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小舒专利>正文

能连续闪光的电子闪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081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摄影器材。现有的闪光装置闪光时间短,不能与照相机快门速度同步,并受到放电电容充、放电时间常数大的限制,不能实现高频率连闪。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一个半导体开关元件将原放电电容分隔成电源电容和放电电容2部份,控制放电电容的充电,另用一只半导体开关元件控制闪光灯管的闪光,该开关元件可以串联在灯管回路中,也可以用来控制触发电路的触发,触发电路的充电也用开关元件控制。所有开关元件均由控制回路控制,实现高效率连闪。(*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摄影器材,它能够高效率地连续闪光,在较长周期内等价于得到均匀的光输出。现有的电子闪光装置主要由升压电路,放电电容,触发电路和闪光灯管等组成。当闪光灯电源开启后,升压电路向放电电容充电。放电电容充足电后,触发电路触发闪光灯管,放电电容放电,灯管闪光。这种结构的闪光装置发光是一次性的,闪光时间较短,在闪光周期各时刻的发光强度相差很大,而且低发光强度时间占整个发光时间的比例较大。这部分低发光强度时间内发的光对摄影作用不大,但消耗电能不少,因而发光效率低。同时因发光时间小于照相机快门的运动时间,不能实现照相机和闪光灯的同步闪光。为此单反相机使用闪光灯时必须将快门速度置于专门的闪光同步“X”档快门或规定的快门速度上,靠调整光圈来控制曝光量。当需要再次发光时,须等放电电容重新充足电才能进行,因为放电电容的电容量很大,相应的充电时间常数也很大,因而这种结构的闪光装置不适合进行高频率的连续闪光。即使是现在新发展的具有闸流电路的闪光灯,也只能缩短闪光时间而不能延长闪光时间,仍解决不了同步闪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用较简单的线路实现闪光装置高效率地连闪,并可用一系列脉冲光代替现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连续闪光的电子闪光装置,由一个外壳及装在外壳上的闪光灯管和内部电路组成,其特征是内部电路中有电源电容C1和放电电容C2,串联在放电电容C2的充电回路中的半导体开关元件K1,串联在触发电容C3放电回路中的半导体开关元件K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小舒
申请(专利权)人:蔡小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