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95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园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结构,包括保水坡顶,保水坡顶的左侧壁面设置有第一透水坡面,保水坡顶的右侧壁面设置有第二透水坡面,保水坡顶包括有蓄水营养土基质,蓄水营养土基质呈矩形,蓄水营养土基质的顶部设置有坡顶绿化植物,坡顶绿化植物呈矩形,第一透水坡面包括有第一园土基质,且第一园土基质的右侧壁面与蓄水营养土基质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了蓄水营养土基质,当下雨或者对坡面绿化结构进行浇灌的时候,蓄水营养土基质能够储存大量的水分保证蓄水营养土基质上的坡顶绿化植物健康成长,使坡顶绿化植物不易缺水,提高了整个坡面绿化结构坡顶的保水性能。构坡顶的保水性能。构坡顶的保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园林
,尤其涉及一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广场、街道、风景名胜区等。坡面绿化指以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为目的,利用各种植物材料来保护具有一定落差的坡面的绿化形式。河、湖护坡有一面临水、空间开阔的特点,应选择耐湿、抗风的,有气生根且叶片较大的攀援类植物,不仅能覆盖边坡,还可减少雨水的冲刷,防止水土流失。
[0003]但是现有的坡面绿化结构由于坡顶较高,水分难以储存,存在坡顶植物容易缺水的情况发生,导致坡顶的植物很难健康成长。
[0004]因此,该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坡顶的保水性能来保证坡顶植物的健康成长。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结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结构,包括保水坡顶,所述保水坡顶的左侧壁面设置有第一透水坡面,保水坡顶的右侧壁面设置有第二透水坡面,保水坡顶包括有蓄水营养土基质,蓄水营养土基质呈矩形,蓄水营养土基质的顶部设置有坡顶绿化植物,坡顶绿化植物呈矩形,第一透水坡面包括有第一园土基质,且第一园土基质的右侧壁面与蓄水营养土基质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第一园土基质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一绿化草皮,第一绿化草皮呈矩形,第二透水坡面包括有第二园土基质,且第二园土基质的左侧壁面与蓄水营养土基质的右侧壁面固定连接,第二园土基质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二绿化草皮,第二绿化草皮呈矩形。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园土基质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挡水坡面绿植,第一挡水坡面绿植呈拱形。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园土基质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二挡水坡面绿植,第二挡水坡面绿植呈拱形。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园土基质内设置有第一透水营养土基质,且第一透水营养土基质的右侧壁面与蓄水营养土基质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透水营养土基质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坡面绿化植物,第一坡面绿化植物呈矩形。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园土基质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透水营养土基质,且第二透水营养土基质的左侧壁面与蓄水营养土基质的右侧壁面固定连接。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透水营养土基质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坡面绿化植物,第二坡面绿化植物呈矩形。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一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结构,通过设置了蓄水营养土基质,当下雨或者对坡面绿化结构进行浇灌的时候,蓄水营养土基质能够储存大量的水分保证蓄水营养土基质上的坡顶绿化植物健康成长,使坡顶绿化植物不易缺水,提高了整个坡面绿化结构坡顶的保水性能。
[0017](2)、该一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结构,通过设置了第一透水营养土基质和第二透水营养土基质,第一透水营养土基质和第二透水营养土基质在下雨或者浇灌的时候能够将坡面上的水分传输到蓄水营养土基质内,使蓄水营养土基质能够储存足够多的水分,进一步保证了坡顶植物的健康成长。
[0018](3)、该一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结构,通过设置了第一挡水坡面绿植和第二挡水坡面绿植,第一挡水坡面绿植和第二挡水坡面绿植均呈拱形,在下雨或者浇灌的时候能够使坡面上的水流阻挡住一部分,使水分能够通过第一透水营养土基质和第二透水营养土基质进入到蓄水营养土基质内,不仅提高了整个坡顶的储水能力,还避免了坡面的水土流失。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左侧壁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例说明:10、保水坡顶;11、第一透水坡面;12、第二透水坡面;13、蓄水营养土基质;14、坡顶绿化植物;15、第一园土基质;16、第一绿化草皮;17、第一挡水坡面绿植;18、第一透水营养土基质;19、第一坡面绿化植物;20、第二园土基质;21、第二绿化草皮;22、第二挡水坡面绿植;23、第二透水营养土基质;24、第二坡面绿化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一:一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保水坡顶10,保水坡顶10的左侧壁面设置有第一透水坡面11,保水坡顶10的右侧壁面设置有第二透水坡面12,保水坡顶10包括有蓄水营养土基质13,蓄水营养土基质13呈矩形,蓄水营养土基质13的顶部设置有坡顶绿化植物14,坡顶绿化植物14呈矩形,第一透水坡面11包括有第一园土基质15,且第一园土基质15的右侧壁面与蓄水营养土基质13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第一园土基质15内设置有第一透水营养土基质18,且第一透水营养土基质18的右侧壁面与蓄水营养土基质13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第二透水坡面12包括有第二园土基质20,且第二园土基质20的左侧壁面与蓄水营养土基质13的右侧壁面固定连接,第二园土基质20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二绿化草皮21,第二绿化草皮21呈矩形,第二园土基质2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透水营养土基质23,且第二透水营养土基质23的左侧壁面与蓄水营养土基质13的右侧壁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
了蓄水营养土基质13,当下雨或者对坡面绿化结构进行浇灌的时候,蓄水营养土基质13能够储存大量的水分保证蓄水营养土基质13上的坡顶绿化植物14健康成长,使坡顶绿化植物14不易缺水,提高了整个坡面绿化结构坡顶的保水性能。
[0024]实施例二: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第一园土基质15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挡水坡面绿植17,第一挡水坡面绿植17呈拱形,第一透水营养土基质18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坡面绿化植物19,第一坡面绿化植物19呈矩形,第二园土基质20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二挡水坡面绿植22,第二挡水坡面绿植22呈拱形,第二透水营养土基质2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坡面绿化植物24,第二坡面绿化植物24呈矩形,通过设置了第一透水营养土基质18和第二透水营养土基质23,第一透水营养土基质18和第二透水营养土基质23在下雨或者浇灌的时候能够将坡面上的水分传输到蓄水营养土基质13内,使蓄水营养土基质13能够储存足够多的水分,进一步保证了坡顶植物的健康成长。
[0025]实施例三: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第一园土基质15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一绿化草皮16,第一绿化草皮16呈矩形,通过设置了第一挡水坡面绿植17和第二挡水坡面绿植22,第一挡水坡面绿植17和第二挡水坡面绿植22均呈拱形,在下雨或者浇灌的时候能够使坡面上的水流阻挡住一部分,使水分能够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结构,包括保水坡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坡顶(10)的左侧壁面设置有第一透水坡面(11),保水坡顶(10)的右侧壁面设置有第二透水坡面(12),保水坡顶(10)包括有蓄水营养土基质(13),蓄水营养土基质(13)呈矩形,蓄水营养土基质(13)的顶部设置有坡顶绿化植物(14),坡顶绿化植物(14)呈矩形,第一透水坡面(11)包括有第一园土基质(15),且第一园土基质(15)的右侧壁面与蓄水营养土基质(13)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第一园土基质(15)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一绿化草皮(16),第一绿化草皮(16)呈矩形,第二透水坡面(12)包括有第二园土基质(20),且第二园土基质(20)的左侧壁面与蓄水营养土基质(13)的右侧壁面固定连接,第二园土基质(20)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二绿化草皮(21),第二绿化草皮(21)呈矩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园土基质(15)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挡水坡面绿植(17),第一挡水坡面绿植(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明德买天宇郭阳康璞刘小庆王晓娟朱燕英王晓阳王晓荣王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德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