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中底板
[0001]本技术涉及鞋底
,具体为减震中底板。
技术介绍
[0002]鞋底由下底、中底以及上底粘接而成,下底主要与地面接触,因此下底具有耐磨好的特点,而中底主要为脚部提供支撑和减震,因此中底板具有弹性好的特点。
[0003]但是中底生产后,所产生的减震和支撑效果是固定的,在面对不同的人时,会出现减震效果不足,而降低穿着舒适性的问题,也会出现减震效果过好,导致中底板的支撑性不足,容易出现扭伤的问题,使用者无法根据自身的需求去改变鞋底的减震效果,使得鞋子的适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减震中底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减震中底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侧壁成型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弹性支撑管,所述弹性支撑管朝向和远离脚部一侧均与本体相连接,所述安装口内活动设置有与若干弹性支撑管相接触的接触件,所述本体外设置有限制接触件活动距离的操作组件。
[000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减震中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侧壁成型有安装口(2),所述安装口(2)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弹性支撑管(3),所述弹性支撑管(3)朝向和远离脚部一侧均与本体(1)相连接,所述安装口(2)内活动设置有与若干弹性支撑管(3)相接触的接触件,所述本体(1)外设置有限制接触件活动距离的操作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中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包括钢丝(4)以及若干固定设置在钢丝(4)上的抵接球(5),所述钢丝(4)一端依次贯穿若干弹性支撑管(3),若干所述抵接球(5)分别与若干弹性支撑管(3)同一方向外侧壁相接触,所述钢丝(4)另一端贯穿至本体(1)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中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钢丝(4)位于本体(1)外一端的止位球(6),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滑动管(7)、滑动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