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909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投影装置,包括光源、准直镜、微透镜阵列,准直镜设置在光源与微透镜阵列之间,微透镜阵列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布置的场镜阵列、投影镜阵列,场镜阵列的子场镜数量与所述投影镜阵列的子投影镜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相对应的子场镜与子投影镜共光轴,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准直镜后,形成的准直光的发散角角度α小于等于θ,θ=atan(D/2/T),T是相对应的子场镜定点到子投影镜顶点的距离,D是投影镜阵列中相邻两个子投影镜光轴的间距。该投影装置的准直镜基于微透镜阵列结构参数进行配置,其后方的光束发散角控制的足够小,可以有效微透镜阵列后方产生杂光,保证投影装置的成像质量。保证投影装置的成像质量。保证投影装置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投影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投影显示器,该投影显示器基于微透镜阵列构架。

技术介绍

[0002]基于微透镜阵列的投影显示器包括光源及规则排列的微透镜阵列,微透镜阵列包括场镜阵列和投影镜阵列,为了维持光源和微透镜阵列之间的光束的准直性,通过在光源和微透镜阵列之间增设准直镜,目前采用的准直镜和微透镜阵列的设计参数以及安装结构,需要满足柯勒照明条件。
[0003]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准直镜后方的光束发散角需要控制的尽量小,否则会使微透镜阵列后方产生杂光,影响投影装置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投影装置,准直镜基于微透镜阵列结构参数进行配置,其后方的光束发散角可以足够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投影装置,包括光源、准直镜、微透镜阵列,准直镜设置在光源与微透镜阵列之间,微透镜阵列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布置的场镜阵列、投影镜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场镜阵列的子场镜数量与所述投影镜阵列的子投影镜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相对应的子场镜与子投影镜共光轴,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准直镜后,形成的准直光的发散角角度α≤θ,θ=atan(D/2/T),T是相对应的子场镜顶点到子投影镜顶点的距离,D是投影镜阵列中相邻两个子投影镜光轴的间距。
[0007]进一步的,α≤θ的62.5%。
[0008]进一步的,T=2.846mm,D=0.8mm。/>[0009]进一步的,所述光源采用LED。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准直镜采用投射式准直镜、反射式准直镜或菲涅尔透镜式准直镜。
[0011]有益效果:该投影装置的准直镜基于微透镜阵列结构参数进行配置,其后方的光束发散角控制的足够小,可以有效微透镜阵列后方产生杂光,保证投影装置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

光源;2

准直镜;3

场镜阵列;4

投影镜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0015]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投影装置,包括光源1、准直镜2、微透镜阵列。光源采用LED。准直镜2设置在光源与微透镜阵列之间,准直镜采用投射式准直
镜、反射式准直镜或菲涅尔透镜式准直镜。微透镜阵列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布置的场镜阵列3、投影镜阵列4。场镜阵列3的子场镜数量与投影镜阵列4的子投影镜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相对应的子场镜与子投影镜共光轴,光源1发出的光线经过准直镜2后,形成的准直光的发散角角度α≤θ,优选的,α≤θ的62.5%。θ=atan(D/2/T),T是相对应的子场镜定点到子投影镜顶点的距离,D是投影镜阵列中相邻两个子投影镜光轴的间距。
[0016]实施例一
[0017]本实施例中,α≤θ,T=2.846mm,D=0.8mm,可以得出θ=8
°
,即α≤8
°

[0018]实施例二
[0019]本实施例中,α≤θ的62.5%,T=2.846mm,D=0.8mm,可以得出θ=8
°
,即α≤5
°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投影装置,包括光源、准直镜、微透镜阵列,准直镜设置在光源与微透镜阵列之间,微透镜阵列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布置的场镜阵列、投影镜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场镜阵列的子场镜数量与所述投影镜阵列的子投影镜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相对应的子场镜与子投影镜共光轴,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准直镜后,形成的准直光的发散角角度α≤θ,θ=atan(D/2/T),T是相对应的子场镜顶点到子投影镜顶点的距离,D是投影镜阵列中相邻两个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凡月申建雷沈宝良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拾斛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