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百叶棚,属于遮阳设施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提高灯管在百叶棚上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顶棚以及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呈矩形状,所述顶棚上具有呈长条状的安装槽,所述灯管沿安装槽长度方向卡接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灯管的照射面朝所述安装槽外侧设置,灯管安装好后安装槽侧壁均与灯管侧壁贴合,将灯管包覆在百叶棚的顶棚中,提高了灯管与百叶棚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且安装过程无需外部紧固件进行固定,便利实用、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叶棚
[0001]本技术属于遮阳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百叶棚。
技术介绍
[0002]百叶棚作为遮阳的设施,通常设置在阳台或室外公共区域,一般由框架、百叶叶片以及百叶驱动机构构成,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1796462.4公开的帐篷的电动百叶窗顶棚结构中顶框上安装有若干叶片、联动长条以及电动控制机构,各叶片均转动安装在顶框上,各叶片直接与联动长条铰接配合或者通过与叶片固定的固定件与联动长条铰接配合,电动控制机构用于驱动至少一根联动长条运动,控制叶片开合。
[0003]随着大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息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单纯的遮阳已经无法满足大众对休息环境的需求,百叶棚在遮阳的基础上还增设有照明功能,可以在昏暗的环境下也能有良好的休息环境,现有技术中,灯管在安装时通常会将灯管粘连在百叶棚顶棚的表面,长时间会发生老化,从而使得灯管脱离百叶棚顶棚的表面,稳定性、牢固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百叶棚,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灯管在百叶棚上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百叶棚,包括顶棚以及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呈矩形状,所述顶棚上具有呈长条状的安装槽,所述灯管沿安装槽长度方向卡接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灯管的照射面朝所述安装槽外侧设置。
[0006]在顶棚上开设有U形长条状的安装槽,安装灯管时,将灯管的照射面朝外,对准安装槽并沿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将灯管卡接在安装槽内,安装好后安装槽侧壁均与灯管侧壁贴合,将灯管包覆在百叶棚的顶棚中,提高了灯管与百叶棚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且安装过程无需外部紧固件进行固定,便利实用、操作简单。
[0007]在上述的百叶棚中,所述灯管两侧均具有凸起,所述安装槽侧壁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凸起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凸起卡接在卡接槽内使得灯管与百叶棚顶棚的连接更牢固,不易掉落。
[0008]在上述的百叶棚中,所述凸起呈长条状,且沿灯管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卡接槽呈长条状,且沿安装槽长度方向设置。凸起与卡接槽均呈长条状,使得卡接面增大,进一步加强了稳定性。
[0009]在上述的百叶棚中,所述顶棚包括顶框和呈长条状的百叶叶片,所述百叶叶片两端铰接在所述顶框的内框壁上。百叶叶片绕铰接轴进行翻转,达到程度不同的遮阳效果。
[0010]在上述的百叶棚中,所述百叶叶片靠近一侧长边沿位置弯折形成所述安装槽。百叶叶片较薄,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力,灯管可以卡接在百叶叶片内,可以很好的利用百叶叶片的弹性力使得弯折产生的安装槽在凸起的压力作用下槽口向外扩张,当凸起卡接在卡接槽内时百叶叶片恢复。
[0011]在上述的百叶棚中,所述百叶叶片远离安装槽的一侧固定有连杆。连杆的设置使得各百叶叶片之间可以转动互联,同步转动,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12]在上述的百叶棚中,所述顶框侧壁内凹形成所述安装槽。灯管除了安装在百叶叶片内,还可以在顶框内开设安装槽将灯管包裹起来提高稳定性和牢固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顶棚上具有安装槽,使灯管卡接在百叶叶片或顶框上,使得灯管被百叶叶片或顶框包裹,相较于安装固定在顶棚表面的方法,本技术提高了灯管与百叶棚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同时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实施例一顶棚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实施例一的部分剖面图;
[0016]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0017]图4是实施例二的部分剖面图。
[0018]图中,1、顶棚;111、安装槽;112、卡接槽;12、顶框;13、百叶叶片;2、灯管;21、凸起;3、连杆;4、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百叶棚包括顶棚1以及灯管2,顶棚1呈矩形状,顶棚1上具有呈长条状的安装槽111,灯管2沿安装槽111长度方向卡接在安装槽111内,在安装灯管2时,灯管2的照射面朝安装槽111外侧设置。顶棚1包括顶框12和百叶叶片13,顶棚1的百叶叶片13不止一片,百叶叶片13呈长条状,百叶叶片13的两端铰接在顶框12的内框壁上,顶框12连接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的传动轴穿过顶框12与其中一个百叶叶片13固定连接,为实现摆动互联,百叶叶片13一侧固定有连杆3,驱动机构4的传动轴的一面固定在顶框12侧壁上,驱动机构4带动百叶叶片13绕铰接轴进行摆动并通过连杆3进行各百叶叶片13间的摆动互联实现顶棚1的开合。灯管2两侧均具有凸起21,且凸起21呈长条状,并沿灯管2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槽111侧壁开设有呈长条状的卡接槽112,且沿安装槽111长度方向设置,凸起21卡接在卡接槽112内,顶框12侧壁内凹形成安装槽111,使灯管2卡接在顶框12内,同样通过卡接的方式将灯管包裹起来,提高了灯管2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0022]实施例二:
[0023]该百叶棚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如图3、图4所示,不同点在于,百叶叶片13靠近一侧长边沿位置弯折形成上述的安装槽111,灯管2卡接在百叶叶片13内,由于百叶叶片13较薄,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力,灯管2可以卡接在百叶叶片13内,可以很好的利用百叶叶片13的弹性力使得弯折产生的安装槽111在凸起21的压力作用下安装槽111槽口向外扩张,当凸起21卡接在卡接槽112内时百叶叶片13恢复原状,将灯管2包裹在百叶叶片13内,提高灯管2与百叶叶片13连接稳定性、牢固性。
[002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
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叶棚,包括顶棚(1)以及灯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呈矩形状,所述顶棚(1)上具有呈长条状的安装槽(111),所述灯管(2)沿安装槽(111)长度方向卡接在所述安装槽(111)内,且所述灯管(2)的照射面朝所述安装槽(111)外侧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百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2)两侧均具有凸起(21),所述安装槽(111)侧壁开设有卡接槽(112),所述凸起(21)卡接在所述卡接槽(11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百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1)呈长条状,且沿灯管(2)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卡接槽(112)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东茂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