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木质结构抗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761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木质结构抗震支架,涉及抗震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底座和建筑木梁,固定底座的外部开设有第一方形槽,第一方形槽的内侧底部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远离第一方形槽内侧底部的一端安装有方形板,方形板的外部开设有第二方形槽,第二方形槽的内壁对称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远离第二方形槽内壁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本实用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和两个第二连接杆将建筑木梁与固定底座进行连接,当建筑木梁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时,带动第一连接杆和方形板向靠近第一弹簧的方向进行移动,然后通过第一弹簧进行缓震作用以此进行抗震,结构简单,抗震效果好。震效果好。震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木质结构抗震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抗震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古建筑木质结构抗震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古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通过向地下钻孔打桩的方式进行施工搭建,古建筑木质结构中,通过在连接处采用榫头插入卯口的连接方式,加强各结果之间的连接性能、房屋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0003]但是现有榫卯结构通过在连接处采用榫头插入卯口的连接方式时会由于木质结构刚性不强导致受震动几次后连接处容易发生松动,从而降低抗震效果,因此需要一种古建筑木质结构抗震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木质结构刚性不强导致受震动几次后连接处容易发生松动,从而导致抗震效果降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古建筑木质结构抗震支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古建筑木质结构抗震支架,包括固定底座和建筑木梁,所述固定底座的外部开设有第一方形槽,所述第一方形槽的内侧底部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第一方形槽内侧底部的一端安装有方形板,所述方形板的外部开设有第二方形槽,所述第二方形槽的内壁对称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第二方形槽内壁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一端与所述建筑木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的外部对称开设有第三方形槽,所述第三方形槽的内壁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板,所述圆杆远离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的外部安装有第三弹簧;
[0007]所述第一调节板的外部安装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四弹簧远离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一端与所述建筑木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底座外部对称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三弹簧和所述第四弹簧的调节组件,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和两个第二连接杆将建筑木梁与固定底座进行连接,当建筑木梁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时,带动第一连接杆和方形板向靠近第一弹簧的方向进行移动,然后通过第一弹簧进行缓震作用以此进行抗震,结构简单,抗震效果好。
[0008]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0009]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所述固定底座外部固定安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与所述第一调节板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远
离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板之间螺纹,通过调节组件便于根据古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调整装置自身结构进行使用。
[0010]所述第一方形槽开口的大小与所述方形板的大小相适配,所述方形板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形槽的内部。
[0011]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分布。
[0012]所述第三方形槽开口的大小与所述第二滑动块的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二滑动块与所述圆杆之间滑动连接。
[0013]所述第二滑动块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分布。
[0014]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和两个第二连接杆将建筑木梁与固定底座进行连接,当建筑木梁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时,带动第一连接杆和方形板向靠近第一弹簧的方向进行移动,然后通过第一弹簧进行缓震作用,同时带动第二连接杆和第二滑动块向靠近第四弹簧的方向进行移动,通过第四弹簧进行抗震,同时当建筑木梁进行较小左右晃动时,通过两个第二弹簧对第一滑动块进行双向缓震,然后通过第一连接杆减少建筑木梁的左右晃动,同时当建筑木梁进行较大的左右晃动时,此时便通过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对第二滑动块进行双向缓震,然后通过第二连接杆减少建筑木梁的晃动,以此进行抗震,结构简单,抗震效果好,避免由于木质结构刚性不强的原因,导致在受震动几次后连接处容易发生松动,从而导致抗震效果降低。
[0016]2、本技术中,同时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可通过调节组件通过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的弹性进行调节,以此便于根据古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调整装置自身结构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古建筑木质结构抗震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古建筑木质结构抗震支架的第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古建筑木质结构抗震支架的第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5为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固定底座;2、第一方形槽;3、第一弹簧;4、方形板;5、第二方形槽;6、第二弹簧;7、第一滑动块;8、第一连接杆;9、第三方形槽;10、圆杆;11、第三弹簧;12、第二滑动块;13、第四弹簧;14、第一调节板;15、第二调节板;16、固定板;17、双向螺纹杆;18、第二连接杆;19、建筑木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古建筑木质结构抗震支架,包括固定底座1和建筑木梁19,固定底座1的外部开设有第一方形槽2,第一方形槽2的内侧底部安装有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远离第一方形槽2内侧底部的一端安装有方形板4,方形板4的外部开设有
第二方形槽5,第二方形槽5的内壁对称安装有第二弹簧6,第二弹簧6远离第二方形槽5内壁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滑动块7,第一滑动块7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第一连接杆8远离第一滑动块7的一端与建筑木梁19之间固定连接,固定底座1的外部对称开设有第三方形槽9;
[0026]第三方形槽9的内壁安装有圆杆10,圆杆10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板14,圆杆10远离第一调节板14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板15,第二调节板15的外部安装有第三弹簧11,第一调节板14的外部安装有第四弹簧13,第三弹簧11远离第二调节板15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滑动块12,第四弹簧13远离第一调节板14的一端与第二滑动块12之间固定连接,第二滑动块12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8,第二连接杆18远离第二滑动块12的一端与建筑木梁19之间转动连接,第一方形槽2开口的大小与方形板4的大小相适配,方形板4滑动连接在第一方形槽2的内部,第一弹簧3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分布,第三方形槽9开口的大小与第二滑动块12的大小相适配,第二滑动块12与圆杆10之间滑动连接,第二滑动块12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分布,第二连接杆18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分布。
[0027]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古建筑木质结构抗震支架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8和两个第二连接杆18将建筑木梁19与固定底座1进行连接,当建筑木梁19受到竖直向下的震动力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木质结构抗震支架,包括固定底座(1)和建筑木梁(1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外部开设有第一方形槽(2),所述第一方形槽(2)的内侧底部安装有第一弹簧(3),所述第一弹簧(3)远离所述第一方形槽(2)内侧底部的一端安装有方形板(4),所述方形板(4)的外部开设有第二方形槽(5),所述第二方形槽(5)的内壁对称安装有第二弹簧(6),所述第二弹簧(6)远离所述第二方形槽(5)内壁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滑动块(7),所述第一滑动块(7)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8)远离所述第一滑动块(7)的一端与所述建筑木梁(19)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1)的外部对称开设有第三方形槽(9),所述第三方形槽(9)的内壁安装有圆杆(10);所述圆杆(10)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板(14),所述圆杆(10)远离所述第一调节板(14)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板(15),所述第二调节板(15)的外部安装有第三弹簧(11),所述第一调节板(14)的外部安装有第四弹簧(13),所述第三弹簧(11)远离所述第二调节板(15)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滑动块(12),所述第四弹簧(13)远离所述第一调节板(1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块(1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12)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8),所述第二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应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