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清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129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清污装置,涉及到河道清污技术领域,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顶部可转动的设置有伸缩式支架组件,所述伸缩式支架组件上设置有淤泥收集机构,所述收集箱内部以及收集箱右侧共同设置有淤泥滤排机构,所述收集箱左侧设置有收纳式排水机构;所述伸缩式支架组件包括旋转座、连接支架、手柄、伸缩杆、安装板、驱动板、驱动电机和往复螺杆;所述旋转座通过轴承转动嵌套设置于收集箱顶部,所述连接支架固定设置于旋转座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需要对收集箱进行移动的前提下有效增加淤泥可收集面积,节约技术人员体力的同时有效提高清淤效率,实际使用效果更加理想。想。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清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清污
,特别涉及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清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河道环境的治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治理河道环境污染除了治理河水水质的污染外,河水中的淤泥、河面上的树枝杂草等各种漂浮物也是需要长期清理的。
[0003]专利申请公布号CN 216428368 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用生态修复清污装置,包括箱体、污泥收集机构及水分挤出机构,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污泥收集机构连接至所述箱体上,以将污泥输送至箱体内,所述水分挤出机构安装在所述箱体内,以将箱体内污泥中的水分挤出,该技术在箱体上设置污泥收集机构及水分挤出机构,通过污泥收集机构可将水底的污泥输送至箱体内,通过水分挤出机构可将收集的污泥中的水分挤出,降低污泥的质量,以便于后续的运输工作。
[0004]但是上述装置以及现有技术中同类型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均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无法灵活的对进料位置进行调节,因此当前位置的淤泥抽取完毕后,还需要对装置进行整体移动后才能继续进行淤泥的收集,频繁的移动不仅过于消耗技术人员的体力,同时还会对清淤效率存在较大影响,实际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0005]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清污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清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清污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顶部可转动的设置有伸缩式支架组件,所述伸缩式支架组件上设置有淤泥收集机构,所述收集箱内部以及收集箱右侧共同设置有淤泥滤排机构,所述收集箱左侧设置有收纳式排水机构;
[0008]所述伸缩式支架组件包括旋转座、连接支架、手柄、伸缩杆、安装板、驱动板、驱动电机和往复螺杆;
[0009]所述旋转座通过轴承转动嵌套设置于收集箱顶部,所述连接支架固定设置于旋转座顶部,所述手柄固定设置于连接支架顶部前端,所述伸缩杆设置于连接支架后端,且伸缩杆内轴与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固定套接设置于连接支架外侧,所述驱动板固定套接设置于伸缩杆外轴外侧,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安装板正面,所述往复螺杆贯穿驱动板,且通过往复螺纹与驱动板传动连接,所述往复螺杆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0010]所述淤泥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罩、弹性收集管、淤泥泵和输入管;
[0011]所述收集罩固定设置于伸缩杆外轴端部,所述弹性收集管贯穿安装板与驱动板,且与安装板以及驱动板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收集管一端与收集罩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淤
泥泵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淤泥泵固定设置于收集箱顶部,所述输入管一端与淤泥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延伸至收集箱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淤泥滤排机构包括密封门、把手、淤泥滤网和液压缸。
[0013]优选的,所述密封门通过合页可转动的设置于收集箱右侧底部,所述把手与液压缸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把手分别固定设置于密封门外侧两端,所述淤泥滤网滑动设置于收集箱内侧,且与收集箱内壁贴合,两个所述液压缸均固定设置于收集箱右侧,且其输出轴均贯穿收集箱外壁并延伸至收集箱内部与淤泥滤网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收纳式排水机构包括排水管、截止阀和收纳斗。
[0015]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固定贯穿设置于收集箱左侧底部,所述截止阀设置于排水管上,所述收纳斗固定设置于收集箱左侧。
[0016]优选的,所述收集箱外侧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L形支腿,所述L形支腿底端均固定设置有万向轮。
[0017]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8]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伸缩式支架组件与淤泥收集机构,以便于驱动电机启动后带动往复螺杆持续转动,往复螺杆转动时则通过驱动板带动伸缩杆外轴移动,伸缩杆外轴移动时则带动收集罩同步远近移动,收集罩远近移动的同时,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手柄带动连接支架与旋转座转动,连接支架转动时通过伸缩杆带动收集罩同步以旋转座为轴心进行转动,此时当淤泥泵启动后所产生的吸力通过弹性收集管传递到收集罩入口处时,收集罩在转动以及远近移动的过程中对淤泥进行吸取,淤泥通过弹性收集管与输入管进入到收集箱内部被收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同类型装置,本技术在不需要对收集箱进行移动的前提下有效增加淤泥可收集面积,节约技术人员体力的同时有效提高清淤效率,实际使用效果更加理想。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伸缩式支架组件与淤泥收集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淤泥滤排机构与收纳式排水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淤泥滤排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收集箱;2、伸缩式支架组件;21、旋转座;22、连接支架;23、手柄;24、伸缩杆;25、安装板;26、驱动板;27、驱动电机;28、往复螺杆;3、淤泥收集机构;31、收集罩;32、弹性收集管;33、淤泥泵;34、输入管;4、淤泥滤排机构;41、密封门;42、把手;43、淤泥滤网;44、液压缸;5、收纳式排水机构;51、排水管;52、截止阀;53、收纳斗;6、L形支腿;7、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清污装置,包括收集箱1,所
述收集箱1顶部可转动的设置有伸缩式支架组件2,所述伸缩式支架组件2上设置有淤泥收集机构3,所述收集箱1内部以及收集箱1右侧共同设置有淤泥滤排机构4,所述收集箱1左侧设置有收纳式排水机构5。
[0026]如图2所示,所述伸缩式支架组件2包括旋转座21、连接支架22、手柄23、伸缩杆24、安装板25、驱动板26、驱动电机27和往复螺杆28,其中,所述旋转座21通过轴承转动嵌套设置于收集箱1顶部,所述连接支架22固定设置于旋转座21顶部,所述手柄23固定设置于连接支架22顶部前端,所述伸缩杆24设置于连接支架22后端,且伸缩杆24内轴与连接支架2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5固定套接设置于连接支架22外侧,所述驱动板26固定套接设置于伸缩杆24外轴外侧,所述驱动电机27固定设置于安装板25正面,所述往复螺杆28贯穿驱动板26,且通过往复螺纹与驱动板26传动连接,所述往复螺杆28与驱动电机27传动连接。
[0027]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以便于驱动电机27启动后带动往复螺杆28持续转动,往复螺杆28转动时则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箱(1),所述收集箱(1)顶部可转动的设置有伸缩式支架组件(2),所述伸缩式支架组件(2)上设置有淤泥收集机构(3),所述收集箱(1)内部以及收集箱(1)右侧共同设置有淤泥滤排机构(4),所述收集箱(1)左侧设置有收纳式排水机构(5);所述伸缩式支架组件(2)包括旋转座(21)、连接支架(22)、手柄(23)、伸缩杆(24)、安装板(25)、驱动板(26)、驱动电机(27)和往复螺杆(28);所述旋转座(21)通过轴承转动嵌套设置于收集箱(1)顶部,所述连接支架(22)固定设置于旋转座(21)顶部,所述手柄(23)固定设置于连接支架(22)顶部前端,所述伸缩杆(24)设置于连接支架(22)后端,且伸缩杆(24)内轴与连接支架(2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5)固定套接设置于连接支架(22)外侧,所述驱动板(26)固定套接设置于伸缩杆(24)外轴外侧,所述驱动电机(27)固定设置于安装板(25)正面,所述往复螺杆(28)贯穿驱动板(26),且通过往复螺纹与驱动板(26)传动连接,所述往复螺杆(28)与驱动电机(27)传动连接;所述淤泥收集机构(3)包括收集罩(31)、弹性收集管(32)、淤泥泵(33)和输入管(34);所述收集罩(31)固定设置于伸缩杆(24)外轴端部,所述弹性收集管(32)贯穿安装板(25)与驱动板(26),且与安装板(25)以及驱动板(26)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收集管(32)一端与收集罩(31)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怡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