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砌筑的外墙装饰红砖,涉及墙体建筑技术领域,采用的方案是:包括砖体,砖体具有上砖面和下砖面,砖体上设置有三个椭圆形孔,三个椭圆形孔沿砖体的纵向方向间隔布置,椭圆形孔贯穿砖体的上砖面和下砖面,椭圆形孔具有X轴线和Y轴线,Y轴线长于X轴线,Y轴线平行于砖体的宽度边,X轴线平行于砖体的长度边,Y轴线长度大于1/2砖体的宽度边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来的效果是:在不改变原有红砖强度、外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增加红砖内部孔洞率,减轻单块红砖的重量。减轻单块红砖的重量。减轻单块红砖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砌筑的外墙装饰红砖
[0001]本技术涉及墙体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砌筑的外墙装饰红砖。
技术介绍
[0002]红砖是一种传统的建筑砌筑材料,现在城市建设中基本用在外墙、内墙、景观墙等部位,作为一种装饰材料来进行使用。标准红砖尺寸为240mm*115mm*53mm,主要以页岩、煤矸石、粉煤灰、淤泥(江河湖淤泥)及其它固体废弃物等为主要原料,经粉碎、混合捏练后以人工或机械压制成型,经干燥后在900摄氏左右的温度下以氧化焰烧制而成的烧结型建筑砖块。
[0003]传统红砖重量较大,在框架结构建筑中使用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砌块由于重量轻、体积大而便于砌筑,使砌块的应用越爱越广,为了进一步增加保温性能,在孔洞中加入了保温填充块,如申请号为200720081135.0的中国专利公开的砖渣自保温夹心节能砌块,在其制成的砌块自身孔洞中填入隔热性能更好的保温物体,增加了砌块热阻,使其传热系数降低。但是,砌块相对于红砖强度低许多,砌块较多的应用于非承重墙,加上因一些设计需要,一些建筑物中依然有红砖的使用,尤其是外墙这种承重墙,故而从两者的构造及应用上来说它们属于两类不同的产品,砌块的构造无法直接用于红砖。
[0004]目前,为了减轻传统红砖的重量,自身结构上也有所改进,如通过在红砖上设置一些方形小孔、圆形小孔,但这种孔的设置并不规律,无法在保证红砖强度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增加空洞率来大幅减轻重量。
[0005]因此,如何研发一种重量大幅减轻以便于砌筑的外墙装饰红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专利技术内容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红砖上设置一些方形小孔、圆形小孔无法最大程度增加空洞率来减轻红砖自身重量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一种便于砌筑的外墙装饰红砖。
[0007]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砌筑的外墙装饰红砖,包括砖体,砖体具有上砖面和下砖面,砖体上设置有三个椭圆形孔,三个椭圆形孔沿砖体的纵向方向间隔布置,椭圆形孔贯穿砖体的上砖面和下砖面,椭圆形孔具有X轴线和Y轴线,Y轴线长于X轴线,Y轴线平行于砖体的宽度边,X轴线平行于砖体的长度边,Y轴线的长度大于1/2砖体的宽度边长度。通过在红砖上设置这种孔洞样式,在不改变原有红砖强度、外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增加红砖内部孔洞率,减轻单块红砖的重量。
[0008]进一步的,椭圆形孔中填充有保温填充块。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保障其保温性能。
[0009]进一步的,保温填充块为挤塑板模块,挤塑板模块的形状与椭圆形孔相适配。挤塑板模块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且容易塑型,直接塞入到椭圆形孔中即可。
[0010]进一步的,挤塑板模块的高度与砖体的高度相同。本方案中均为53mm。
[0011]进一步的,椭圆形孔之间的间距为20
‑
25mm,优选为23mm。进一步的,椭圆形孔与红
砖的宽度边之间的间距为22
‑
38mm,优选为25mm。进一步的,椭圆形孔与红砖的长度边之间的间距为22
‑
38mm,优选为25mm。进一步的,所述砖体的长度为240mm、宽度为115mm、高度为53mm,椭圆形孔的Y轴线长度为65mm,椭圆形孔的X轴线长度为48mm。通过该距离的设以及椭圆形孔尺寸的设置,能够最大程度扩大椭圆形孔且保证红砖强度,使红砖不会发生折断现象,但能够最大程度减轻单块红砖的重量。
[001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本方案提供了一种便于砌筑的外墙装饰红砖,通过在红砖上设置本方案中孔洞样式,在不改变原有红砖强度、外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增加红砖内部孔洞率,减轻单块红砖的重量;通过在椭圆形孔中塞入挤塑板模块,使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本技术所提供方案一方面能够减小原材料的使用、缩短烧制时间、降低能耗,另一方面能够减轻建筑主体荷载、节约整体成本。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轴测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保温填充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砖体,2、上砖面,3、下砖面,4、椭圆形孔,5、X轴线,6、Y轴线,7、宽度边,8、长度边,9、保温填充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便于砌筑的外墙装饰红砖,包括砖体1,砖体1具有上砖面2和下砖面3,砖体1上设置有三个椭圆形孔4,三个椭圆形孔4沿砖体1的纵向方向间隔布置,椭圆形孔4贯穿砖体1的上砖面2和下砖面3,椭圆形孔4具有X轴线5和Y轴线6,Y轴线6长于X轴线5,Y轴线6平行于砖体1的宽度边7,X轴线5平行于砖体1的长度边8,Y轴线6长度大于1/2砖体1的宽度边7长度。具体到本方案,所述砖体1的长度为240mm、宽度为115mm、高度为53mm,椭圆形孔4的Y轴线6长度为65mm,椭圆形孔4的X轴线5长度为48mm。椭圆形孔4之间的间距为23mm,椭圆形孔4与红砖的宽度边7之间的间距为25mm。椭圆形孔4与红砖的长度边8之间的间距为25mm。通过该距离的设以及椭圆形孔4尺寸的设置,能够最大程度扩大椭圆形孔4且保证红砖强度,使红砖不会发生折断现象,但能够最大程度减轻单块红砖的重量。
[0022]其中,椭圆形孔4中填充有保温填充块9,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保障其保温性能。具体到本方案,如图4所示,保温填充块9为挤塑板模块,挤塑板模块的形状与椭圆形孔4相适配,挤塑板模块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且容易塑型,直接塞入到椭圆形孔4中即可。挤塑板模块的高度与砖体1的高度相同,本方案中均为53mm。
[0023]通过在红砖上设置这种孔洞样式,在不改变原有红砖强度、外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增加红砖内部孔洞率,减轻单块红砖的重量。
[0024]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外侧”、“内侧”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不必给予定性。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砌筑的外墙装饰红砖,包括砖体,砖体具有上砖面和下砖面,其特征在于,砖体上设置有三个椭圆形孔,三个椭圆形孔沿砖体的纵向方向间隔布置,椭圆形孔贯穿砖体的上砖面和下砖面,椭圆形孔具有X轴线和Y轴线,Y轴线长于X轴线,Y轴线平行于砖体的宽度边,X轴线平行于砖体的长度边,Y轴线的长度大于1/2砖体的宽度边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砌筑的外墙装饰红砖,其特征在于,椭圆形孔中填充有保温填充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砌筑的外墙装饰红砖,其特征在于,保温填充块为挤塑板模块,挤塑板模块的形状与椭圆形孔相适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砌筑的外墙装饰红砖,其特征在于,挤塑板模块的高度与砖体的高度相同。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同,王桂坤,张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