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装置及供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供电装置及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服务器、数据机房的建设需求也与日俱增,尤其随着5G通信、AI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东数西算等项目的建设启动,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机构对通信机房的快速建站、快速布网、降低机房的设备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的要求也更加迫切。因此,对高可靠性、维护便利的供电系统也有较高的要求。
[0003]于供电系统的领域中,集成化供电系统内部有限空间内所放置的元器件及功率电缆的数量越来越多,其所能带载的功率及可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当交流输入组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其整流模块对应交流输入组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其动力电缆设置在集成化供电系统机柜的顶部或底部。在多个集成化供电系统并排设置时会使用大量的动力电缆线;并且直流输出模块需要连接大量竖直铜排,成本高且电能流向路径较长,能耗较多;当模块数量需求增加时,需在垂直方向上增加模块,易受到垂直高度的限制难以满足直接扩展的需求;集成化供电系统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机柜壳体,该机柜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容置空间;一交流输入组件,包含多个子交流输入组件,每一该子交流输入组件包括多个交流输入器件;一整流模块组件,包含多个子整流模块组件,每一该子整流模块组件包括多个功率单元;一直流输出组件;一控制组件;一熔丝组件;以及一动力电缆组件,包含多个动力电缆,电性连接于该多个交流输入组件;其中,该交流输入组件、该整流模块组件、该直流输出组件、该控制组件、该熔丝组件及该动力电缆组件设置于该机柜壳体的该多个容置空间内,该整流模块组件及该交流输入组件以一列的方式平行一第二方向而排列设置,该直流输出组件平行一第一方向而排列设置于该交流输入组件和该整流模块组件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供电装置的该机柜壳体具有一顶板、一底座、多个连接支架、一第一隔板、一第二隔板、一第三隔板,其中该顶板及该底座相对设置,每一该连接支架连接于该顶板及该底座之间,该第一隔板连接于该顶板及该底座之间,该第二隔板连接于该第一隔板及至少一该连接支架,该第三隔板连接于该第一隔板及同一该连接支架,且该第二隔板及该第三隔板平行于该顶板及该底座,其中该机柜壳体内的该多个容置空间包含一第一容置空间、一第二容置空间、一第三容置空间及一第四容置空间,该第一隔板、该第二隔板及该第三隔板区分出该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三容置空间及该第四容置空间;该多个子交流输入组件包含一第一交流输入组件及一第二交流输入组件,该第一交流输入组件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交流输入组件设置于该第四容置空间;该整流模块组件设置于该第三容置空间,其中该整流模块组件、该第一交流输入组件及该第二交流输入组件以一列的方式排列设置;该直流输出组件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该控制组件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该熔丝组件设置于该第三容置空间;该动力电缆组件包含一第一动力电缆及一第二动力电缆,该第一动力电缆电性连接于该第一交流输入组件,该第二动力电缆电性连接于该第二交流输入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容置空间位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及该第四容置空间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隔板位于该第二隔板及该底座之间,该第二隔板位于该第三隔板及该顶板之间。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连接支架包含一第一连接支架、一第二连接支架、一第三连接支架及一第四连接支架,每一该连接支架连接于该顶板的四个边角的其中之一该边角及该底座的四个边角中对应的该边角,其中该第一连接支架、该第二连接支架、该第三连接支架及该第四连接支架依序环绕设置,其中该顶板的一第一侧、该底座的一第一侧、该第一连接支架及该第二连接支架构成一第一平面,该顶板相对于该第一侧的一第二侧、该底座相对于该第一侧的一第二侧、该第三连接支架及该第四连接支架构成一第二平面,其中该第一平面及该第二平面相对,该顶板的一第三侧、该底座的一第
三侧、该第一连接支架及该第四连接支架构成一第三平面,该顶板相对于该第三侧的一第四侧、该底座相对于该第三侧的一第四侧、该第二连接支架及该第三连接支架构成一第四平面,其中该第三平面及该第四平面相对,且位于该第一平面及该第二平面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隔板平行于该第一平面及该第二平面,而该顶板、该底座、该第一平面、该第一隔板、该第三平面及该第四平面共同定义出该第一容置空间,其中该第二隔板连接于该第一隔板及该第三连接支架,且该第二隔板由该第一隔板远离该第一容置空间的一面朝向该第二平面的方向延伸所构成,且该第二隔板平行于该顶板及该底座,该顶板、该第一隔板、该第二隔板所延伸的平面、该第二平面、该第三平面及该第四平面共同定义出该第二容置空间,其中该第三隔板连接于该第一隔板及该第三连接支架,且该第三隔板由该第一隔板远离该第一容置空间的一面朝向该第二平面的方向延伸所构成,且该第三隔板平行于该顶板、该底座及该第二隔板,该第一隔板、该第二隔板所延伸的平面、该第三隔板所延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常明,刘学锋,代俊科,鞠伟毅,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