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模块粘接工装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875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叶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片模块粘接工装及方法,工装包括:第一支撑架体和第二支撑架体,分别对第一叶片模块和第二叶片模块进行支撑和固定;第二支撑架体上设有移动机构、检测机构和涂布机构;检测机构和涂布机构与移动机构滑动连接;检测机构包括测距传感器和激光扫描仪;涂布机构包括激光测距仪和涂胶组件。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架体和第二支撑架体分别对叶片模块固定,以保证粘接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检测机构精确检验粘接缝和粘接平面,并精确调整两个叶片模块之间的粘接位置,保证粘接位置的精度;通过设置涂布机构,保证结构胶施加量的合理性,从整体上实现了对胶层厚度和粘接位置的精确控制,保证成型后叶片的粘接质量。的粘接质量。的粘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片模块粘接工装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叶片
,尤其涉及一种叶片模块粘接工装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风电叶片是直接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重要部件,也是整个能量转换历程的关键节点,在整个风力发电机组中举足轻重,因此风电叶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风力发电的实施及转换效率;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叶片的尺寸也逐渐增大,为了便于制造和运输,通常将叶片分别成型出不同分段和模块,再粘接组装成叶片整体结构。
[0003]一般情况下,需要在两个叶片模块的待粘接面之间涂布结构胶,两个叶片模块相互配合,形成一体结构;然而在粘接过程中,结构胶的用量很难进行控制,若施加的量过多,不仅会导致结构胶浪费,且多余的结构胶粘附在叶片模块的外表面,难以清理;若施加的量过少,则难以保证叶片模块粘接的质量,成型后的叶片易产生缺陷,使用寿命较低。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叶片模块粘接工装及方法,对胶层厚度和粘接位置精确控制。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叶片模块粘接工装,包括:第一支撑架体和第二支撑架体,所述第一支撑架体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体分别对第一叶片模块和第二叶片模块进行支撑和固定,且所述第二支撑架体带动第二叶片模块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体所在一侧靠近或远离,将第二叶片模块的粘接平面与第一叶片模块上对应粘接面粘接固定;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体上设有与所述粘接平面对应的移动机构、检测机构和涂布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涂布机构与所述移动机构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机构沿着第二叶片模块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驱动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涂布机构沿着第二叶片模块的长度往复移动;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测距传感器和激光扫描仪,所述测距传感器用于检验粘接缝的大小,所述激光扫描仪用于检验粘接平面的平整度;所述涂布机构包括激光测距仪和涂胶组件,所述激光测距仪用于确定所述涂胶组件在粘接平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涂胶组件用于对粘接平面涂布结构胶。
[0007]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导向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导向组件沿着所述第二支撑架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涂布机构上,分别驱动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涂布机构沿着所述导向组件往复移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板、驱动电机、齿条和齿轮,所述检测机构或所述涂布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齿轮,所述齿条沿着所述第二支撑架体的长度方向设置,齿端朝向第一支撑架体所在一侧,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
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直线导轨和导块,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齿条上,且所述导轨沿着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导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上还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分别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涂布机构连接,用于改变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涂布机构位于粘接平面上高度方向的位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螺杆,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螺杆一端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检测机构或所述涂布机构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涂胶组件包括混胶器和施胶头,所述混胶器与所述调节机构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施胶头的进胶端与所述混胶器的出胶端通过管道连接,且靠近所述混胶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施胶头朝向粘接平面的一侧上设置有出胶口,结构胶自所述出胶口涂布于所述粘接平面上,呈长条状。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叶片模块粘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叶片模块和第二叶片模块分别吊装至第一支撑工装和第二支撑工装上,并定位夹紧;移动第二支撑工装,将第二叶片模块固定于粘接位置,测距传感器检验粘接缝的大小,激光扫描仪用于检验粘接平面的平整度,调整第二支撑工装上的定位点使得粘接缝和粘接平面符合生产要求;涂胶组件按比例混合结构胶加压涂敷在粘接平面上,并随着涂敷进程自动修正移走速度、胶层厚度及高度,直至整个粘接平面均涂布有结构胶;移动第二支撑工装使得涂敷有结构胶的粘接平面朝向第一叶片模块移动,施加压力挤压结构胶,保证挤压后的结构胶与叶片外表面对齐或略高于叶片外表面;结构胶固化后打磨掉多余部分以满足叶片粘接要求。
[0015]进一步的,在所述整个粘接平面均涂布有结构胶后,控制激光扫描仪对胶层进行抽检或巡检。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架体和第二支撑架体分别对第一叶片模块和第二叶片模块进行固定,以保证粘接时的稳定性;通过在涂敷结构胶之前设置检测机构精确检验粘接缝和粘接平面,并依据依据检测结果精确调整两个叶片模块之间的粘接位置,保证粘接位置的精度;通过设置涂布机构,对结构胶的涂布速度,胶层厚度以及位置进行精确控制,保证结构胶施加量的合理性,从整体上实现了对胶层厚度和粘接位置的精确控制,保证成型后叶片的粘接质量。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叶片模块粘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叶片模块粘接工装粘接过程的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检测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涂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涂布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叶片模块粘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01、第一支撑架体;02、第二支撑架体;03、第一叶片模块;04、第二叶片模块;05、粘接平面;10、移动机构;11、导向组件;11a、直线导轨;11b、导块;12、驱动组件;12a、固定板;12b、驱动电机;12c、齿条;12d、齿轮;20、检测机构;21、测距传感器;22、激光扫描仪;30、涂布机构;31、激光测距仪;32、涂胶组件;32a、混胶器;32b、施胶头;32c、出胶口;32d、连接板;32e、管道;40、调节机构;41、伺服电机;42、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模块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体和第二支撑架体,所述第一支撑架体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体分别对第一叶片模块和第二叶片模块进行支撑和固定,且所述第二支撑架体带动第二叶片模块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体所在一侧靠近或远离,将第二叶片模块的粘接平面与第一叶片模块上对应粘接面粘接固定;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体上设有与所述粘接平面对应的移动机构、检测机构和涂布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涂布机构与所述移动机构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机构沿着第二叶片模块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驱动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涂布机构沿着第二叶片模块的长度往复移动;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测距传感器和激光扫描仪,所述测距传感器用于检验粘接缝的大小,所述激光扫描仪用于检验粘接平面的平整度;所述涂布机构包括激光测距仪和涂胶组件,所述激光测距仪用于确定所述涂胶组件在粘接平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涂胶组件用于对粘接平面涂布结构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模块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导向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导向组件沿着所述第二支撑架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涂布机构上,分别驱动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涂布机构沿着所述导向组件往复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模块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板、驱动电机、齿条和齿轮,所述检测机构或所述涂布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齿轮,所述齿条沿着所述第二支撑架体的长度方向设置,齿端朝向第一支撑架体所在一侧,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模块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直线导轨和导块,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齿条上,且所述导轨沿着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导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昆伦李春惠徐峰
申请(专利权)人:新创碳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