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胶海绵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875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凝胶海绵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凝胶海绵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丝素蛋白溶液,制备壳聚糖溶液,制备外泌体,将壳聚糖溶液和丝素蛋白溶液体积比2:3,进行混合,得混合液,调节混合液的pH至中性,将混合液注入模具中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胶海绵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凝胶海绵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外泌体作为一种活细胞分泌的亚细胞成分,广泛参与细胞之间的交流,并可以作为干细胞的旁分泌因子来发挥生物学效应。目前的研究表明多种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以促进创面修复与皮肤组织再生,而外泌体对皮肤相关细胞功能的,影响是其中的机制之一,例如外泌体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的増殖、迁移、分泌功能等。
[0003]此外,对于糖尿病慢性创面而言,由于局部组织高糖、炎症状态等可使相关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分泌相关蛋白能力受损,创面愈合困难。例如高糖的环境会抑制HSFs的功能,促进细胞的凋亡。
[0004]动物研宄表明应用外泌体可以促进创面修复与皮肤再生。目前外泌体的应用方法主要是通过创面周围局部多点注射、尾静脉注射。然而这样的外泌体应用方法也存在缺点,例如尾静脉全身给药的方法可能会造成外泌体的流失、浪费,也可能会对机体的其他部位产生未知影响;无论是尾静脉注射、局部多点注射的方式会造成皮肤的二次创伤,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周围神经、血管病变,即使是很小的伤口也有可能发展为难愈性溃疡,增加感染风险,在肢端皮肤尤为严重;周围局部注射不能使外泌体广泛、均匀的接触创面等。因此探索一种简单、无创、有效的外泌体应用方式,不但有助于创面的愈合,也将为外泌体在临床的应用于推广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凝胶海绵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目前对外泌体的给药方式的不足,进一步解决创面愈合困难的问题,进一步解决在高血糖环境中创面愈合困难。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凝胶海绵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00、制备丝素蛋白溶液;S200、制备壳聚糖溶液;S300、制备外泌体;S400、将所述壳聚糖溶液和丝素蛋白溶液体积比2:3,进行混合,搅拌20

40min,得混合液;调节所述混合液的pH至中性;将所述混合液注入模具中于

25℃至

18℃冷冻10

15小时,于

75℃至

65℃冷冻4

8小时,再冷冻干燥40

50小时,再真空干燥10

15小时,制得海绵支架;称量外泌体并用PBS缓冲液浸润溶解;称量所述海绵支架加入PBS溶解的外泌体,再加入乙酰基五肽和乙酰基六肽,浸润溶胀后制得凝胶海绵敷料

80℃保存。
[0007]进一步,所述丝素蛋白溶液的浓度为2w/v%

6w/v%。
[0008]进一步,所述壳聚糖溶液采用1(v/v)%醋酸溶解壳聚糖,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2w/v%

6w/v%。
[0009]进一步,所述海绵支架的质量与所述外泌体的体积比为0.169g:0.4

0.6ml。
[0010]进一步,所述乙酰基五肽和乙酰基六肽的总质量与所述海绵支架的质量比为0.05:0.169。
[0011]进一步,所述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取3

8代的GMSCs,以2*106/皿的密度接种于15cm的细胞培养皿中,加入含10%FBS,1x双抗的DMEMD/F12培养基20ml,在37℃,5%CO2的条件下培养;待培养皿中的细胞汇合率达到75

80%后,弃去培养基,15mlPBS清洗,每皿中加入20ml含10%exosomes

free血清DMEMD/F12培养基,继续培养48h后收集培养上清;将细胞用0.25%的胰酶消化后离心,重悬后按1:4传代,继续培养,收集细胞培养上清;将收集的细胞培养上清在4℃、2000g的条件下离心,收集离心后的上清并用0.22μm的滤膜过滤;将过滤后的上清置于超滤离心管中,4℃,5000g的条件下离心20min,收集超滤后的液体;将qEV

外泌体分离柱固定在铁架台上,柱子下方放置15ml离心管,接收废液或者收集分离出的外泌体。
[00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凝胶海绵敷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凝胶海绵敷料。
[0013]进一步,所述凝胶海绵敷料的表面孔径为50

150μm;所述凝胶海绵敷料的内部横切孔径为200

500μm;所述凝胶海绵敷料的厚度为0.5

2mm。凝胶海绵敷料在去离子水中的溶胀率为2110%,在PBS中的溶胀率为1750%,在SBF中的溶胀率为1556%,在FBS中的溶胀率为1440%。
[0014]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凝胶海绵敷料的组合物,包括:169重量份海绵支架;50重量份的乙酰基五肽和乙酰基六肽;与重量份对应的400

600体积份的外泌体;所述海绵支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合物制成:3体积份的2w/v%

6w/v%丝素蛋白溶液;2体积份的2w/v%

6w/v%壳聚糖溶液。
[0015]进一步,所述丝素蛋白溶液浓度为4w/v%;所述壳聚糖溶液浓度为2w/v%;所述乙酰基五肽和乙酰基六肽的质量比为1:1。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凝胶海绵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凝胶海绵敷料的表面孔径为50

150μm;所述凝胶海绵敷料的内部横切孔径为200

500μm;所述凝胶海绵敷料的厚度为0.5

2mm,可以增加辅料透气性以及携带更多的有效药物,并且对于伤口的渗出液有较好的吸收;搭载GMSCs外泌体,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特别是高血糖环境下,创面愈合困难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 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海绵支架。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凝胶海绵敷料。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凝胶海绵敷料内横切孔径的扫描电镜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凝胶海绵敷料表面孔径的扫描电镜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编号1及空白组小鼠实验图。
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前提下本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4]称取60 g生丝和25.44 g的无水碳酸钠备用,量取12 L的去离子水倒入不锈钢桶中,并用电磁炉加热。在去离子水即将沸腾时,加入称量好的无水碳酸钠,继续加热并搅拌至沸腾,使得无水碳酸钠充分溶解,再加入称量好的生丝,保持沸腾煮90 min,每隔5 min搅拌一次,以溶解生丝表面的丝胶。将脱胶后的生丝用去离子水揉搓4遍,使得生丝表面的丝胶充分清除,最后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胶海绵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0、制备丝素蛋白溶液;S200、制备壳聚糖溶液;S300、制备外泌体;S400、将所述壳聚糖溶液和丝素蛋白溶液体积比2:3,进行混合,得混合液;调节所述混合液的pH至中性;将所述混合液注入模具中于

25℃至

18℃冷冻10

15小时,于

75℃至

65℃冷冻4

8小时,再冷冻干燥40

50小时,再真空干燥10

15小时,制得海绵支架;称量外泌体并用PBS缓冲液浸润溶解;称量所述海绵支架加入PBS溶解的外泌体,再加入乙酰基五肽和乙酰基六肽,浸润溶胀后制得凝胶海绵敷料

80℃保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凝胶海绵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溶液的浓度为2w/v%

6w/v%。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凝胶海绵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溶液采用1v/v%醋酸溶解壳聚糖,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2w/v%

6w/v%。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凝胶海绵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支架的质量与所述外泌体的体积比为0.169g:0.4

0.6m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凝胶海绵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基五肽和乙酰基六肽的总质量与所述海绵支架的质量比为0.05:0.16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凝胶海绵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取3

8代的GMSCs,以2*106/皿的密度接种于15cm的细胞培养皿中,加入含10%FBS,1x双抗的DMEMD/F12培养基20ml,在37℃,5%CO2的条件下培养;待培养皿中的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侠吴建兵蔡亚非冯开徐
申请(专利权)人:媄典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