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1311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频器用电缆,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变频器用电缆在使用中,电缆内部热量堆积,影响电缆的传输效率的问题,包括变频器插头、变频器电缆、电缆保护层、铜带屏蔽层、铜线芯、填充层和电缆支撑架;所述变频器电缆固定连接在变频器插头的后方;所述电缆保护层设置在变频器电缆的外周后方;所述铜带屏蔽层固定连接在无卤阻燃层的内周;所述铜线芯共设置六组,六组铜线芯分别固定连接在铜带屏蔽层的内部;所述填充层设置在铜线芯与铜带屏蔽层之间;所述电缆支撑架固定连接在铜线芯的内部,方便了检修人员对变频器电缆的检修定位,提高了变频器电缆的散热效果,实现对变频器电缆的灭火操作,增加了电缆使用时的安全性。使用时的安全性。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用电缆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变频器用电缆。

技术介绍

[0002]变频器电缆的结构包括三根主线绝缘线、三根零线绝缘线,在主线绝缘线和零线绝缘线外依次设置内绕包层、铜带层、外绕包层和外护套层,形成3+3线芯结构,使电缆具有较强的耐电压冲击性,能经受高速频繁变频时的脉冲电压,对变频电器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0003]现有申请号为:CN201410233322.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变频器专用电缆,线芯至少三个以上构成同轴结构,每个线芯外用分相分套分相,三相同轴线芯绞合成缆填充成缆经包带绕包成圆形,所述的成缆包带外用复合带屏蔽包绕,再通过内衬层挤包后由铠装层包绕,所述的复合带屏蔽与内衬层之间加装有引流线,包绕后的护层外加装护套构成电缆。该电缆结构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优异的弯曲性能,有效地抑制高次谐波的传播,提高了电缆及电机设备的寿命。
[0004]基于上述,现有的变频器用电缆在使用中,由于变频器需要长时间进行电流的输出,导致电缆内部容易产生较大的热量,电缆内部热量堆积,影响电缆的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频器插头(1)、变频器电缆(2)、电缆保护层(3)、无卤阻燃层(4)、铜带屏蔽层(5)、铜线芯(6)、填充层(601)和电缆支撑架(7);所述变频器电缆(2)固定连接在变频器插头(1)的后方;所述电缆保护层(3)设置在变频器电缆(2)的外周后方;所述无卤阻燃层(4)固定连接在电缆保护层(3)的内周;所述铜带屏蔽层(5)固定连接在无卤阻燃层(4)的内周;所述铜线芯(6)共设置六组,六组铜线芯(6)分别固定连接在铜带屏蔽层(5)的内部;所述填充层(601)设置在铜线芯(6)与铜带屏蔽层(5)之间;所述电缆支撑架(7)固定连接在铜线芯(6)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频器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电缆(2)包括有:防断槽(201)、第一连接端(202)、第二连接端(203)和检修显示灯(204);所述防断槽(201)设置有多组,多组防断槽(201)分别开设在变频器电缆(2)与变频器插头(1)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端(202)固定连接在变频器电缆(2)的内部前端;所述第二连接端(203)固定连接在变频器电缆(2)的内部前端,并且第一连接端(202)插接连接在第二连接端(203)的内部;所述检修显示灯(204)固定连接在变频器电缆(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壮雄林楚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鼎宇电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