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向CVD碳化硅沉积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958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向CVD碳化硅沉积固定装置,具体涉及碳化硅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石墨坩埚,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水冷机构,循环水冷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冷却机构;循环水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的蓄水盒,蓄水盒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的顶部连通有盛水斗,进水管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单向阀,蓄水盒靠近石墨坩埚的一侧开设有水槽,水槽的底部开设有通口,通口的底部设有阻塞浮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循环水冷机构和冷却机构,通过对石墨坩埚外表面进行持续的循环水冷散热,进而使得石墨坩埚冷却速度加快,提高使用效率,同时提高对水的冷却速度,提高散热效果。高散热效果。高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向CVD碳化硅沉积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碳化硅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定向CVD碳化硅沉积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化硅,是一种无机物,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生产绿色碳化硅时需要加食盐)等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碳化硅在大自然也存在罕见的矿物,莫桑石。在C、N、B等非氧化物高技术耐火原料中,碳化硅为应用最广泛、最经济的一种,可以称为金钢砂或耐火砂。
[0003]定向CVD(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硅沉积是通过在高温的石墨坩埚中制备,进而在制备完成后,其石墨坩埚往往需要进行散热,传统的都是通过空气自然散热,散热效率慢,进而影响之后工作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向CVD 碳化硅沉积固定装置,通过在定向CVD碳化硅沉积固定装置上设置循环水冷机构,进而通过对石墨坩埚外表面进行持续的循环水冷散热,进而使得石墨坩埚冷却速度加快,提高使用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向CVD碳化硅沉积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石墨坩埚,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水冷机构,所述循环水冷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冷却机构;
[0006]所述循环水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的蓄水盒,所述蓄水盒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顶部连通有盛水斗,所述进水管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蓄水盒靠近石墨坩埚的一侧开设有水槽,所述水槽的底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底部设有阻塞浮板,所述阻塞浮板滑动安装在蓄水盒的侧壁,所述蓄水盒的顶部连通有两个输水管,两个所述输水管远离蓄水盒的一侧连通有放水盒,所述放水盒固定安装在石墨坩埚的顶部,所述放水盒的底部连通有多个喷嘴。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连通在输水管两侧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靠近石墨坩埚的一侧设有扇叶板,所述扇叶板转动安装在蓄水盒的顶部,所述扇叶板远离分流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接水斗,所述接水斗与石墨坩埚的外壁相贴合。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蓄水盒呈圆环状设置,所述蓄水盒与石墨坩埚的外壁相贴合。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的长度大于输水管的长度,所述进水管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输水管顶部的水平高度。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塞浮板顶部的截面面积与通口的截面面积相同,所述阻塞浮板的顶部与通口的内壁相贴合。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输水管的长度大于石墨坩埚的长度,所述输水管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放水盒顶部的水平高度,所述输水管的底部与蓄水盒的底部之间留有间距。
[00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喷嘴以石墨坩埚外圆周呈环形依次等距状态设置,多个所述喷嘴呈朝向石墨坩埚外壁方向的倾斜设置。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循环水冷机构,在碳化硅沉积结束后,通过将水倒入盛水斗中,进而使得进入蓄水盒中的水通向输水管中,进而通过连通器原理,将水从多个喷嘴中流出对石墨坩埚的外壁进行冷却,进而使得冷却后的水沿着石墨坩埚的外壁流下进入蓄水盒中,从而通过虹吸原理使得整个形成循环过程,从而通过对石墨坩埚外表面进行持续的循环水冷散热,进而使得石墨坩埚冷却速度加快,提高使用效率。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冷却机构,通过接水斗接住从石墨坩埚外壁流下的水,进而使得接水斗的重量越来越重,进而使得扇叶板被压到转动,进而在转动后,接水斗将水向下倒出,进而使得接水斗恢复重量,进而使得扇叶板再次转动,从而使得扇叶板对分流管进行扇动,从而提高分流管周围的空气流速,进而提高分流管中水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侧剖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3的A部结构放大图。
[0020]附图标记为:1、底座;2、石墨坩埚;3、循环水冷机构;31、蓄水盒; 32、进水管;33、盛水斗;34、单向阀;35、阻塞浮板;36、输水管;37、放水盒;38、喷嘴;4、冷却机构;41、分流管;42、扇叶板;43、接水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参照说明书附图1

4,一种定向CVD碳化硅沉积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石墨坩埚2,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水冷机构3,循环水冷机构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冷却机构4;
[0023]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循环水冷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部的蓄水盒31,蓄水盒31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32,进水管32的顶部连通有盛水斗33,进水管32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单向阀34,蓄水盒31靠近石墨坩埚2的一侧开设有水槽,水槽的底部开设有通口,通口的底部设有阻塞浮板35,阻塞浮板35滑动安装在蓄水盒31的侧壁,如图4所示,进而在碳化硅沉积结束后,通过将水倒入盛水斗33中,进而使得水通过进水管32顶开单向阀34 而进入蓄水盒31中,进而将蓄水盒31中的水灌满,进而使得蓄水盒31中的阻塞浮板35抬起,通过阻塞浮板35将通口堵住,进而使得蓄水盒31无法连通外界,蓄水盒31的顶部连通有两个输水管36,两个输水管36远离蓄水盒 31的一侧连通有放水盒37,放水盒37固定安装在石墨坩埚
2的顶部,放水盒37的底部连通有多个喷嘴38,如图2所示,进而使得进入蓄水盒31中的水通向输水管36中,进而通过连通器原理,由进水管32液柱高的一端向输水管36液柱低的一端流动,进而通过输水管36流入放水盒37中,进而从多个喷嘴38中流出,进而此时停止倒入水到蓄水盒31中,进而通过单向阀34 堵住水反流到进水管32中,进而使得水对石墨坩埚2的外壁进行冷却,进而使得冷却后的水沿着石墨坩埚2的外壁流下,进而通过通口将阻塞浮板35向下挤压,进而使得水进入蓄水盒31中,从而通过虹吸原理,输水管36顶部的液体会持续通过输水管36向更低的位置流出,进而使得整个形成循环过程,从而通过对石墨坩埚外表面进行持续的循环水冷散热,进而使得石墨坩埚冷却速度加快,提高使用效率。
[0024]如图2所示,蓄水盒31呈圆环状设置,蓄水盒31与石墨坩埚2的外壁相贴合,进而使得从石墨坩埚2的外壁流下的水被蓄水盒31重新接住。
[0025]如图3所示,进水管32的长度大于输水管36的长度,进水管32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输水管36顶部的水平高度,进而使得在进水管32与输水管36 连通时,进水管32会因连通器原理而使其液面与输水管36的液面保持一致。
[0026]如图4所示,阻塞浮板35顶部的截面面积与通口的截面面积相同,阻塞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向CVD碳化硅沉积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石墨坩埚(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水冷机构(3),所述循环水冷机构(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冷却机构(4);所述循环水冷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部的蓄水盒(31),所述蓄水盒(31)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32),所述进水管(32)的顶部连通有盛水斗(33),所述进水管(32)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单向阀(34),所述蓄水盒(31)靠近石墨坩埚(2)的一侧开设有水槽,所述水槽的底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底部设有阻塞浮板(35),所述阻塞浮板(35)滑动安装在蓄水盒(31)的侧壁,所述蓄水盒(31)的顶部连通有两个输水管(36),两个所述输水管(36)远离蓄水盒(31)的一侧连通有放水盒(37),所述放水盒(37)固定安装在石墨坩埚(2)的顶部,所述放水盒(37)的底部连通有多个喷嘴(3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向CVD碳化硅沉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4)包括连通在输水管(36)两侧的分流管(41),所述分流管(41)靠近石墨坩埚(2)的一侧设有扇叶板(42),所述扇叶板(42)转动安装在蓄水盒(31)的顶部,所述扇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秋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超纯应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