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段式滑道转轴及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103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产品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段式滑道转轴,包括外壳,设于其内的滑道,设于滑道内的支撑臂,设于支撑臂内的内滑道,活动设于内滑道内的延伸臂;所述外壳的前表面设有滑道开口,支撑臂的前端可从滑道开口向外伸出且其后端始终位于外壳内并被外壳限位;支撑臂的前端设有内滑道开口,所述延伸臂的前端可从内滑道开口向外伸出且其后端始终位于支撑臂内并被支撑臂限位。以及采用上述转轴的支架,相比现有的直线转轴,两段式滑道转轴增加了支撑长度,而且该长度可调节,用于表面为圆弧面的产品上时,无需为了满足支撑需求而增大支撑板,从而不影响使用该支架的电子产品的设计,而且支撑角度的调节更加灵活,从而使用方便。从而使用方便。从而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段式滑道转轴及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支架
,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电子产品上的支架及该支架采用的滑道式转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方便使用,一些便携式电子产品将支架直接加工在电子产品上或者将支架设置在包覆电子产品的保护壳上。对于前者,比如微软公司的平板电脑surface pro系列,其在产品背面设置一块与产品枢接的支撑板用作支架;对于后者,比如常见的手机、安卓及苹果系列的平板电脑,一般是在包覆其的外壳背面设置枢接的支架。前述产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其形状呈方形,设置支架的表面为平面或接近平面,枢接一般采用一根圆柱状转轴,类似于活页,作为支架的支撑板在使用时打开,不使用时收纳于产品(外壳)背面或者与产品(外壳)背面紧贴。但对于一些形状不规则的产品,比如表面为圆弧面,而且圆弧面的倾斜幅度大,设计时需要把支撑板镶嵌在产品的表面内,在此类产品的表面内设置前述枢接装置,即采用直线转轴,如果要满足支撑要求,则需要将支撑板做的较大,但将支撑板做得较大时,产品表面内用于收纳其的空间必然比较大,从而需要因为收纳支撑板而增大产品的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段式滑道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设于其内的滑道(101),活动设于滑道内且与其形状相适应的支撑臂(2),设于支撑臂内的内滑道(2d),活动设于内滑道内的延伸臂(3);所述外壳(1)的前表面设有滑道开口(102),支撑臂(2)的前端可从滑道开口向外伸出且其后端始终位于外壳内并被外壳限位;支撑臂(2)的前端设有内滑道开口,所述延伸臂的前端可从内滑道开口向外伸出且其后端始终位于支撑臂(2)内并被支撑臂限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段式滑道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01)为弧形滑道;在外壳(1)的背面设有与滑道(101)贯通的穿孔(10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段式滑道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表面还设有位于滑道开口(102)下方的后开口(103);支撑臂(2)的后端上表面设有第一限位凸起(2a),所述支撑臂前端向外壳外移动至极限位置时,第一限位凸起与穿孔(104)的上边缘相抵接;外壳(1)包括框体(1a),固设于框体侧开口处用于封闭侧开口的侧盖板(1b)。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段式滑道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2)的前端上表面设有第二限位凸起(2b),支撑臂前端向滑道(101)内缩回至极限位置时,第二限位凸起与滑道开口(102)的上边缘相抵接,此时支撑臂后端面位于后开口(103)内。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段式滑道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2)的上表面后端部内设有弧形穿孔(2c);所述延伸臂(3)的后端上表面设有第三限位凸起(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金田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精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