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及混动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0449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及混动动力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速箱的第四同步器和第四齿轮组件设于输入轴上,输入轴分别通过第一齿轮组件和第二齿轮组件与传动轴传动连接,输入轴通过第三齿轮组件选择性地连接传动轴,传动轴和第三中间轴分别与输出轴传动连接,传动轴通过第一齿轮组件和第五齿轮组件选择性的连接第三中间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速箱通过优化变速箱内部的动力传输结构,不仅能够实现多种不同挡位模式,应用于车辆上利于提高车辆的驾驶乐趣,而且能够缩短变速箱的整体长度,同时使得变速箱内部动力传递经过的齿轮组件较少,而能够提高变速箱的传递效率。能够提高变速箱的传递效率。能够提高变速箱的传递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箱及混动动力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变速箱。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该变速箱的混动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车辆按动力来源分发动机驱动、电机驱动以及发动机和电机混合驱动等类型,对于混动车型,其动力装置包括变速器、发动机、电机,且变速器和发动机分别连接。混动变速器是适用于混动车辆的一种变速器,其能将发动机与驱动电机的动力以一定的方式耦合在一起并能实现变速、变扭的功能。
[0003]但现有的混动变速箱,受限于自身结构原因,其可实现的挡位有限,且越野性能差。现有技术中,变速箱的动力轴上集成齿轮较多,结构复杂。对于多挡位变速箱动力传递需要经过多组齿轮,导致变速箱效率降低,而对于少挡位变速箱,动力性较差,无法满足对变速箱的性能需求。
[0004]此外,现有的混动变速箱,采用电机反转实现倒挡,变速箱内无倒挡结构,当整车电量低于特定值时,变速箱电机需要正转给电池充电,此时变速箱电机无法实现倒挡功能,需要在整车后桥位置额外增加电机,会增加整车成本及重量。
技术内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输入轴(2)、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第三齿轮组件、第四齿轮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三齿轮组件和所述第四齿轮组件之间的动力通断的第四同步器(206)、第三中间轴(11)、传动轴(3)和输出轴(7);所述第四同步器(206)和所述第四齿轮组件设于所述输入轴(2)上;所述输入轴(2)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和所述第二齿轮组件与所述传动轴(3)传动连接;所述输入轴(2)通过所述第三齿轮组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传动轴(3);所述传动轴(3)和所述第三中间轴(11)分别与所述输出轴(7)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中间轴(11)上设有第五齿轮组件;所述传动轴(3)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和第五齿轮组件选择性的连接所述第三中间轴(11),或者所述传动轴(3)通过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五齿轮组件选择性的连接所述第三中间轴(11);所述电机(1)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或所述第二齿轮组件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输入轴(2)上的第一主动轮(201)和第二主动轮(202),设于所述传动轴(3)上的第一从动轮(301)、第二从动轮(302)和第一同步器(307);所述第一主动轮(201)和所述第一从动轮(301)传动相连,所述第二主动轮(202)和所述第二从动轮(302)传动相连;所述第一同步器(307)用于可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301)或所述第二从动轮(3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组件包括空套在所述输入轴(2)上的第五主动轮(207),以及设于所述输入轴(2)上的第三同步器(205),还包括第一中间轴(5),设于所述第一中间轴(5)上的第一中间轮(501),以及设于所述传动轴(3)上第五从动轮(305);所述第三同步器(205)用于可选择地连接所述第五主动轮(207);所述第一中间轮(501)分别与所述第五主动轮(207)和所述第五从动轮(305)传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齿轮组件包括行星齿轮机构(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高阳寇博朝王东风罗聪聪杨月生李景富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