穿固定一对固定板401和压顶混凝土502;一对固定板401的上端弯折呈倒L形结构,且一对固定板401的水平段通过第二固定件403固定在结构梁6的底面上;承托板404设置在一对固定板401之间,消防供水主管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消防供水管道暗敷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消防供水主管道(1)、消防支管(2)、封板(3)和固定组件(4);固定组件(4)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建筑结构(5)的室内后砌填充墙(501)的顶部,固定组件(4)的顶部与结构梁(6)固定连接,消防供水主管道(1)贯穿固定组件(4),若干组固定组件(4)沿消防供水主管道(1)的轴向间隔布置,使消防供水主管道(1)通过若干组固定组件(4)暗敷在室内后砌填充墙(501)与结构梁(6)之间;封板(3)连接在若干组固定组件(4)的外侧,封板(3)位于室内后砌填充墙(501)与结构梁(6)之间并罩盖消防供水主管道(1)的两侧;若干根消防支管(2)的一端分别与消防供水主管道(1)连接,若干根消防支管(2)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封板(3)并延伸至建筑结构(5)的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消防供水管道暗敷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消防支管(2)上形成有弯折部(201),使消防支管(2)能通过弯折部(201)绕过建筑结构(5)室内的结构梁(6)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消防供水管道暗敷结构,其特征是:每组所述的固定组件(4)均包括固定板(401)、第一固定件(402)、第二固定件(403)和承托板(404);一对固定板(401)的下端分别设置在室内后砌填充墙(501)顶部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毅然周天奇陈兵彬张腾于彬张彬何蔚鹏刘海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