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样拭子顶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55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样拭子顶出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下壳体、主轴、上壳体、下推板、上推板等;上/下壳体、上/下推板的第一端均与主轴转动连接;下推板的第二端与下壳体的第二端滑动配合;上推板的第二端与上壳体的第二端滑动配合;上推板上设置有握把;下壳体和上壳体内均设置有夹紧块;上推板和下推板之间,至少可以放置一层带包装的采样拭子,且无论是联排的,还是散装的,都适用,放置多层时,不同层之间的拭子应错开,接着,手动闭合上壳体和下壳体,促使上推板和下推板第二端的咬合部咬合,且夹紧块夹紧包装纸,然后一只手握紧上壳体和下壳体、另一只手推动握把即可完成拭子的顶出,操作非常简单,且结构便携、制造成本低。本低。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样拭子顶出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采样拭子顶出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当前新冠疫情的情势下,各地方经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咽/鼻拭子核酸采样工作。由于采样拭子为独立包装,当前的采样工作中,需要医护人员事先手撕采样拭子包装袋,这个工作需要重复不间断地进行,耗时耗力,极大地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0003]对此,申请号为CN202210656113.1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咽拭子自动剥袋机,该专利技术包括传感器、两对滚轮、传送带、棘轮棘爪机构等,通过第一对滚轮和第二对滚轮的正转及反转实现自动剥袋,正转时将袋体部分送至咽拭子出口处,而反转时,因棘轮及棘爪的配合,使第一对滚轮停止转动,仅第二对滚轮在反转,使手柄部捅破袋体,即实现了采样拭子从包装袋中顶出的技术效果,方便了医护人员将拭子抽出。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为电动结构,还用到了传感器,成本相对就高;且一次只能进出一个包装袋,不能多个包装袋同时作业;此外,出于消毒卫生的考量,该装置的结构不便于使用后的消毒作业,如果不用消毒,为一次性使用的产品,那对于使用者来说,成本就更高了;最后,该装置的携带也是问题,并不便携。因此,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这个装置并不适合于大面积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采样拭子顶出器,克服当前医护人员手工顶出采样拭子效率低下的问题,且兼具实用特性、便携特性、低成本特性和可批量顶出采样拭子的特性。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采样拭子顶出器,包括下壳体、主轴、上壳体、夹紧块、推杆、握把、下推板、上推板、导轨;下壳体和上壳体的第一端均铰接在主轴上;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第二端均设置有一个导轨;下推板和上推板的第一端均转动安装在主轴上;下推板的第二端与下壳体上的导轨滑动配合;上推板的第二端与上壳体上的导轨滑动配合;下壳体和上壳体的第三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夹紧块,夹紧块用于夹紧采样拭子的外包装袋;上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槽;每个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一个推杆;每个推杆的第一端与上推板固定连接;每个推杆的第二端与握把固定连接;下推板的第二端和上推板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咬合的咬合部。
[0006]进一步地,咬合部包括凸块和凹槽;凸块或凹槽设置在下推板的第二端或上推板的第二端上;当下推板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凸块时,上推板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凹槽;当下推板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凹槽时,上推板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凸块;凸块用于卡扣在凹槽内。
[0007]进一步地,下壳体的下底面上设置有防滑垫或吸盘。
[0008]进一步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第四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导向板;当凸块完全卡扣在凹槽内时,两个导向板之间的间隙大于采样拭子的手柄直径。
[0009]进一步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第四端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分布的限位板;上壳
体与下壳体上的限位板两两一组,当凸块完全卡扣在凹槽内时,每组限位板均紧密贴合。
[0010]进一步地,限位板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豁口。
[0011]进一步地,下壳体和上壳体第二端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路或固定连接有一个握垫。
[0012]进一步地,夹紧块上用于与采样拭子外包装袋接触的面为夹紧部,夹紧部上设置有三角形网格沟槽、菱形网格沟槽、矩形网格沟槽或正六边形网格沟槽。
[0013]进一步地,夹紧块上用于与采样拭子外包装袋接触的面为夹紧部,夹紧部上设置有凹凸磨砂面。
[0014]进一步地,与上壳体连接的握垫上设置有与拇指贴合的凹陷;与下壳体连接的握垫上设置有与拇指外的其余四指贴合的凹陷。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零配件少,在实际制造中,夹紧块可与上/下壳体做成一体件,仅需6个模具,即可实现批量注塑制造,成本很低;(2)无源、纯机械结构,非常便携,机体采用金属材料制造时,可经过消毒,循环往复的使用;机体采用塑料制造时,可作为一次性用品投入实际应用;(3)上推板和下推板之间,至少可以放置一层带包装的采样拭子,且无论是联排的,还是散装的,都适用,放置多层时,不同层之间的拭子应错开,无论是一层还是多层,操作都非常简单,只需一只手握紧上壳体和下壳体,另一只手推动握把即可完成拭子的顶出,实用性非常显著。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展开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展开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D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中:1

下壳体;2

主轴;3

上壳体;4

夹紧块;5

推杆;6

握把;7

握垫;8

导向板;9

下推板;10

上推板;11

导轨;12

限位板;301

滑槽;401

菱形网格沟槽;402

凹凸磨砂面;901

凹槽;1001

凸块;1201

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9]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
略是可以理解的。
[0030]图1至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图7至图1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
[0031]对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6所示,下壳体1和上壳体3的第一端均铰接在主轴2上;上壳体3和下壳体1的第二端均设置有一个导轨11;下推板9和上推板10的第一端均转动安装在主轴2上;下推板9的第二端与下壳体1上的导轨11滑动配合;上推板10的第二端与上壳体3上的导轨11滑动配合;下壳体1和上壳体3的第三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夹紧块4,夹紧块4用于夹紧采样拭子的外包装袋;上壳体3上设置有1个滑槽301;滑槽301长度为8cm;滑槽301内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样拭子顶出器,包括下壳体(1)、主轴(2)、上壳体(3)、夹紧块(4)、推杆(5)、握把(6)、下推板(9)、上推板(10)、导轨(11),其特征在于:下壳体(1)和上壳体(3)的第一端均铰接在主轴(2)上;上壳体(3)和下壳体(1)的第二端均设置有一个导轨(11);下推板(9)和上推板(10)的第一端均转动安装在主轴(2)上;下推板(9)的第二端与下壳体(1)上的导轨(11)滑动配合;上推板(10)的第二端与上壳体(3)上的导轨(11)滑动配合;下壳体(1)和上壳体(3)的第三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夹紧块(4),夹紧块(4)用于夹紧采样拭子的外包装袋;上壳体(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槽(301);每个滑槽(301)内滑动安装有一个推杆(5);每个推杆(5)的第一端与上推板(10)固定连接;每个推杆(5)的第二端与握把(6)固定连接;下推板(9)的第二端和上推板(10)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咬合的咬合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样拭子顶出器,其特征在于:咬合部包括凸块(1001)和凹槽(901);凸块(1001)或凹槽(901)设置在下推板(9)的第二端或上推板(10)的第二端上;当下推板(9)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凸块(1001)时,上推板(10)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凹槽(901);当下推板(9)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凹槽(901)时,上推板(10)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凸块(1001);凸块(1001)用于卡扣在凹槽(901)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样拭子顶出器,其特征在于:下壳体(1)的下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济东王茜赵汉章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汲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