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014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包括机箱和加注枪,机箱内设置有供气管路,加注枪与供气管路连通;还包括灭火装置、降温装置、壳体、流量计、气管、输入设备、控制器和第一电控阀门,灭火装置安装在机箱顶端,灭火装置输出端与机箱内相通,壳体安装在机箱内侧壁上,降温装置输出端设置在壳体内部,流量计设置在壳体内部,气管的输入端与外部供气设备连通,气管输出端与加注枪输入端连通,气管中部连通设置在流量计上,输入设备安装在机箱外侧壁上,控制器安装在壳体内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油气自动定量加注使用便利性,提高了系统的及时灭火效果以及系统的使用安全性。全性。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加气站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加气站供车辆需要补充石油气时使用,石油气存在气库里,通过管道连接到加气机器,通过加气枪加到车辆的气箱里。
[0003]现有技术CN202122913297.9中,公开了一种LNG加气站用集成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柜和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排风机、引风机、排气管、进气管、水箱和散热管,水箱设置在控制柜的一侧,排风机与控制柜固定连接,引风机与控制柜固定连接,散热管与水箱固定连接,排气管分别与排风机和散热管连通,进气管分别与引风机和散热管连通。但该系统使用中发现,该系统不能对失火情况进行灭火处理,降低了系统的使用安全性,因此提出一种便于自动灭火,提高使用安全性的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以提高油气自动定量加注使用便利性,提高系统的及时灭火效果,提高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包括机箱和加注枪,机箱内设置有供气管路,加注枪与供气管路连通;还包括灭火装置、降温装置、壳体、流量计、气管、输入设备、控制器和第一电控阀门,灭火装置安装在机箱顶端,灭火装置输出端与机箱内相通,壳体安装在机箱内侧壁上,降温装置输出端设置在壳体内部,流量计设置在壳体内部,气管的输入端与外部供气设备连通,气管输出端与加注枪输入端连通,气管中部连通设置在流量计上,输入设备安装在机箱外侧壁上,控制器安装在壳体内侧壁上,并且流量计和输入设备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电控阀门连通设置在气管输入端上,并且第一电控阀门与控制器电连接;首先工作人员将需要加注的油气量通过输入设备输入,输入设备将信号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控阀门开启,从而使油气通过外部供气设备排放至气管内部,气管内的油气穿过流量计输送,之后油气进入加注枪内部,通过加注枪对需要使用油气的设备进行加注,通过流量计对油气的流量进行计量,当油气流量达到设定数值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控阀门关闭,从而使油气进行自动定量加注,提高系统的使用便利性,当机箱内发生火灾时,通过灭火装置自动感应并进行灭火,从而提高系统的及时灭火效果,提高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0007]优选的,所述灭火装置包括罐体、排放管、第二电控阀门、多组分流管和红外火焰探测器,罐体通过支架安装在机箱顶端,罐体内设置有灭火液体,排放管安装在机箱内侧壁顶部,排放管输入端与罐体内连通,第二电控阀门连通设置在排放管输入端上,多组分流管均连通设置在排放管底端,并且多组分流管底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多组喷头,多组喷头均与机箱内相通,红外火焰探测器连通设置在机箱内侧壁上部,并且红外火焰探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第二电控阀门电连接,并且壳体顶端设置有多组透水孔;通过红外火焰探
测器对机箱内的火灾进行感应,当红外火焰探测器感应到机箱内发生火灾时,红外火焰探测器将信号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控阀门开启,从而使罐体内储存的灭火液体通过排放管排放至多组分流管,多组分流管通过多组喷头将灭火液体喷洒至机箱内部,从而使灭火液体对机箱内进行灭火,灭火液体喷洒时,部分灭火液体穿过壳体顶端透水孔进入壳体内部,从而提高壳体内的阻燃效果,降低火灾的危害,通过设置红外火焰探测器,提高系统对火灾自动感应自动灭火的效果,降低火灾危险。
[0008]优选的,所述降温装置包括水箱、半导体制冷板、两组导热板、泵体、冷却管和两组导流管,水箱安装在机箱外侧壁上,水箱内设置有冷却液,半导体制冷板安装在水箱外侧壁上,多组导热板均设置在水箱内部,多组导热板左端均与半导体制冷板的制冷端连接,并且多组导热板上分别设置有多组通孔,泵体安装在水箱顶端,泵体输入端连通设置在水箱上部,冷却管安装在壳体内侧壁上,冷却管输入端通过第一组导流管与泵体输出端连通,冷却管输出端通过第二组导流管与水箱下部连通;通过打开半导体制冷板对多组导热板冷却降温,使多组导热板通过热传导将水箱内的冷却液冷却降温,通过打开泵体将水箱内的冷却液抽取,抽取的冷却液通过第一组导流管输送至冷却管内部,冷却液将冷却管降温冷却,冷却管通过热传导将壳体内降温冷却,提高壳体内的降温效果,减少控制器运行时的高温故障,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之后冷却液通过第二组导流管回流至水箱内下部,之后水箱内的冷却液从下向上穿过导热板的多组通孔流动,提高多组导热板对冷却液的降温效果,进而提高系统的降温效果。
[0009]优选的,还包括气体泄漏检测仪和蜂鸣报警器,气体泄漏检测仪连通设置在机箱内部,蜂鸣报警器安装在机箱外侧壁上,并且蜂鸣报警器与气体泄漏检测仪电连接;通过气体泄漏检测仪对机箱内油气浓度进行检测,当气体泄漏检测仪检测到机箱内的油气泄漏时,气体泄漏检测仪将信号输送至蜂鸣报警器,通过蜂鸣报警器发出报警声响,从而提高系统对油气泄漏报警的便利性。
[0010]优选的,还包括翅片和风扇,翅片安装在半导体制冷板的散热端上,风扇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水箱外侧壁上,并且风扇设置在翅片侧方;通过打开风扇对翅片吹风,提高翅片对半导体制冷板的散热效果,提高半导体制冷板工作的稳定性。
[0011]优选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通设置在壳体内部,并且温度传感器与蜂鸣报警器电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壳体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壳体内的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将信号是送至蜂鸣报警器,通过蜂鸣报警器发出报警声响,从而提高壳体内的工作温度监测的便利性。
[0012]优选的,还包括挂架,挂架安装在机箱外侧壁上,并且挂架对加注枪进行支撑;提高加注枪收纳的便利性。
[0013]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0014]本技术将需要加注的油气量通过输入设备输入,输入设备将信号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控阀门开启,从而使油气通过外部供气设备排放至气管内部,气管内的油气穿过流量计输送,之后油气进入加注枪内部,通过加注枪对需要使用油气的设备进行加注,通过流量计对油气的流量进行计量,当油气流量达到设定数值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控阀门关闭,从而使油气进行自动定量加注,提高系统的使用便利性,当机箱内发生火灾时,通过灭火装置自动感应并进行灭火,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及时灭火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系
统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排放管与第二电控阀门等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水箱与半导体制冷板等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排放管与分流管等连接的轴测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机箱;2、壳体;3、流量计;4、气管;5、加注枪;6、输入设备;7、控制器;8、第一电控阀门;9、罐体;10、排放管;11、第二电控阀门; 12、分流管;13、红外火焰探测器;14、水箱;15、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包括机箱(1)和加注枪(5),机箱(1)内设置有供气管路,加注枪(5)与供气管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灭火装置、降温装置、壳体(2)、流量计(3)、气管(4)、输入设备(6)、控制器(7)和第一电控阀门(8),灭火装置安装在机箱(1)顶端,灭火装置输出端与机箱(1)内相通,壳体(2)安装在机箱(1)内侧壁上,降温装置输出端设置在壳体(2)内部,流量计(3)设置在壳体(2)内部,气管(4)的输入端与外部供气设备连通,气管(4)输出端与加注枪(5)输入端连通,气管(4)中部连通设置在流量计(3)上,输入设备(6)安装在机箱(1)外侧壁上,控制器(7)安装在壳体(2)内侧壁上,并且流量计(3)和输入设备(6)分别与控制器(7)电连接,第一电控阀门(8)连通设置在气管(4)输入端上,并且第一电控阀门(8)与控制器(7)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罐体(9)、排放管(10)、第二电控阀门(11)、多组分流管(12)和红外火焰探测器(13),罐体(9)通过支架安装在机箱(1)顶端,罐体(9)内设置有灭火液体,排放管(10)安装在机箱(1)内侧壁顶部,排放管(10)输入端与罐体(9)内连通,第二电控阀门(11)连通设置在排放管(10)输入端上,多组分流管(12)均连通设置在排放管(10)底端,并且多组分流管(12)底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多组喷头,多组喷头均与机箱(1)内相通,红外火焰探测器(13)连通设置在机箱(1)内侧壁上部,并且红外火焰探测器(13)与控制器(7)电连接,控制器(7)与第二电控阀门(11)电连接,并且壳体(2)顶端设置有多组透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刘哲宋治财刘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宫市明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