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拼接的自保持绕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773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拼接的自保持绕线器,属于医用仪器绕线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绕线柱和可伸缩的吸盘夹;壳体与绕线柱转动连接,绕线柱伸入壳体内;壳体内安装有依次套接于绕线柱外的绕线扭簧、蓄能齿和定位棘轮;绕线扭簧分别与壳体和蓄能齿连接固定;壳体上转动安装有蓄能把手和滑动安装有可自复位的棘轮提手;蓄能把手与蓄能齿轮传动连接;棘轮提手的滑动用于控制定位棘轮的转动;吸盘夹安装于壳体上;壳体上与绕线柱平行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连接凸块和连接槽块;通过蓄能把手驱动绕线柱进行线束收纳,同时绕线扭簧同步蓄能,给绕线柱提供释放线束的动力;通过连接凸块和连接槽块连接实现多个自保持绕线器的模块化拼接。的模块化拼接。的模块化拼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拼接的自保持绕线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仪器绕线器
,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拼接的自保持绕线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临床医疗中,特别是危重症病房,床边会放置有仪器台,仪器台上更是放置有多种仪器,因使用需要仪器上常连接有许多很长线束,而为了管理方便,避免使用时线束混乱导致的治疗时间延迟,目前临床上使用挂钩和橡皮筋收纳长线束,然后将收纳好的线束挂于仪器台上。
[0003]但使用挂钩和橡皮筋收纳长线束,需要先叠好线束再用橡皮筋捆绑扎好线束,在将线束置于挂钩上,整个过程非常的繁琐,且由于仪器从多,线束更多,导致每次使用和收纳的时间都很长。
[0004]为了解决上述收纳线束的过程过于繁琐的弊端,急需一种用于临床仪器线束收纳的绕线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拼接的自保持绕线器,以解决现有临床仪器线束收纳过程过于繁琐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拼接的自保持绕线器,包括壳体、绕线柱和可伸缩的吸盘夹;所述壳体与所述绕线柱转动连接,所述绕线柱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依次套接于所述绕线柱外的绕线扭簧、蓄能齿和定位棘轮;所述绕线扭簧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蓄能齿连接固定;所述蓄能齿和所述定位棘轮均与所述绕线柱同轴连接固定;所述壳体与所述绕线柱安装面异面垂直的面上转动安装有蓄能把手和滑动安装有可自复位的棘轮提手;所述蓄能把手与所述蓄能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棘轮提手布置于所述定位棘轮的转动范围之内,所述棘轮提手的滑动用于释放或定位所述定位棘轮;所述吸盘夹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蓄能把手相对的面上;在所述蓄能把手方向上,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绕线柱平行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连接凸块和连接槽块。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柱包括安装段和绕线段;所述安装段和所述绕线段之间设有定位片,所述绕线段末端设有挡片;所述安装段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安装段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定位片与所述壳体外侧转动接触;所述绕线段上设有开放式的线卡扣,所述线卡扣用于压紧待收纳的线于所述绕线段上。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能把手包括依次连接固定的驱动段、转动段和传动段;所述驱动段上设有转动盘,所述传动盘设于所述壳体外;所述转动段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段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蓄能齿轮啮合连接。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棘轮提手包括依次连接固定的提手段和限位段;所述提手段设于所述壳体外;所述限位段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段上设有限位片;所述
限位片布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限位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安装有弹簧。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盘夹包括盒体和夹臂;所述盒体的相对两侧面均设有伸出口;所述夹臂包括依次连接固定的滑动段和夹吸段;所述滑动段与所述夹吸段垂直相连;所述滑动段滑动插入所述伸出口;两所述夹臂的所述夹吸段相对的面上均安装有多个吸盘。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接有定位扭簧和转动安装有定位齿,所述定位扭簧分别与所述定位齿和所述盒体内壁连接固定;所述滑动段上设有齿条,两所述夹臂的所述齿条分别平行布置于所述定位齿的两侧,所述齿条与所述定位齿啮合连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凸块的相对两侧设有导槽;所述连接槽块的相对两侧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凸块的截面形状相对应的连接通槽。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通过所述蓄能把手和所述蓄能齿驱动下,使得所述绕线柱在旋转收纳线束的同时,给所述绕线扭簧蓄能,进一步的,给线束的自动释放提供动力;定位棘轮与棘轮提手的配合,能够控制绕线柱收纳线束与释放线束,实现自保持绕线器的线束收纳后的自保持功能;在使用自保持绕线器时,仅需对线束进行绕卷收纳或释放,实现收纳线束过程的简化,节省收纳和使用线束时的所需时间。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侧面线框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正视线框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蓄能把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的棘轮提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的吸盘夹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7是多个自保持绕线器拼装组合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如下:
[0024]1、壳体;
[0025]2、绕线扭簧;
[0026]3、蓄能齿;
[0027]4、蓄能把手;41、驱动段;411、转动盘;42、转动段;43、传动段;431、驱动齿轮;
[0028]5、定位棘轮;
[0029]6、棘轮提手;61、提手段;62、限位段;621、限位片;63、弹簧;
[0030]7、绕线柱;71、安装段;72、绕线段;721、挡片;722、线卡扣;73、定位片;
[0031]8、吸盘夹;81、盒体;811、伸出口;812、转轴;82、夹臂;821、滑动段;822、齿条;823、
夹吸段;83、吸盘;84、定位扭簧;85、定位齿;
[0032]9、连接凸块;91、导槽;
[0033]10、连接槽块;101、连接通槽;
[0034]100、自保持绕线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6]自保持绕线器100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壳体1、绕线柱7和可伸缩的吸盘83夹8;壳体1与绕线柱7转动连接,绕线柱7伸入壳体1内;壳体1内安装有依次套接于绕线柱7外的绕线扭簧2、蓄能齿3和定位棘轮5;绕线扭簧2分别与壳体1和蓄能齿3连接固定;蓄能齿3和定位棘轮5均与绕线柱7同轴连接固定;壳体1与绕线柱7安装面异面垂直的面上转动安装有蓄能把手4和滑动安装有可自复位的棘轮提手6;蓄能把手4与蓄能齿3轮传动连接;棘轮提手6布置于定位棘轮5的转动范围之内,棘轮提手6的滑动用于释放或定位定位棘轮5;吸盘83夹8安装于壳体1上、且与蓄能把手4相对的面上;在蓄能把手4方向上,壳体1上与绕线柱7平行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连接凸块9和连接槽块10。
[003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蓄能把手4与蓄能齿3轮传动连接,即蓄能把手4通过机械机构动连接蓄能齿3轮,使得能够将蓄能把手4的动力传递至蓄能齿3轮。
[0038]棘轮提手6布置于定位棘轮5的转动范围之内,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拼接的自保持绕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绕线柱和可伸缩的吸盘夹;所述壳体与所述绕线柱转动连接,所述绕线柱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依次套接于所述绕线柱外的绕线扭簧、蓄能齿和定位棘轮;所述绕线扭簧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蓄能齿连接固定;所述蓄能齿和所述定位棘轮均与所述绕线柱同轴连接固定;所述壳体与所述绕线柱安装面异面垂直的面上转动安装有蓄能把手和滑动安装有可自复位的棘轮提手;所述蓄能把手与所述蓄能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棘轮提手布置于所述定位棘轮的转动范围之内,所述棘轮提手的滑动用于释放或定位所述定位棘轮;所述吸盘夹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蓄能把手相对的面上;在所述蓄能把手方向上,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绕线柱平行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连接凸块和连接槽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持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柱包括安装段和绕线段;所述安装段和所述绕线段之间设有定位片,所述绕线段末端设有挡片;所述安装段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安装段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定位片与所述壳体外侧转动接触;所述绕线段上设有开放式的线卡扣,所述线卡扣用于压紧待收纳的线于所述绕线段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持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把手包括依次连接固定的驱动段、转动段和传动段;所述驱动段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莹莹林少燕陈艳娴江冬秀赵桂玲朱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