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茶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79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茶具结构,其包括茶杯、大杯、小杯、杯盖和滤水盖,滤水盖能放入大杯内,小杯能放入大杯内,茶杯能放入小杯内,杯盖盖合在大杯的开口上,大杯的底面设有与小杯的杯口相适配的套接部。在携带时,茶杯、滤水盖、小杯和茶叶等物品均可以放入大杯内,占用空间少,方便储存和外出携带;使用时,可以将小杯和茶杯取出,将小杯定位在大杯的底面形成储存腔,可以往该储存腔放入相同或不同种类的茶叶;而大杯可直接作为茶饮杯或盛装果冻、速溶咖啡等用途;另外,也可以往储存腔内放入自热包,实现为大杯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和保温;多人使用时,将茶杯摆放和取出小杯作为公道杯进行斟茶到各个茶杯,满足多人喝茶需求。满足多人喝茶需求。满足多人喝茶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茶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茶具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茶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饮茶不但是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 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养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随着现代人对于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饮茶。
[0003]常见的茶具包括茶壶及茶杯, 现有的茶壶、茶杯都是分开摆放收藏的,一套茶具包括一个茶壶和数个茶杯,不方便收藏及携带。
[0004]公开号“CN112607230A”,名称为“一种一次性茶具”的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茶具,包括顶部开放的杯体和与杯体盖合的盖体,该茶具还包平置于杯体内部的茶漏,该茶漏包括使之安装于杯体中的安装结构以及一个茶室,该茶室的四周密封,顶部开放,其底部为带有漏孔的隔离底板,且茶室与杯体之间预留供茶水通过的饮茶口;所述杯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杯体的横截面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该茶具为一次性用品,设置于杯体内的茶漏用于保持茶叶和开水分离,使用者将茶叶装入茶漏然后冲水,即可喝到适口的茶水,与现有茶杯相比,其轻便易携带,可以有效解决外出人员喝茶不方便的问题。其虽然能实现方便携带的目的,但是其仅具有一个茶体,只能满足单人的喝茶需求,而不能满足多个人同时喝茶的需求,使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携带,功能多,使用范围广的多功能茶具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多功能茶具结构,其包括茶杯、大杯、小杯、杯盖和滤水盖,所述滤水盖能放入所述大杯的内腔,并使所述内腔下部形成泡茶腔,所述小杯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大杯的内腔尺寸,且该小杯能放入所述大杯的内腔,所述茶杯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小杯的杯腔尺寸,且该茶杯能放置所述小杯的杯腔,所述杯盖盖合在所述大杯的开口上,所述大杯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小杯的杯口相适配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优选为筒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所述小杯能通过套接部插入其开口定位在所述大杯的底面,形成储存腔,可以往该储存腔放入相同或不同种类的茶叶,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大杯的下部外形尺寸逐渐缩小,在小杯定位在所述大杯的底面时,整体协调性好,外形美观。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大杯的开口外缘设有凸环,所述杯盖上设有与所述凸环相适配的卡位,通过卡位与凸环相配合,提升杯盖盖合的紧密性。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滤水盖的边缘向一侧弯折形成贴壁翻边,所
述大杯的内腔壁下部设有防滑凸纹。滤水盖在放入大杯内时,贴壁翻边恰好与防滑凸纹相贴合,使得滤水盖能紧贴在大杯内壁上,不易脱落;所述滤水盖的上表面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把柄部,通过该把柄部方便人们抓取;所述把柄部的周缘分布有滤茶孔,方便过滤茶水。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滤水盖的下表面对应所述把柄部的位置凹入形成附加腔,该附加腔的开口上盖设有具有滤孔的滤盖。可以往该附加腔放入其它茶叶或枸杞、红枣等。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多功能茶具结构还包括自热包,携带时,可以放置在大杯内;使用时,将该自热包放在小杯内,然后套设在所述大杯的套接部,实现定位在所述大杯的底面,从而为大杯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茶杯的数量为多个,叠放在所述盛水容器内。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茶杯、大杯、小杯、杯盖和滤水盖均由纸塑材料或可降解材料制成,作为环保一次性用品,回收后可以快速进行废料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在携带时,茶杯、滤水盖、小杯和茶叶等物品均可以放入大杯内,占用空间少,方便储存和外出携带;使用时,可以将小杯和茶杯取出,将小杯定位在大杯的底面形成储存腔,可以往该储存腔放入相同或不同种类的茶叶;而大杯可直接作为茶饮杯或盛装果冻、速溶咖啡等用途;另外,也可以往储存腔内放入自热包,实现为大杯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和保温;多人使用时,将茶杯摆放和取出小杯作为公道杯进行斟茶到各个茶杯,满足多人喝茶需求。综上,本技术具有多种用途,功能多,使用范围广。
[0016]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滤水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4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参见图1至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茶具结构,其包括茶杯1、大杯2、小杯3、杯盖4和滤水盖5。所述茶杯1、大杯2、小杯3、杯盖4和滤水盖5均由纸塑材料或可降解材料制成,作为环保一次性用品,回收后可以快速进行废料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0024]所述滤水盖5能放入所述大杯2的内腔,并使所述内腔下部形成泡茶腔;所述小杯3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大杯2的内腔尺寸,且该小杯3能放入所述大杯2的内腔,所述茶杯1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小杯3的杯腔尺寸,且该茶杯1能放置所述小杯3的杯腔,所述杯盖4盖合在所述大杯2的开口上,较佳的,在所述大杯2的开口外缘设有凸环21,所述杯盖4上设有与所述凸环21相适配的卡位41,通过卡位41与凸环21相配合,提升杯盖4盖合的紧密性。
[0025]所述大杯2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小杯3的杯口相适配的套接部22,即该套接部22的外
形尺寸与小杯3的杯口内径尺寸相一致或略大,满足过盈配合需求。所述套接部22优选为筒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所述大杯2的下部外形尺寸逐渐缩小,在小杯3定位在所述大杯2的底面时,整体协调性好,外形美观。
[0026]参见图3,所述滤水盖5的边缘向一侧弯折形成贴壁翻边51,所述大杯2的内腔壁下部设有防滑凸纹23。滤水盖5在放入大杯2内时,贴壁翻边51恰好与防滑凸纹23相贴合,使得滤水盖5能紧贴在大杯2内壁上,不易脱落;所述滤水盖5的上表面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把柄部52,通过该把柄部52方便人们抓取;所述把柄部52的周缘分布有滤茶孔53,方便过滤茶水。所述滤水盖5的下表面对应所述把柄部52的位置凹入形成附加腔,该附加腔的开口上盖设有具有滤孔的滤盖54。可以往该附加腔放入其它茶叶或枸杞、红枣等。
[0027]实施例2,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茶具结构,其与实施例1的构件基本一致,区别点在于,所述小杯3通过套接部22插入其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茶具结构,其包括茶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大杯、小杯、杯盖和滤水盖,所述滤水盖能放入所述大杯的内腔,并使所述内腔下部形成泡茶腔,所述小杯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大杯的内腔尺寸,且该小杯能放入所述大杯的内腔,所述茶杯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小杯的杯腔尺寸,且该茶杯能放置所述小杯的杯腔,所述杯盖盖合在所述大杯的开口上,所述大杯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小杯的杯口相适配的套接部,所述小杯能通过套接部插入其开口定位在所述大杯的底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茶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杯的下部外形尺寸逐渐缩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茶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杯的开口外缘设有凸环,所述杯盖上设有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思纯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