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吊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42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吊扇,包括吊装组件,包括悬吊组件与吊杆,悬吊组件与吊杆为可拆卸连接;主体,主体包括防水电机与罩设于防水电机外部的外壳,防水电机的转轴的两端贯穿外壳,吊杆背离悬吊组件的一端与转轴的一端连接,外壳设置有若干第一卸水道;扇叶,若干扇叶环绕外壳间隔设置,扇叶与外壳连接;灯组件,安装于外壳底部,灯组件与转轴的一端连接;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风扇控制模块和灯具控制模块,控制器与风扇控制模块设置于悬吊组件上,灯具控制模块设置于灯组件上,控制器、风扇控制模块、灯具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灯具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灯具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吊扇


[0001]本技术涉及吊扇
,特别涉及一种防水吊扇。

技术介绍

[0002]吊扇作为常用的电器,在各种场合随处可见,而在诸如户外或者温室大棚等场景中,雨水或者浇水装置喷出的水很容易渗入吊扇中,从而导致短路。由于吊扇通常需要与外部固定杆相连接实现吊装,现有的方案大多在电机顶端设置带通孔的顶盖,使得外部固定杆通过通孔与吊扇内的连接部件相固定,这种方案虽然实现了垂直方向的防水,但还是无法避免水从运动部件与连接部件之间的间隙溅入,进而从电机顶端渗透到电机内部,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水吊扇,防水效果良好,可有效解决吊扇在户外环境中,内部元件容易受潮损坏的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吊扇,包括:
[0005]吊装组件,包括悬吊组件与吊杆,悬吊组件与吊杆为可拆卸连接;
[0006]主体,主体包括防水电机与罩设于防水电机外部的外壳,防水电机的转轴的两端贯穿外壳,吊杆背离悬吊组件的一端与转轴的一端连接,外壳设置有若干第一卸水道;
[0007]扇叶,若干扇叶环绕外壳间隔设置,扇叶与外壳连接;
[0008]灯组件,安装于外壳底部,灯组件与转轴的一端连接;
[0009]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风扇控制模块和灯具控制模块,控制器与风扇控制模块设置于悬吊组件上,灯具控制模块设置于灯组件上,控制器、风扇控制模块、灯具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吊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吊扇采用防水电机,同时,包裹防水电机的外壳设置有第一卸水道,对电机外罩的外壁上的水起引流作用,避免集聚于电机的外罩上,可防止液体集聚并因虹吸而渗透进壳体内部而对电机造成损害,双重的防水效果有效地保护了吊扇的主要部件的安全。另外,吊扇还设置有灯组件使得吊扇不仅具有风扇的功能还兼具照明的功能,且吊扇设置有控制器、风扇控制模块和灯具控制模块,用户可通过外置的遥控器控制吊扇和灯具的启停,控制器、风扇控制模块和灯具控制模块联动,可使风扇与照明灯同时或单独使用,丰富了吊扇的功能。
[00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吊扇,悬吊组件包括吊盅和设置于吊盅内的固定组件,吊杆的一端穿过吊盅连接于固定组件。
[00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吊扇,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支架与吊球,固定支架包括支撑环及固定于支撑环上且向上延伸的固定支脚,固定支脚连接于吊盅的顶部,吊球安装于支撑环内,吊杆连接于吊球上。
[00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吊扇,吊盅包括圆台型的主壳体、盖设于主壳体的开口处的上盖组件和设置于主壳体的底部的下盖组件。
[00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吊扇,上盖组件包括主盖和安装于主盖顶部的防水盖,主盖的边缘环绕主盖的轴线设置有若干活动扣件,活动扣件与主壳体上的扣接块匹配连接。其中,防水盖其防水作用,防止外接水分进入吊盅内部以造成对吊盅内部的电器元件造成腐蚀,另外,主盖设置有活动扣件,用户仅需要掰动活动扣件,使活动扣件与扣接块分离或扣接即可实现主盖与吊盅的快速拆装。
[00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吊扇,主盖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孔,防水盖的底部设置有与定位孔匹配插接的第一定位柱,结构简单实用,可实现主盖与防水盖的快速定位安装,同时,防水盖与主盖无需通过螺钉固定,可减少防水盖与主盖之间发生虹吸的间隙,有助于进一步地提高防水效果。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吊扇,主盖朝向吊盅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与固定支脚上的第二定位孔配合插接,结构简单实用,可实现主盖与固定支架的快速定位安装。
[00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吊扇,下盖组件包括防水圈和下罩盖,防水圈的上端压触于吊盅的底部,防水圈的下端从吊盅的内部延伸至吊盅的外部,下罩盖可拆卸地固定于吊盅的底部并将防水圈的下端罩盖于下罩盖内。利用防水圈防止外界水分从吊盅的底部进入吊盅内部,进一步地利用下罩盖提高防水效果。
[00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吊扇,还包括设置于吊杆与转轴连接处的防水外罩组件,防水外罩组件包括喇叭状的外罩和防水套圈,防水套圈套设于吊杆与转轴的连接处,外罩罩设于防水套圈外,外罩的上端与防水套圈的上端扣接。利用防水外罩组件防止外界溶液延吊杆顺流至主体内部以造成电机受潮,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外罩的设计成喇叭状,当外界溶液溅射至外罩时,外界溶解被引流远离主体与吊杆的连接交界处,有助于提高防水效果。
[001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吊扇,灯组件的灯罩设置有第二卸水道。利用第二卸水道对灯组件外部的溶液进行引流,可防止灯罩的外壁上液体集聚并因虹吸而渗透进灯具内部而对电子件造成损害。
[00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吊扇的结构爆炸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吊扇的剖视图;
[0024]图3为吊装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0025]图4为灯组件的剖视图;
[0026]图5为图4中标记A处的放大图;
[0027]图6为灯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0028]图7为外壳的结构爆炸图;
[0029]图8为主壳体的正视图;
[0030]图9为扇叶的正视图;
[0031]图10为主体、扇叶的卸水示意图;
[0032]图11为压盖的结构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吊装组件1;吊盅1

1;主壳体1

1a;主盖1

1b;防水盖1

1c;活动扣件1

1d;扣接块1

1e;第一定位孔1

1f;第一定位柱1

1g;第二定位柱1

1h;第二定位孔1

1i;防水圈1

1j;下罩盖1

1k;密封垫圈1

1l;吊杆1

2;固定支架1

3;支撑环1

3a;固定支脚1

3b;吊球1

4;
[0035]主体2;防水电机2

1;外壳2

2;压盖2

2a;壳体2

2b;底板2

2c;扣脚2

2d;第一卸水道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吊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组件,包括悬吊组件与吊杆,所述悬吊组件与所述吊杆为可拆卸连接;主体,所述主体包括防水电机与罩设于所述防水电机外部的外壳,所述防水电机的转轴的两端贯穿所述外壳,所述吊杆背离所述悬吊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外壳设置有若干第一卸水道;扇叶,若干扇叶环绕所述外壳间隔设置,所述扇叶与所述外壳连接;灯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底部,所述灯组件与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风扇控制模块和灯具控制模块,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扇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悬吊组件上,所述灯具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灯组件上,所述控制器、所述风扇控制模块、所述灯具控制模块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吊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组件包括吊盅和设置于所述吊盅内的固定组件,所述吊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吊盅连接于所述固定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吊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支架与吊球,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撑环及固定于所述支撑环上且向上延伸的固定支脚,所述固定支脚连接于所述吊盅的顶部,所述吊球安装于所述支撑环内,所述吊杆连接于所述吊球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吊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盅包括圆台型的主壳体、盖设于所述主壳体的开口处的上盖组件和设置于所述主壳体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锡堂邓树壮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动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