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配电单元互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66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压配电单元互锁结构。高压配电单元互锁结构包括端子台、电控板以及多个配电单元;每个配电单元均包括第一电连接线及第二电连接线,每个配电单元的第一电连接线及第二电连接线中的至少一个与端子台连接,以使得多个配电单元串联;其中,沿多个配电单元的串联方向,位于首端和尾端的配电单元的第一电连接线或第二电连接线与电控板电连接。高压配电单元互锁结构能够将多路互锁信号简化为一路输出,使得互锁线束的布置工艺简化,且装配更加灵活,在减少占用空间的同时,还能提升过程可靠性和组装效率。性和组装效率。性和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配电单元互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压配电单元互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燃料电池中大功率DC

DC变换器的也逐步实现高集成化、高功率密度和高频化发展,随着高压配电单元种类逐步增加以及对高压互锁功能的要求。因此,大功率DC

DC变换器中高压互锁解决方案开始得到关注。
[0003]高压互锁系统概述:(H igh Vo ltage I nter l ock Loop),高压互锁的作用是使用12V或24V的小电流来检测整个高压电气系统电气功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燃料电池系统中所有的高压用电器和线束接插件均必须安装到位,无短路或断路的情况出现。当控制系统检测到HVI L回路高电平信号时,且持续时间达到3秒,软件就会报高压互锁故障,并针对该故障采取保护措施,如取消工作使能,断开输出继电器,确保高压电无法输出,车辆开始使用蓄电池中动力来维持非充电运行状态,给驾驶员足够时间采取减速和停车措施;同时可以防止维修人员,在带高压运行情况下误操作,如插拔接插件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0004]在多路配电系统中,互锁数量增多带来以下问题:(1)占用大量l ayout空间,给PCBA设计带来更大挑战;(2)更多互锁数量导致线束设计更加复杂和臃肿,从而衍生出一系列如线束布置路径复杂多变、不同配电的高压互锁绑扎点设置、以及线束组装工艺复杂等问题,不利于系统总成向着更高功率密度和低成本方向发展。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配电单元互锁结构,其能够将多路互锁信号简化为一路输出,使得互锁线束的布置工艺简化,且装配更加灵活,在减少占用空间的同时,还能提升过程可靠性和组装效率。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配电单元互锁结构,高压配电单元互锁结构包括端子台、电控板以及多个配电单元;
[0008]每个配电单元均包括第一电连接线及第二电连接线,每个配电单元的第一电连接线及第二电连接线中的至少一个与端子台连接,以使得多个配电单元串联;
[0009]其中,沿多个配电单元的串联方向,位于首端和尾端的配电单元的第一电连接线或第二电连接线与电控板电连接。
[0010]本申请通过端子台将多个配电单元串联,从而将多路互锁信号简化为一路输出,使得互锁线束的布置工艺简化,且装配更加灵活,在减少占用空间的同时,还能提升过程可靠性和组装效率。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端子台包括本体以及多个接线端子;
[0012]本体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均对应安装一个接线端子;每个接线端子均
与第一电连接线及第二电连接线中的一个或两个连接。
[0013]本申请通过接线端子与本体的连接,进而实现多个配电单元依次串联,而且在接线电子与配电单元连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接线端子与第一电连接线及第二电连接线中的一个或两个连接的方式,进而使得装配更加灵活。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多个配电单元的串联方向,每个接线端子均与一个第一电连接线及一个第二电连接线连接;
[0015]其中,与同一接线端子的连接的第一电连接线及第二电连接线电连接,并分别属于两个相邻的配电单元。
[0016]本申请通过沿多个配电单元的串联方向使得每个接线端子与两个配电单元的第一电连接线或第二电连接线连接,从而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接线端子的数量,进而能够使得互锁线束的布置工艺简化,并减少占用空间。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孔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配电单元的数量。
[0018]本申请在设置安装孔时,可以采用提高端子台上安装孔的数量与配电单元的数量的适配度的方式,即,使得安装孔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配电单元的数量,以减少占用空间。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多个配电单元的串联方向,每个接线端子均与一个第一电连接线或一个第二电连接线连接,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接线端子电连接。
[0020]本申请在将多个配电单元电连接时,可以采用每个接线端子均与一个第一电连接线或一个第二电连接线连接的方式,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互锁线束的布置工艺简化。
[00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端子台还包括多个电连接片,多个电连接片均与本体连接;沿多个配电单元的串联方向,任意两个相邻的接线端子均与同一电连接片电连接。
[0022]本申请在采用每个接线端子均与一个第一电连接线或一个第二电连接线连接的方式时,为使得相邻的两个接线端子电连接,故,可以采用在本体上安装电连接片的方式。
[002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体与多个配电单元之间具备间隙,间隙用于容置第一电连接线及第二电连接线。
[0024]本申请在布置第一电连接线及第二电连接线时,为便于对第一电连接线及第二电连接线的中间部分进行布线,故,可以在本体与多个配电单元之间设置间隙。
[002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端子台包括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相互平行,且具备高度差;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上均开设有安装孔。
[0026]本申请在设置端子台时,为减小端子台的体积,可以采用设置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的方式,以通过在多个具备高度差的面上开设安装孔的方式,减小端子台的体积。
[002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安装孔均沿预设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多个配电单元沿预设方向排布。
[0028]本申请在设置端子台及多个配电单元时,为便于布线,且使得整体布局合理,故,可以沿预设方向设置安装孔,以及沿预设方向排布多个配电单元。
[002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预设方向,本体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箱体连接的固定螺钉。
[0030]本申请在安装端子台时,为便于端子台的固定,以及避免固定端子台的固定螺钉与接线端子产生干涉,故,采用的是在本体的两端设置固定孔的方式进行固定螺钉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高压配电单元互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003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端子台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连接片的设置示意图;
[003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的设置示意图;
[003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高压配电单元互锁结构的布线示意图。
[0038]图标:200

高压配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配电单元互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配电单元互锁结构包括端子台、电控板以及多个配电单元;每个所述配电单元均包括第一电连接线及第二电连接线,每个所述配电单元的所述第一电连接线及所述第二电连接线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端子台连接,以使得多个所述配电单元串联;其中,沿多个所述配电单元的串联方向,位于首端和尾端的所述配电单元的所述第一电连接线或所述第二电连接线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配电单元互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台包括本体以及多个接线端子;所述本体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均对应安装一个所述接线端子;每个所述接线端子均与所述第一电连接线及所述第二电连接线中的一个或两个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配电单元互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多个所述配电单元的串联方向,每个所述接线端子均与一个所述第一电连接线及一个所述第二电连接线连接;其中,与同一所述接线端子的连接的所述第一电连接线及所述第二电连接线电连接,并分别属于两个相邻的所述配电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配电单元互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配电单元的数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配电单元互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多个所述配电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松施欢峪万茂文谢红雨欧阳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磐动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