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制件与金属件装配的防腐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517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腐防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制件与金属件装配的防腐蚀结构。所述复合材料制件与金属件装配的防腐蚀结构包括:复合材料制件;金属件,通过螺栓与复合材料制件连接;定义金属件沿竖直方向靠近复合材料制件的壁面为第一界面,定义复合材料制件沿竖直方向靠近金属件的壁面为第二界面,第一界面与第二界面之间设置有玻璃纤维层;复合材料制件和金属件上开设有与螺栓对应的通孔,通孔的内侧周壁与螺栓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材料制件与金属件装配的防腐蚀结构,能够在复合材料制件与金属件装配过程中,防止复合材料制件和金属件之间产生导电连接,避免发生电化学腐蚀现象。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制件与金属件装配的防腐蚀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防腐防锈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制件与金属件装配的防腐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材料本身不会发生锈蚀现象,但其与金属材料接触部位,由于材质上的电位差异,尤其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极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0003]复合材料与金属结构发生电化学腐蚀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电位差、电解质(水汽)、导电连接。
[0004]现有的防腐防锈方式通常是根据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各自的特性,分别对自身进行处理,例如对于金属件选用钛合金或不锈钢材质防锈,而对于复合材料制件则在其表面铺设玻璃纤维,然后将金属件与复合材料制件进行装配。但是,在复合材料制件与金属件装配的过程中,复合材料制件和金属件之间容易产生导电连接,容易发生界面腐蚀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复合材料制件与金属件装配过程中,复合材料制件和金属件之间容易产生导电连接,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现象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在复合材料制件与金属件装配过程中,防止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制件与金属件装配的防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材料制件(10);金属件(20),通过螺栓(30)与所述复合材料制件(10)连接;定义所述金属件(20)沿竖直方向靠近所述复合材料制件(10)的壁面为第一界面(21),定义所述复合材料制件(10)沿竖直方向靠近所述金属件(20)的壁面为第二界面(11),所述第一界面(21)与所述第二界面(11)之间设置有玻璃纤维层(40);所述复合材料制件(10)和所述金属件(20)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30)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周壁与所述螺栓(30)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制件与金属件装配的防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面(21)与所述第二界面(11)之间还设置有结构胶层(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制件与金属件装配的防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20)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所述螺栓(30)对应的第一通孔(22),所述复合材料制件(10)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所述螺栓(30)对应的第二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22)与所述第二通孔(12)的半径均为R,R满足R

r=C,且C>0,其中r为所述螺栓(30)的半径,C为所述间隙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制件与金属件装配的防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栓(30)穿入所述第一通孔(22)和所述第二通孔(12)前,在所述第一通孔(22)和所述第二通孔(12)内和/或所述螺栓(30)的螺纹上预先涂抹所述密封胶(50),所述密封胶(50)的厚度为L,L满足L>C。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制件与金属件装配的防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金属件(20)沿竖直方向远离所述复合材料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释加才让王冠于勇智苗成栋郭晓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仁道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