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线路加装漏电和短路双重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057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路保护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新型线路加装漏电和短路双重保护装置,底板正面中间固定连接有安装壳,安装壳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极,安装壳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极,安装壳设置有保护机构,安装壳两侧设置有限位机构,安装壳底部在第一金属极前侧铰链铰接有保护盖,保护盖和安装壳之间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磁铁。该新型线路加装漏电和短路双重保护装置,使用的时候将整个柱状保险丝插入到夹紧片之间,即可实现线路的漏电和短路保护,同时当更换柱状保险丝时,因为整个放置槽翻转至安装壳外,使得电极块和第一弧形铁脱离、电极柱和第二弧形铁脱离,使得整个夹紧片两端均断电,进一步保证了整个换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全性。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线路加装漏电和短路双重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路保护设备
,具体为新型线路加装漏电和短路双重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漏电:漏电是由于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电流泄漏;当电线漏电,就会导致人身触电事故。短路:短路是指电路或电路中的一部分被短接;短路:有时会产生上万甚至十几万安的大电流。因此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损毁设备,电弧会将许多元件短时间融化。
[0003]因此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在线路上加装上漏电和短路保护设备,现在的漏电和短路保护设备通常将柱状保险丝插入后,并在线路漏电和短路保护实效后,需要进行更换新的柱状保险丝,但是目前因为柱状保险丝放置在槽位里,拆卸麻烦,同时当操作人员不小心触碰到柱状保险丝两端金属时,容易产生触电事故,同时也容易导致线路和用电设备的损坏,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线路加装漏电和短路双重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线路加装漏电和短路双重保护装置,包括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线路加装漏电和短路双重保护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正面中间固定连接有安装壳(2),所述安装壳(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极(5),所述安装壳(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极(3),所述安装壳(2)设置有保护机构(6),所述安装壳(2)两侧设置有限位机构(8),所述安装壳(2)底部在第一金属极(3)前侧铰链铰接有保护盖(4),所述保护盖(4)和安装壳(2)之间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磁铁(7);所述保护机构(6)包括连通组件(61)和安装组件(62),所述连通组件(61)设置于安装壳(2)内顶部和底部,所述安装组件(62)设置于安装壳(2)内的连通组件(61)之间;所述限位机构(8)包括放置组件(81)和卡接组件(82),所述放置组件(81)设置于安装壳(2)两侧,所述卡接组件(82)设置于放置组件(8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线路加装漏电和短路双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7)设置有两块,其中一块所述磁铁(7)设置于保护盖(4)内侧顶部,其中另一块所述磁铁(7)设置于安装壳(2)前侧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线路加装漏电和短路双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组件(61)包括第一弹簧(611)和第二弹簧(614),所述第一弹簧(611)在安装壳(2)内固定连接于第二金属极(5)底部,所述第二弹簧(614)在安装壳(2)内固定连接于第一金属极(3)顶部,所述第一弹簧(611)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铁(612),所述第二弹簧(614)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铁(6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线路加装漏电和短路双重保护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宝明张坤海陈怡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大越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