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贴片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019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MT贴片治具,包括:底框,具有安装口,安装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孔壁和第二孔壁;第一固定筋和第二固定筋,第一固定筋设置于第一孔壁上,第二固定筋设置于第二孔壁上;安装板,可移动地设置于安装口内,安装板的第一端位置可调节地连接在第一固定筋上,安装板的第二端位置可调节地连接在第二固定筋上;支撑杆,可移动地设置于安装口内,支撑杆的第一端位置可调节地连接在第一固定筋上,支撑杆的第二端位置可调节地连接在第二固定筋上;第一磁吸结构,设置于安装板的底部;第二磁吸结构,设置于底框的底部。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SMT贴片治具的通用性差的问题。贴片治具的通用性差的问题。贴片治具的通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MT贴片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PCB板拼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SMT贴片治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PCB板印刷后一般为双拼板结构,然后进行印刷电路板的表面贴装,即SMT生产。现有的SMT生产过程中,通常要对PCB板的两面进行贴装,在贴装的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到SMT磁性贴片治具,现有的SMT磁性贴片治具是一对一使用的,由于PCB板的尺寸和需要避空元器件位置的不同,每一种PCB板贴片都需要制作相对应的治具,对企业来说造成了极大的费用支出,且不可循环使用,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MT贴片治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SMT贴片治具的通用性差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SMT贴片治具,包括:底框,具有安装口,安装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孔壁和第二孔壁;第一固定筋和第二固定筋,第一固定筋设置于第一孔壁上,并沿第一孔壁延伸,第二固定筋设置于第二孔壁上,并沿第二孔壁延伸;安装板,可移动地设置于安装口内,安装板的第一端位置可调节地连接在第一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MT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10),具有安装口(11),所述安装口(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孔壁(111)和第二孔壁(112);第一固定筋(20)和第二固定筋(30),所述第一固定筋(20)设置于所述第一孔壁(111)上,并沿所述第一孔壁(111)延伸,所述第二固定筋(30)设置于所述第二孔壁(112)上,并沿所述第二孔壁(112)延伸;安装板(4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口(11)内,所述安装板(40)的第一端位置可调节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筋(20)上,所述安装板(40)的第二端位置可调节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筋(30)上;支撑杆(5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口(11)内,所述支撑杆(50)的第一端位置可调节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筋(20)上,所述支撑杆(50)的第二端位置可调节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筋(30)上;第一磁吸结构(60),设置于所述安装板(40)的底部;第二磁吸结构(70),设置于所述底框(10)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T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SMT贴片治具还包括:连接块(8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杆(50)上,所述连接块(80)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磁吸结构(9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MT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0)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511),所述连接块(8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长孔(81),所述SMT贴片治具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长孔(81)和所述第一固定孔(511)内的第一紧固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MT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0)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所述安装板(40)位于多个所述支撑杆(50)和所述底框(10)之间,每个所述支撑杆(50)上均设置有所述连接块(8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T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0)上设置有第三固定筋(100),所述第三固定筋(100)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块(110),所述第一支撑块(11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筋(100)上;所述SMT贴片治具还包括:第二支撑块(12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杆(50)上,所述第二支撑块(120)、所述支撑杆(50)以及所述第一支撑块(110)的上表面平齐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MT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0)上还设置有支撑条(130),所述支撑条(130)的上表面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鼎樊增虎李武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