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少摩擦的智能金属铜制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铜制框架
,具体为一种可减少摩擦的智能金属铜制框架。
技术介绍
[0002]框架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并且可以填补差距,从而提供支撑结构。然而,传统框架具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不是特别通用。如果框架的长度不足以填补差距,通常会选择更大尺寸的框架,或者连接多个框架。
[0003]现有的框架内部的金属杆和金属板之间为焊接,只能使用单一规格的框架,无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的,从而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摩擦的智能金属铜制框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减少摩擦的智能金属铜制框架,包括连接机构和滚动机构,所述滚动机构的下端插接有铜制框架,所述滚动机构连接于金属连接板的背面,所述铜制框架的左端安装有滚筒,所述连接机构滑动连接于滚动机构的左端。
[0006]所述滚动机构包括滚动单元和推动单元,所述滚动单元和推动单元从左到右依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少摩擦的智能金属铜制框架,包括连接机构(1)和滚动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机构(2)的下端插接有铜制框架(4),所述滚动机构(2)连接于金属连接板(3)的背面,所述铜制框架(4)的左端安装有滚筒(5),所述连接机构(1)滑动连接于滚动机构(2)的左端;所述滚动机构(2)包括滚动单元和推动单元,所述滚动单元和推动单元从左到右依次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摩擦的智能金属铜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单元包括滚轮一(205)、滚轮二(206)、滚子轴承(207)、连接框架(204)和金属连接架(208),所述滚轮一(205)位于滚动单元的左端,所述滚轮二(206)连接于滚子轴承(207)的表面,所述滚轮二(206)安装于金属连接架(208)的左端,所述金属连接架(208)焊接于连接框架(204)的左侧表面,所述滚轮一(205)连接于连接框架(204)的左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减少摩擦的智能金属铜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单元包括金属限位板(201)、金属杆(202)和螺旋弹簧(203),所述螺旋弹簧(203)位于推动单元的左端,所述螺旋弹簧(203)安装于金属限位板(201)内部的左端,所述金属限位板(201)焊接于金属杆(202)的右侧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减少摩擦的智能金属铜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1)包括金属外壳(101)、插接板(102)、连接盖板(103)、六角螺栓(104)和金属插销(105),所述插接板(102)位于连接机构(1)的上端,所述插接板(102)连接于金属外壳(101)的上端,所述插接板(102)螺纹连接于六角螺栓(104)的螺纹端表面,所述插接板(102)连接于金属插销(105)的表面,所述插接板(102)连接于连接盖板(103)的下端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减少摩擦的智能金属铜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插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静,李照强,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皇鼎世家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