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热效率窑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94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热效率窑体,涉及回转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窑,所述主窑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料斗,料斗内部固定连接有筛分盘,主窑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回转室,回转室内部固定连接有捕灰器,捕灰器用于将主窑内煤块燃烧产生的煤灰阻挡以便于煤灰的二次燃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连接在回转室内的捕灰器的阻挡作用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未彻底燃烧的煤灰回挡至主窑内部,以便于煤灰进行二次燃烧,提高了窑体的燃烧效率;通过筛分盘将体积较大的煤块筛出,使主窑内部的煤块在经过进气管注入的空气供氧后迅速充分燃烧,进一步提高了窑体的燃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热效率窑体


[0001]本技术属于回转窑
,具体来说,特别涉及一种高热效率窑体。

技术介绍

[0002]回转窑在建材、选矿和化学等领域均有应用,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水泥窑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分干法生产水泥窑和湿法生产水泥窑两大类。冶金化工窑则主要用于冶金行业钢铁厂贫铁矿磁化焙烧;化工厂焙烧铬矿砂和铬矿粉等类矿物。石灰窑用于焙烧钢铁厂、铁合金厂用的活性石灰和轻烧白云石。
[0003]公开号为CN217442222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高燃烧效率的回转窑,所述高燃烧效率的回转窑包括窑体和两个进气管;窑体的窑头设有窑头罩;两个进气管与窑头罩连接,用来向窑体通风;两个进气管在高度方向上相差预设距离,且两个进气管与垂直于窑体轴线的平面的夹角相差预设角度。该技术存在一些问题:该装置仅通过改变进风口方向提高窑体燃烧效率,提升效果较低,首先,回转窑在燃烧煤块过程中,煤块体积过大会出现燃烧较慢,降低燃烧效率的问题,该回转窑并未对燃烧的煤料进行处理;其次,煤块在燃烧过程中,该技术直接由出风口对窑内的飞灰进行排出,该部分飞灰仅经过了初次燃烧,其并未被充分燃烧,大量未经彻底燃烧的煤灰直接脱离窑体,导致回转窑的燃烧效率不高。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热效率窑体。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高热效率窑体,包括主窑,所述主窑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料斗,所述料斗内部固定连接有筛分盘,所述主窑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回转室,所述回转室内部固定连接有捕灰器,所述捕灰器用于将所述主窑内煤块燃烧产生的煤灰阻挡以便于煤灰的二次燃烧。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窑一侧的中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进气管,两个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主窑外侧的端口均朝向其所在所述主窑一侧的中心位置。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分盘于竖直向均匀设置有筛分孔。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捕灰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回转室内部的底端,所述捕灰器包括有与所述回转室内壁均固定连接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部沿水平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回灰片。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灰片截面为“S”型,两个所述回灰片之间设置有过气通道,所述过气通道于竖直向为遮挡状态。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转室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气管。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通过在主窑上表面固定连接进料管,在进料管上表面固定连接料斗,并在料斗内部固定连接筛分盘,使工作人员通过料斗向主窑内部进行投入煤块的过程中,体积较大的煤块被筛出,确保主窑内部的煤块在经过两个进气管注入的不同方向的空气后得以迅速充分燃烧,提高了窑体的燃烧效率;
[0015]2、通过在主窑上端固定连接与主窑内部连通的回转室,再在回转室内部固定连接捕灰器,通过捕灰器上均匀固定连接的回灰片的遮挡,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未彻底燃烧的煤灰回挡至主窑内部进行二次燃烧,进一步提高了窑体的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图2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捕灰器的半剖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图4中B处细节放大图。
[0022]图中:1、主窑;2、进气管;3、进料管;4、料斗;5、筛分盘;6、回转室;7、捕灰器;71、固定框;72、回灰片;8、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高热效率窑体,包括主窑1,主窑1一侧固定连接了两个进气管2,两个进气管2分别处于主窑1的下部和中部一侧,两个进气管2位于主窑1外侧的端口均朝向其所在主窑1侧的中心位置,其在经过注入煅烧用风后,空气分别首先接触到主窑1内部的内壁和底面处,气流经过反弹后,形成水平向和竖直向的螺旋并互相碰撞,使主窑1内部的气流得到充分混合,使主窑1内部窑膛内的各处煤块均得到氧气供应,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0025]主窑1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了进料管3,进料管3上表面固定连接了料斗4,料斗4内部固定连接了筛分盘5,筛分盘5设置了均匀分布的筛分孔,工作人员在向主窑1内部的窑膛内添加煤块时,较大尺寸无法快速充分燃烧的煤块无法通过筛分盘5上的筛分孔,尺寸较小的煤块具备快速充分燃烧的特性,该部分煤块则通过筛分盘5的筛分孔经过进料管3进入窑膛内;需要说明的是,进料管3与主窑1连接的相邻处安装了闸口(未示出),闸口在添加煤料后呈关闭状态。
[0026]主窑1上表面一侧设置了回转室6,回转室6内部固定连接了捕灰器7,捕灰器7沿边缘处设置了固定框71,固定框71内壁沿侧边均匀固定连接了大量回灰片72,回灰片72截面为“S”型,两片相邻的回灰片72之间的过气通道于竖直向为遮挡状态(见图5),回转室6上表
面固定连接了出气管8;落入窑膛内的煤块在经过进气管2内空气注入后进行燃烧,燃烧过程中从煤块上剥落的较小颗粒煤灰被燃烧形成的热气流带至捕灰器7处,该部分煤灰在上升过程中时间较短,未进行充分燃烧,在经过捕灰器7的回灰片72处时,由于各回灰片72之间的过气通道在竖直向被遮挡,该部分未经充分燃烧的煤灰在被回灰片72阻挡后,由于自身具备一定重量回落至窑膛内进行二次燃烧,而燃烧充分质量较轻的飞灰则通过回灰片72之间的过气通道借由出气管8排出。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28]工作人员首先将进料管3和主窑1之间的闸口打开,通过料斗4向主窑1内部的窑膛进行投入煤块的操作,煤块经过料斗4内部固定连接的筛分盘5,其中尺寸较大的煤块经过筛分盘5的筛选被截留,清理过后,继续添加煤块直至达到预定量,工作人员随后关闭闸口,开始运行回转窑,运行过程中,通过两个进气管2向主窑1内部进行吹入空气,两个方向不同的进气管2注入到窑膛内的空气形成螺旋对流直至充斥在主窑1内部整个空间,其中的煤块在得到充足氧气后迅速燃烧,燃烧过程中的热气流将部分尚未充分燃烧的煤灰带至回转室6处,回转室6底部固定连接的捕灰器7中的回灰片72将该部分煤灰阻挡,使其在窑膛内二次燃烧,燃烧充分的飞灰经过回转室6上的出气管8被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热效率窑体,包括主窑(1),所述主窑(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3),所述进料管(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料斗(4),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4)内部固定连接有筛分盘(5),所述主窑(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回转室(6),所述回转室(6)内部固定连接有捕灰器(7),所述捕灰器(7)用于将所述主窑(1)内煤块燃烧产生的煤灰阻挡以便于煤灰的二次燃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热效率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窑(1)一侧的中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进气管(2),两个所述进气管(2)位于所述主窑(1)外侧的端口均朝向其所在所述主窑(1)一侧的中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江王宝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瓷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