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袭著峰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智能锁上的掌静脉识别模组及其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200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3
一种用于智能锁上的掌静脉识别模组及其固定装置,包括通讯排线连接的光学识别组件和主控组件,光学识别组件包括光学PCB板、设在光学PCB板上的识别传感器镜头及LED红外光源组;光学PCB板为横向放置的长条形;识别传感器镜头位于光学PCB板的中部位置上;LED红外光源组有多个LED灯珠,它们在X轴方向位于在识别传感器镜头的左右两侧,在Y轴方向均在光学PCB板偏下位置,这样在将智能锁的面板罩到光学识别组件外时,不管面板是直的还是弯成一定弧面或斜面的,位于光学PCB板稍偏下部的所有灯珠都能倾斜朝上地射出面板的光学识别窗口,而不至于因受比较窄小的光学识别窗口而导致上部分的LED灯珠的部分光线被挡在窗口内,从而能应用到更广范围的智能锁。到更广范围的智能锁。到更广范围的智能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锁上的掌静脉识别模组及其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锁上的识别模组及其固定装置,尤其是指掌静脉智能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陆续出现例如指纹、脸像、虹膜、掌纹识别、指静脉等生物识别技术在智能锁领域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采用掌静脉来识别的技术,由于其采集的是皮下浅表层静脉血管中流动的红血球血红蛋白对波长760nm附近的近红外线吸收而产生的静脉暗影图案影像,所以其具备活体特性及皮下隐性特征,相比于指纹、脸像、掌纹识别等的外表特征,掌静脉识别具有安全性更高、且仿制困难的特点,从而逐渐在其他行业中得到应用。当前,掌静脉识别技术主要尝试性应用在例如银行高安场合、交通闸机、高安保险柜等安全要求高但功耗要求不明显的特殊场合,近来随着算法技术的不断优化及芯片集成化和能耗降低的发展,和电控方案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在结构上的不断摸索,逐渐满足了对功耗要求、安全性要求、适应广泛性要求、体验性要求等更高要求的智能锁,人们已开始尝试将掌静脉识别技术应用到智能锁上。
[0003]掌静脉识别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近红外线照射手掌,手掌浅皮层下静脉血管中流动的红血球血红蛋白对波长760nm附近的近红外线会有吸收,而光学镜头传感器捕捉从手掌反射的光线,被吸收部分在影像上就会产生暗纹,从而形成静脉图案,这静脉图案显示特征具备唯一特性,以此作为个人身份识别方式。所以掌静脉识别最核心的技术除了最基础的特征抓取、比对及算法之外,红外光源与镜头传感器的布置尤为重要,一方面应确保红外发光光源以最大效能照射到被识别的手掌上、和不能漏光到镜头传感器上而对镜头传感器产生干扰,更不能漏光及被外界光源干扰,导致采集图像不清晰,影响特征对比运算;另一方面镜头传感器的摆放角度(一般应以镜头中心线与手掌面垂直时捕捉的图像最佳)应适合人体工程学要求。按照目前的行业规范,门锁一般装在距离地面大约1.2米的门上的,人们抬起手掌的最佳姿态是斜着伸向智能锁来供掌静脉识别模组的光学识别组件进行检测、识别的;另外,由于智能锁的造型各异,掌静脉识别模组的放置位置也有所不同,甚至有可能放在锁面板上面,但是面板的形状千变万化,各个厂家锁的面板正面轮廓各异(有直面板和弧度不同的弯面板,或斜面板等),也有可能将掌静脉模组放置在锁的半拉手上面,这样,静脉识别模组的光学识别组件的光源设置及镜头与光源之间的装置结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考虑到上述情况,本申请人开发出了更有利于掌静脉扫描识别和更有利于应用到更广范围的智能锁上的静脉识别模组的光学识别组件及其固定装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能应用到更广范围的智能锁上的静脉识别模组。
[000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用于智能锁上的静脉识别模组的固定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智能锁上的掌静脉识别模组,包括光学识别组件和主控组件,它们通过通讯排线连接,所述光学识别组件包括光学PCB板、设在该光学PCB板上的识别传感器镜头及LED红外光源组;所述主控组件包括主控PCB板和主控元器件组;所述光学PCB板为横向放置的长条形;所述识别传感器镜头位于该光学PCB板的中部位置上;所述LED红外光源组有多个LED灯珠,它们在X轴方向位于在该识别传感器镜头的左右两侧,在Y轴方向均在光学PCB板偏下位置。
[0008]在对上述用于智能锁上的掌静脉识别模组的改进方案中:位于该识别传感器镜头两侧的LED灯珠各有两排。
[0009]在对上述用于智能锁上的掌静脉识别模组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光学PCB板上设有光学PCB板螺丝孔;在所述主控PCB板上设有主控PCB板螺丝孔。
[0010]一种用于智能锁上的掌静脉识别模组的固定装置,所述的光学识别组件和主控组件用螺丝安装到固定装置上;在所述固定装置的正面设有分别与该识别传感器镜头、LED红外光源组对应的镜头腔和光源腔;在所述镜头腔的内侧设有罩在该识别传感器镜头外的罩环以把镜头腔与光源腔分隔开来形成两个独立的腔。
[0011]在对上述一种用于智能锁上的掌静脉识别模组的固定装置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镜头腔正面的外壁上设有能扩大光线接收范围的外斜腔。
[0012]一种用于智能锁上的掌静脉识别模组的固定装置,所述光学识别组件通过辅助件安装到该固定装置上;在所述辅助件上设有供该光学识别组件容纳在其中的容置空间;所述辅助件用螺丝拧紧固定到该固定装置上;在所述固定装置的正面设有分别与该识别传感器镜头、LED红外光源组对应的镜头腔和光源腔;在所述镜头腔的内侧设有罩在该识别传感器镜头外的罩环以把镜头腔与光源腔分隔开来形成两个独立的腔。
[0013]在对上述一种用于智能锁上的掌静脉识别模组的固定装置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镜头腔正面的外壁上设有能扩大光线接收范围的外斜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将LED红外光源组的LED灯珠在X轴上分设在该识别传感器镜头的左右两侧,在Y轴方向均设置在光学PCB板稍偏下方的位置,而非以镜头为中心分设在镜头的上下,这样在将智能锁的面板罩到光学识别组件外时,不管面板是直的还是弯成一定弧面或斜面的,位于光学PCB板稍偏下部的所有灯珠都能倾斜朝上地射出面板的光学识别窗口,而不至于因受比较窄小的光学识别窗口而导致上部分的LED灯珠的部分光线被挡在窗口内,从而能应用到更广范围的智能锁;另外,镜头腔与光源腔在结构上分隔开来,并通过套在镜头上的罩环把两个腔分别独立出来,避免了光源在还没有照射到手掌上之前就被识别传感器镜头捕捉到而出现光干扰现象,这样能使掌静脉图像更清晰,识别效果更佳,因此掌静脉识别模组及其固定装置的结构更合理,能应用到更广范围的智能锁上。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6]【附图说明】
[0017]图1 是本技术的掌静脉识别模组的立体示意图一;
[0018]图2 是本技术的掌静脉识别模组的立体示意图二;
[0019]图3 是本技术的掌静脉识别模组光学组件中红外光源光束照射情况及识别
传感器镜头倾斜状况示意图;
[0020]图4 是本技术的固定装置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一;
[0021]图5 是本技术的固定装置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二;
[0022]图6 是本技术掌静脉识别模组和固定装置实施例一跟锁面板的组装示意图;
[0023]图7 是本技术掌静脉识别模组和固定装置实施例一跟锁面板组装好后的立体示意图(未装上滤光片时);
[0024]图8 是本技术掌静脉识别模组和固定装置实施例一跟锁面板组装好后的结构示意图(已装上滤光片时);
[0025]图9 是本技术的掌静脉识别模组的光学识别组件与固定装置实施例二的组装示意图一;
[0026]图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锁上的掌静脉识别模组,包括光学识别组件和主控组件,它们通过通讯排线连接,所述光学识别组件包括光学PCB板、设在该光学PCB板上的识别传感器镜头及LED红外光源组;所述主控组件包括主控PCB板和主控元器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PCB板为横向放置的长条形;所述识别传感器镜头位于该光学PCB板的中部位置上;所述LED红外光源组有多个LED灯珠,它们在X轴方向位于在该识别传感器镜头的左右两侧,在Y轴方向均在光学PCB板偏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锁上的掌静脉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该识别传感器镜头两侧的LED灯珠各有两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锁上的掌静脉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学PCB板上设有光学PCB板螺丝孔;在所述主控PCB板上设有主控PCB板螺丝孔。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锁上的掌静脉识别模组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识别组件和主控组件用螺丝安装到固定装置上;在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袭著峰
申请(专利权)人:袭著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