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应力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0902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应力加载装置,包括撑板,所述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靠近两端的门型杆,该门型杆内设置有施压板,该施压板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孔,位于所述撑板两端的门型杆的自由端为插接配合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撑板,根据基坑侧壁的数量选用同数量的撑板,相邻的撑板间通过门型杆插接连接,每个撑板一侧的两端和门型杆转动连接,在相邻的门型杆之间安装丝杠,丝杠上套设有靠近两端且为旋合连接的挡盘,轮流控制丝杠旋转时,撑板会对基坑壁加载强应力,使得基坑壁更加坚固,基坑壁加固后,撤出本装置,方便后续施工,本加载装置相对现有的采用液压机构(液压缸、推板)加载方式,结构简单,不占用空间,安装和拆除方便。安装和拆除方便。安装和拆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应力加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壁固化
,具体为一种强应力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地下结构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需要在基坑侧壁及周围采用支撑、加固等保护措施;目前基坑支撑系统中的预应力支撑桩或预应力支撑梁,一般需要通过预应力加压组件进行加压,为预应力支撑桩或预应力支撑梁提供预应力;而且预应力的动力源通常使用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两端通过支撑梁来挤压基坑侧壁,此种加载应力的方式及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液压油缸位于基坑内,体积大,占用基坑的面积较大;2、基坑侧壁较多,每个相对的基坑壁对应独立的液压油缸和支撑梁,容易出现基坑壁受到的强应力不均衡的现象;3、采用油缸来提供动力源,油缸占用体积大,安装和拆卸不方便,成本高。
[0003]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强应力加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应力加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设置撑板和丝杠、在撑板一侧的两端转动连接门型杆,相邻的撑板通过相对的门型杆插接连接,丝杠利用其上设置的挡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应力加载装置,包括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靠近两端的门型杆(2),该门型杆(2)内设置有施压板(21),该施压板(21)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孔(211),位于所述撑板(1)两端的门型杆(2)的自由端为插接配合结构,还包括和定位孔(211)间隙配合的丝杠(3),所述丝杠(3)上旋合有靠近两端挡盘(4),该两端的挡盘(4)的螺纹旋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应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1)为矩形结构且其一侧固定设置有靠近两端的连接套(11),所述门型杆(2)一端的竖杆间隙套设在连接套(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应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雄刘敬张赛王晟郑红心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永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