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35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楼宇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纤接线盒;包括接线盒主体,接线盒主体包括设有放置槽的盒体,盒体侧壁上设有供线路穿过的出线孔,盒体内设有用于整理工作单元之间线路的理线单元;理线单元包括设置在相邻工作单元之间及设置在工作单元与出线孔之间的理线板,理线板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横穿理线板且供线路穿过的理线槽,理线板端面上还铰接有与理线槽依次对应设置且对理线槽开口侧进行封堵的盖合件;理线板端面上还安装有多组绕线组件;通过上述设置,较佳地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接线工作,同时将过长的线路缠绕在绕线组件上,进而较佳地避免了线路之间的相互缠绕。绕。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接线盒


[0001]本技术涉及光纤接线盒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纤接线盒。

技术介绍

[0002]光纤接线盒是用于室外、楼道内或室内连接主干光缆与配线光缆的接口设备。工作人员在安装光纤接线盒时,通常将光纤分路器等工作单元沿光纤接线盒高度方向逐层安装,以方便后续布设工作单元之间的光缆;但光纤接线盒中接入各处工作单元的光缆较多,故而光缆可能会相互缠绕打结,进而给工作人员检修工作单元与光缆的工作带来了不便;现有技术中,技术人员在相邻两层工作单元之间安装具有多个过线孔的理线板,并将光缆从靠近工作单元接线孔处的过线孔中穿过,以达到降低光缆相互缠绕打结的目的。
[0003]现有技术中整理光缆的方式存在着如下不足:一、工作人员接线时需要将光缆从过线孔中穿过,再将穿过过线孔的光缆端部接入接线孔处;当光缆与接线孔之间连接不匹配时,工作人员需先从接线孔中拔出光缆并将其从过线孔中抽出,再将光缆从其余过线孔中穿过并接入相匹配的接线孔处,故而使得工作人员的接线工作较为不便;二、在接线过程中,当位于两层工作单元之间的光缆较长时,多根光缆之间会出现小范围的折叠缠绕,从而不便于工作人员检修工作单元与光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接线盒;其较佳地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接线工作,同时较佳地避免了光缆之间的相互缠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6]一种光纤接线盒,其包括接线盒主体,接线盒主体包括设有放置槽的盒体,盒体侧壁上设有供光缆穿过的出线孔,盒体内设有用于整理工作单元之间光缆的理线单元;理线单元包括设置在相邻两层工作单元之间及设置在工作单元与出线孔之间的理线板,理线板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横穿理线板且供光缆穿过的理线槽,理线板端面上还铰接有与理线槽依次对应设置且对理线槽开口侧进行封堵的盖合件;理线板端面上还安装有多组绕线组件。
[0007]通过本技术中理线单元的设置,工作人员在接线时,将光缆两端部接入工作单元处的接线孔处,当工作人员接错光缆时,可直接将光缆从接线孔处拆卸后将其接在相匹配的接线孔处,再将光缆从理线槽的开口处卡入理线槽内,最后转动盖合件封堵住理线槽开口;从而避免了工作人员在出现接线错误后需要先将光缆从过线孔抽出再穿过过线孔带来的不便,进而优化了工作人员的接线工作;
[0008]通过本技术中绕线组件的设置,工作人员将较长的光缆缠绕在绕线组件上,从而较佳地降低了因光缆过长在理线板与工作单元之间区域出现小范围折叠缠绕的概率,进而较佳地方便了工作人员直观清晰的对工作单元与光缆的检查与维修,且使得接线盒主体的光缆布设更加整洁美观;
[0009]其中,理线槽与盖合件依次对应的设置,工作人员将穿过同一理线槽内的光缆接线完成并封堵住理线槽开口侧后,再继续连接下一理线槽内的光缆,从而较佳地降低了工作人员在接线过程中出现光缆杂乱的现象,进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接线工作。
[0010]作为优选,理线板上设有插接槽,盖合件包括连接片,连接片一端部铰接在理线板上,连接片另一端部设有用于与插接槽插接配合的插接片,插接片设置在连接片远离铰接点的端部。
[0011]本技术中,通过插接槽与插接片之间的插接配合,较佳地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盖合件与理线板之间的限位,进而增加了盖合件对理线槽开口侧封堵后的稳定性。
[0012]作为优选,盖合件还包括设置在插接片远离连接片与理线板铰接点的端面上的第一卡合齿,第一卡合齿设置在靠近连接片的一端部,插接槽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卡合齿相互卡合的第二卡合齿,第二卡合齿设置在远离插接槽槽底的端部。
[0013]本技术中,通过第一卡合齿与第二卡合齿的设置,工作人员驱使插接片插入插接槽后,第一卡合齿与第二卡合齿相互卡合;第一卡合齿与第二卡合齿较佳地增加了插接片与插接槽之间插接配合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盖合件与理线板之间限位的牢固性,进而增加了盖合件对理线槽开口侧封堵后的稳定性,故较佳地降低了光缆从理线槽开口侧脱离理线槽的概率。
[0014]作为优选,盖合件还包括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第一斜面设置在插接片远离连接片与理线板铰接点的端面上,第一斜面从第一卡合齿处至远离连接片的端面处逐渐朝向连接片与理线板铰接点方向倾斜;第二斜面设置在插接片远离第一卡合齿的端面上,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相互平行,第二斜面设置在靠近连接片的一端部。
[0015]本技术中,通过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设置,工作人员驱使插接片远离插接槽槽底的端部朝向连接片与理线板铰接点方向倾斜后,带动插接片靠近插接槽槽底的端部背向接片与理线板铰接点方向移动,使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分别逐渐贴合在插接槽的两侧壁上、以及第一卡合齿与第二卡合齿逐渐相互分离;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较佳地给插接片提供了移动空间,移动中的插接片较佳地驱使了第一卡合齿与第二卡合齿的相互分离,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从插接槽中拔出插接片,进而方便了工作人员解除盖合件与理线板之间的限位。
[0016]作为优选,盖合件还包括拔片,拔片设置在连接片远离其与理线板铰接点的端部且拔片朝向远离插接片方向延伸。
[0017]本技术中,通过拔片的设置,工作人员拉动拔片使其朝向连接片与理线板铰接点方向倾斜,带动插接片靠近拔片的端部朝向连接片与理线板铰接点方向移动、以及插接片远离拔片的端部背向连接片与理线板铰接点方向移动,使得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分别逐渐贴合在插接槽的两侧壁上、以及第一卡合齿与第二卡合齿逐渐相互分离;工作人员继续拉动拔片使其朝向远离插接槽槽底方向移动,使得插接片从插接槽内拔出;工作人员继续拉动拔片使盖合件绕连接片与理线板铰接点处转动,解除对理线槽开口侧的封堵;拔片较佳地方便了工作人员解除盖合件与理线板之间的限位以及解除对理线槽开口侧的封堵,进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安装与拆卸光缆。
[0018]作为优选,绕线组件包括平行理线板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两端部均设有垂直连接杆设置的绕线杆,绕线杆远离连接杆的端部设有防脱片。
[0019]本技术中,通过连接杆与绕线杆的设置,工作人员将相邻两层工作单元之间的较长光缆缠绕在两绕线杆上,较佳地降低了因相邻两层工作单元之间光缆过长造成光缆相互缠绕的概率,从而较佳地使得工作人员能够直观的看清光缆的连接状况,进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放置槽内的工作单元与光缆进行检查与维修;其中,防脱片的设置,较佳地降低了缠绕在两绕线杆上的光缆从绕线杆上滑脱。
[0020]作为优选,绕线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杆中部且垂直连接杆设置的插接杆,理线板端面上设有用于与插接杆插接配合的插接孔。
[0021]本技术中,通过插接杆与插接孔的设置,较佳地方便了绕线组件的安装或拆卸,从而较佳地方便了绕线组件的更换。
[0022]作为优选,接线盒主体还包括对放置槽开口侧进行封堵的盖板。
[0023]本技术中,通过盖板的设置,较佳地保护了放置槽内的工作单元。
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盒主体(100),接线盒主体(100)包括设有放置槽(111)的盒体(110),盒体(110)侧壁上设有供线路穿过的出线孔(120),盒体(110)内设有用于整理工作单元之间线路的理线单元(140);理线单元(140)包括设置在相邻两层工作单元之间及设置在工作单元与出线孔(120)之间的理线板(210),理线板(210)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横穿理线板(210)的理线槽(211),理线板(210)端面上还铰接有与理线槽(211)依次对应设置且对理线槽(211)开口侧进行封堵的盖合件(220);理线板(210)端面上还安装有多组绕线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接线盒,其特征在于:理线板(210)上设有插接槽(410),盖合件(220)包括连接片(540),连接片(540)一端部铰接在理线板(210)上,连接片(540)另一端部设有用于与插接槽(410)插接配合的插接片(510),插接片(510)设置在连接片(540)远离铰接点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接线盒,其特征在于:盖合件(220)还包括设置在插接片(510)远离连接片(540)与理线板(210)铰接点的端面上的第一卡合齿(511),第一卡合齿(511)设置在靠近连接片(540)的一端部,插接槽(410)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卡合齿(511)相互卡合的第二卡合齿(411),第二卡合齿(411)设置在远离插接槽(410)槽底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接线盒,其特征在于:盖合件(220)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逸吴杰陈海钟张波沈国汉王丙磊计文唐春亮周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