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幼苗培育用栽培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500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幼苗培育用栽培框架,涉及幼苗培育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对幼苗培育过程中无法满足幼苗光合作用的同时保护幼苗的生长环境,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较为苛刻,造成幼苗的培育成功率较低的情况的问题。一种幼苗培育用栽培框架,包括栽培箱,栽培箱内装填有培育土壤,培育土壤内种植有培育幼苗,培育罩将培育幼苗罩在其内部;通过控制加热丝对营养液箱进行加热,保证培育幼苗汲取培育土壤内的养分,同时保证栽培箱内部温度在幼苗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优化了培育环境,培育罩设置为透明罩,方便幼苗进行光合作用,且培育罩保护培育幼苗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了幼苗培育质量。提高了幼苗培育质量。提高了幼苗培育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幼苗培育用栽培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幼苗培育
,具体为一种幼苗培育用栽培框架。

技术介绍

[0002]植物组织培养育苗就是在无菌而又有适合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等的环境条件下,培养活植物的组织或器官,使之成为一新独立植株。目前对于幼苗培育用的栽培,已有相关专利,比如申请号:CN201922285341.9公开了一种牡丹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培育箱、栽培皿、集水盒、调节手把、轴承座、蜗轮、蜗杆、承重板、限位板、螺母座以及转动杆,培育箱内部安装有栽培皿,栽培皿正下方设置有集水盒,培育箱右端面安装有调节手把,调节手把左端面连接有蜗杆,蜗杆环形侧面后侧啮合有蜗轮,蜗轮内侧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下端面安装有轴承座,蜗杆上端面安装有限位板,转动杆环形侧面上侧安装有螺母座,螺母座内部安装有承重板,集水盒下端面前侧安装有承重板。上述专利虽然解决了原有的牡丹幼苗培育装置不利于调节培育状态的问题,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0003]1、传统的幼苗培育在不同阶段需要对幼苗进行移栽处理,在对幼苗培育移栽的过程中,通过移栽装置将幼苗根部及其周围的土壤进行挖掘,然而挖掘时无法保证移栽幼苗根部的完整性,出现幼苗死亡的现象;
[0004]2、现有技术中,对幼苗培育过程中无法满足幼苗光合作用的同时保护幼苗的生长环境,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较为苛刻,造成幼苗的培育成功率较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苗培育用栽培框架,移栽辅助环内方便培育幼苗的移出,有效保护了培育幼苗的根部,避免出现幼苗死亡的现象,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幼苗培育用栽培框架,包括栽培箱,所述栽培箱设置为上端开口的箱体,栽培箱一侧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观察窗,栽培箱另一侧分别设置有加液管、温度计和控温开关,栽培箱内装填有培育土壤,培育土壤内种植有培育幼苗,培育土壤上表面分别安装有培育罩,培育罩将培育幼苗罩在其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栽培箱内壁通过螺栓与隔板四周固定连接,隔板表面设置有透气孔,培育土壤设置在隔板上表面,隔板下表面与营养液箱固定连接,营养液箱下端设置有加热丝。
[0009]优选的,所述培育罩下表面与限位条固定连接,限位条下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固定针,限位条外壁与培育罩外壁形成台阶。
[0010]优选的,所述培育罩上表面设置有与培育幼苗对应的空气循坏槽,培育罩上表面设置有水汽孔,水汽孔分别均匀分布在空气循坏槽四周。
[0011]优选的,所述空气循坏槽呈圆锥状设置,空气循坏槽上端开口直径大于下端开口
直径。
[0012]优选的,所述培育土壤内分别装有移栽辅助环,移栽辅助环与培育幼苗一一对应,移栽辅助环包括内活动叶片和外固定叶片,外固定叶片设置有与内活动叶片相适配的卡槽,内活动叶片与外固定叶片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内活动叶片和外固定叶片表面设置有相对应的通孔,内活动叶片一侧设置有推土条,内活动叶片和外固定叶片设置为环形且在同一圆心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通过控温开关与加热丝电连接,根据需要控制加热丝对营养液箱进行加热,营养液箱内的营养液受热产生的营养液水汽通过透气孔浸渍培育土壤,保证培育幼苗汲取培育土壤内的养分,同时保证栽培箱内部温度在幼苗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优化了培育环境,培育罩设置为透明罩,方便幼苗进行光合作用,且培育罩保护培育幼苗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了幼苗培育质量。
[0016]2.通过装填培育土壤时,将移栽辅助环放置在培育幼苗外侧,保证培育幼苗生长在移栽辅助环内,当需要对培育幼苗移栽时,转动内活动叶片,将内活动叶片与外固定叶片构成封闭的环形,将移栽辅助环内部的培育幼苗与移栽辅助环外部的培育土壤松动,方便培育幼苗的移出,移栽辅助环有效保护了培育幼苗的根部,避免出现幼苗死亡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栽培箱整体结构轴测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栽培箱正视剖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培育罩轴测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移栽辅助环俯视剖视示意图。
[0021]图中:1、栽培箱;11、观察窗;12、加液管;13、温度计;14、控温开关;15、营养液箱;16、隔板;17、透气孔;18、加热丝;2、培育土壤;3、培育幼苗;4、培育罩;41、限位条;42、固定针;43、空气循坏槽;44、水汽孔;5、移栽辅助环;51、内活动叶片;52、外固定叶片;53、推土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为了解决对幼苗培育过程中无法满足幼苗光合作用的同时保护幼苗的生长环境的问题,请参阅图1

2,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24]一种幼苗培育用栽培框架,包括栽培箱1,所述栽培箱1设置为上端开口的箱体,栽培箱1一侧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观察窗11,栽培箱1另一侧分别设置有加液管12、温度计13和控温开关14,栽培箱1内装填有培育土壤2,培育土壤2内种植有培育幼苗3,培育土壤2上表面分别安装有培育罩4,培育罩4将培育幼苗3罩在其内部;栽培箱1内壁通过螺栓与隔板16四周固定连接,隔板16表面设置有透气孔17,培育土壤2设置在隔板16上表面,隔板16下表
面与营养液箱15固定连接,营养液箱15下端设置有加热丝18。
[0025]具体的,通过控温开关14与加热丝18电连接,根据需要控制加热丝18对营养液箱15进行加热,营养液箱15内的营养液受热产生的营养液水汽通过透气孔17浸渍培育土壤2,保证培育幼苗3汲取培育土壤2内的养分,同时保证栽培箱1内部温度在幼苗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优化了培育环境,培育罩4设置为透明罩,方便幼苗进行光合作用,且培育罩4保护培育幼苗3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了幼苗培育质量。
[0026]为了解决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较为苛刻,造成幼苗的培育成功率较低的情况的问题,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27]培育罩4下表面与限位条41固定连接,限位条41下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固定针42,限位条41外壁与培育罩4外壁形成台阶,培育罩4上表面设置有与培育幼苗3对应的空气循坏槽43,培育罩4上表面设置有水汽孔44,水汽孔44分别均匀分布在空气循坏槽43四周,空气循坏槽43呈圆锥状设置,空气循坏槽43上端开口直径大于下端开口直径。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幼苗培育用栽培框架,包括栽培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箱(1)设置为上端开口的箱体,栽培箱(1)一侧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观察窗(11),栽培箱(1)另一侧分别设置有加液管(12)、温度计(13)和控温开关(14),栽培箱(1)内装填有培育土壤(2),培育土壤(2)内种植有培育幼苗(3),培育土壤(2)上表面分别安装有培育罩(4),培育罩(4)将培育幼苗(3)罩在其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苗培育用栽培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箱(1)内壁通过螺栓与隔板(16)四周固定连接,隔板(16)表面设置有透气孔(17),培育土壤(2)设置在隔板(16)上表面,隔板(16)下表面与营养液箱(15)固定连接,营养液箱(15)下端设置有加热丝(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苗培育用栽培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罩(4)下表面与限位条(41)固定连接,限位条(41)下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固定针(42),限位条(41)外壁与培育罩(4)外壁形成台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厚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厚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