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11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包括固定座、正顶柱和侧顶柱,正顶柱和侧顶柱的形状、结构和大小保持相同,正顶柱和侧顶柱内部活动设置有延长柱,延长柱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上端连接有承接座,固定座表面开设有插接槽和活动槽,且插接槽和活动槽分别对应固定正顶柱和侧顶柱,并且侧顶柱与活动槽保持转动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固定座、固定杆和第一通孔,在使用组装时,将正顶柱插入插接槽内,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即可安装正顶柱,之后,将侧顶柱放入活动槽内,使用固定杆贯穿固定孔和第一通孔,再通过固定杆末端的螺纹和螺母,即可将侧顶柱固定于活动槽内,从而完成桁架的组装,而侧顶柱通过固定杆固定于活动槽内。槽内。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桁架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

技术介绍

[0002]桁架由直杆组成的一般具有三角形单元的平面或空间结构,通过螺栓连接而成的建筑结构,桁架主要承受轴向的拉力,充分的用自身的材料的硬度,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21163244.6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包括套座,所述套座的两侧均开设有套装螺栓孔,所述套座的上端设置有一号顶柱,所述一号顶柱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二号顶柱与三号顶柱,所述一号顶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一号支撑杆,所述一号支撑杆上设置有凸块,且一号支撑杆的圆周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一号支撑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一号承接座,所述一号承接座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一号承接座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一号承接座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螺栓孔,所述二号顶柱的上端设置有二号支撑杆,所述二号支撑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二号承接座,所述三号顶柱的上端设置有三号支撑杆,所述三号支撑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三号承接座,所述一号顶柱与二号顶柱之间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部上端设置有一号限位座,所述一号限位座的一侧设置有一号限位弹簧,所述限位杆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二号限位座,所述二号限位座的一侧设置有二号限位弹簧,所述一号限位弹簧、一号限位座、二号限位座与二号限位弹簧均位于限位杆的内部。
[0004]针对上述中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该桁架的三根支柱均固定于套座上无法转动,当桁架与施工现场的计算出现误差时,支柱之间的角度无法进行调节,进而给施工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且支柱的长度固定,无法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灵活调节,进而导致桁架使用起来局限性较大,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可根据现场可灵活调节的建筑桁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包括固定座、正顶柱和侧顶柱,所述正顶柱和侧顶柱的形状、结构和大小保持相同,所述正顶柱和侧顶柱内部活动设置有延长柱,所述延长柱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上端连接有承接座,所述固定座表面开设有插接槽和活动槽,且插接槽和活动槽分别对应固定正顶柱和侧顶柱,并且侧顶柱与活动槽保持转动设置,所述活动槽由内而外贯穿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侧顶柱表面贯穿开设有与固定孔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侧顶柱通过固定杆贯穿固定孔和第一通孔与活动槽保持转动设置,所述固定孔末端设置有螺纹与螺母,所述侧顶柱表面的固定孔上方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槽内侧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第五通孔,且
第五通孔以固定孔为中心呈弧形等间距分布。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正顶柱和侧顶柱表面开设有螺孔,且正顶柱正反两面均开设有螺孔,所述正顶柱和侧顶柱之间通过第二加强板件保持连接固定,且第二加强板件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第六通孔。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延长柱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组第三通孔,所述正顶柱和侧顶柱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七通孔。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正顶柱和侧顶柱之间套接有第一加强板件,且第一加强板件上下两端表面贯穿开设有第四通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固定座、固定杆和第一通孔,在使用组装时,将正顶柱插入插接槽内,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即可安装正顶柱,之后,将侧顶柱放入活动槽内,使用固定杆贯穿固定孔和第一通孔,再通过固定杆末端的螺纹和螺母,即可将侧顶柱固定于活动槽内,从而完成桁架的组装,而侧顶柱通过固定杆固定于活动槽内,同时可通过固定杆在活动槽内进行转动,即可调整侧顶柱与正顶柱之间的夹角,从而达到调节角度的作用,使该桁架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灵活调节,当角度调节完成后,再使用螺栓贯穿对应的第五通孔和第二通孔,即可固定侧顶柱,使侧顶柱完全固定于活动槽内,最后,再将第二加强板件贴合侧顶柱与正顶柱,使用螺杆贯穿第六通孔,直至侧顶柱与正顶柱表面的螺孔内,进而进一步加强固定侧顶柱,同时,可增强侧顶柱的支撑力。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延长柱,正顶柱和侧顶柱内部均活动设置有延长柱,当正顶柱和侧顶柱的长度不足时,工作人员首先拆卸第一加强板件,之后,通过拉动正顶柱和侧顶柱内的延长柱,从而调整正顶柱和侧顶柱的整体长度,当调整适合长度时,使用螺栓贯穿第七通孔和第三通孔,从而固定延长柱,该方式使桁架可灵活调节长度,方便工作人员针对突发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当延长柱固定后,再将第一加强板件移动至原位,使用分别贯穿第一加强板件上下两侧的第四通孔,两组第四通孔分别对应第七通孔和第三通孔,即可进一步加强固定延长柱。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侧顶柱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正顶柱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固定座;101、插接槽;102、活动槽;103、固定孔;104、固定杆;105、第五通孔;2、正顶柱;21、第七通孔;3、侧顶柱;31、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4、延长柱;41、第三通孔;5、第一加强板件;51、第四通孔;6、支撑杆;7、承接座;8、第二加强板件;81、第六通孔;9、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0]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
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技术的构思前提下对本技术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包括固定座1、正顶柱2和侧顶柱3,所述正顶柱2和侧顶柱3的形状、结构和大小保持相同,所述正顶柱2和侧顶柱3内部活动设置有延长柱4,所述延长柱4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上端连接有承接座7,所述固定座1表面开设有插接槽101和活动槽102,且插接槽101和活动槽102分别对应固定正顶柱2和侧顶柱3,并且侧顶柱3与活动槽102保持转动设置,所述活动槽102由内而外贯穿开设有固定孔103,所述侧顶柱3表面贯穿开设有与固定孔103配合的第一通孔31,所述侧顶柱3通过固定杆104贯穿固定孔103和第一通孔31与活动槽102保持转动设置,所述固定孔103末端设置有螺纹与螺母,所述侧顶柱3表面的固定孔103上方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32;在使用组装时,将正顶柱2插入插接槽101内,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即可安装正顶柱2,之后,将侧顶柱3放入活动槽102内,使用固定杆104贯穿固定孔103和第一通孔31,再通过固定杆104末端的螺纹和螺母,即可将侧顶柱3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包括固定座(1)、正顶柱(2)和侧顶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顶柱(2)和侧顶柱(3)的形状、结构和大小保持相同,所述正顶柱(2)和侧顶柱(3)内部活动设置有延长柱(4),所述延长柱(4)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上端连接有承接座(7),所述固定座(1)表面开设有插接槽(101)和活动槽(102),且插接槽(101)和活动槽(102)分别对应固定正顶柱(2)和侧顶柱(3),并且侧顶柱(3)与活动槽(102)保持转动设置,所述活动槽(102)由内而外贯穿开设有固定孔(103),所述侧顶柱(3)表面贯穿开设有与固定孔(103)配合的第一通孔(31),所述侧顶柱(3)通过固定杆(104)贯穿固定孔(103)和第一通孔(31)与活动槽(102)保持转动设置,所述固定孔(103)末端设置有螺纹与螺母,所述侧顶柱(3)表面的固定孔(103)上方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兖州建设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