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液采气装置及排液采气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808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排液采气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排液采气装置及排液采气系统。排液采气装置包括:泵筒,一端设有进液口,另一端设有排液口;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泵筒与油管连接的一端,第一单向阀用于沿泵筒至油管单向导通;第一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泵筒内,第一活塞上设有贯通通道;第二单向阀,设置在贯通通道,第二单向阀用于沿泵筒的进液口至排液口单向导通;液压缸,缸体与泵筒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活塞连接,液压缸用于驱动第一活塞移动。如此,摒弃了抽油杆机械驱动模式,消除了抽油杆与油管相对往复运动造成的机械磨损,消除因机械磨损造成抽油杆磨断、油管磨漏等造成修井费用提升,减少摩擦损失,实现减少修井和节能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液采气装置及排液采气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排液采气
,尤其涉及一种排液采气装置及排液采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对地下液体或气体进行开采时,常常需要利用深井泵对井内的油和水等流体进行举升上排,释放井筒压力提升气体采收效果。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抽油杆往复运动带动井下泵实现举升排采或者利用抽油杆旋转带动螺杆泵实现举升排采,往复运动和旋转运动,容易导致抽油杆和油管产生磨损。尤其在斜度井和水平井段,抽油杆和油管单向压力大,磨损集中,偏磨更加严重,产生杆局部磨断、管局部磨穿孔等问题,基于此导致检泵频率大大提升,频繁检泵造成作业费支出大,管杆更换多、材料费高,同时磨损也会导致能耗损失大、电费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液采气装置及排液采气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抽油杆和油管容易磨损的缺陷,实现消除抽油杆和油管磨损的效果。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液采气装置,用于与油管连接,包括:
[0006]泵筒,一端设有供井下液体进入的进液口,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油管连接的排液口;
[0007]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泵筒与所述油管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沿所述泵筒至所述油管单向导通;
[0008]第一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泵筒内,所述第一活塞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活塞两侧腔室的贯通通道;
[0009]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所述贯通通道,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沿所述泵筒的进液口至排液口单向导通;
[0010]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泵筒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所述液压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塞移动。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液采气装置,还包括筛管,所述筛管设置于所述泵筒的进液口,所述缸体通过所述筛管与所述泵筒连接。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液采气装置,还包括连接接头,所述泵筒通过所述连接接头与所述油管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液采气装置,所述连接接头设有用于与液压驱动装置连接的液路孔,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液路孔连接,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液压缸伸缩。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液采气装置,还包括扶正装置;
[0015]所述缸体的外壁设有突出于所述缸体的外表面的所述扶正装置,用于与井壁相
抵,和/或所述泵筒的外壁设有突出于所述泵筒的外表面的所述扶正装置,用于与井壁相抵。
[00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液采气装置,所述扶正装置包括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沿所述泵筒的周向或所述缸体的周向排布。
[00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排液采气系统,包括油管、液压驱动装置和如上所述的排液采气装置,所述液压驱动装置与所述液压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液压缸伸缩。
[001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液采气系统,还包括第一液路通道,所述缸体的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一液路通道与所述油管连接,所述油管与所述液压驱动装置连接。
[001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液采气系统,还包括第二液路通道,所述缸体的无杆腔通过所述第二液路通道与所述液压驱动装置连接。
[002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液采气系统,所述液压驱动装置为液压站。
[0021]本技术提供的排液采气装置,在吸收井下液体的过程中,液压缸驱动第一活塞向泵筒的进液口运动,第一活塞与第一单向阀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二者之间产生负压。在此过程中,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井下液体依次经过进液口和第二单向阀进入到第一活塞与第一单向阀之间。在举升井下液体的过程中,液压缸驱动第一活塞向泵筒的排液口运动,第一活塞与第一单向阀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二者之间的压力增大。在此过程中,第一单向阀打开,第二单向阀关闭,第一活塞与第一单向阀之间的井下液体被第一活塞压入到油管内。
[0022]如此设置,本技术提供的排液采气装置利用液压作为动力,通过液压缸驱动泵筒内的第一活塞移动,配合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完成吸收井下液体和举升井下液体的作业,摒弃了现有技术中的抽油杆机械驱动模式,消除了抽油杆与油管相对往复运动摩擦阻力与机械磨损,消除机械磨损造成杆磨断、管磨漏产生的修井费用,减小了由于这些机械摩擦产生的能耗损失,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同时,本技术提供的排液采气装置在斜井段、水平段也具有很好的防偏磨以及节能的效果。
[0023]除此之外,通过流量控制能够控制液压缸的伸缩长度和伸缩频率,达到方便快捷地调节排采速率的效果。
[0024]本技术中的排液采气系统,由于包含了本技术中的排液采气装置,因此同时包含了排液采气装置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种排液采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种排液采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2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4是图2中Ⅱ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油管;2、泵筒;3、第一单向阀;301、第一弹性件;302、第一球体;303、第一安装板;304、第二安装板;4、第一活塞;5、第二单向阀;501、第二弹性件;502、第二球体;503、第三安装板;6、缸体;7、第二活塞;8、活塞杆;9、第一液路通道;10、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筛管;13、连接接头;14、扶正装置;15、套管;16、井口组件;17、盘根;18、第一阀口;19、第二阀口;20、第三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抽油杆往复运动带动井下泵实现举升排采或者利用抽油杆旋转带动螺杆泵实现举升排采,往复运动和旋转运动都容易导致抽油杆和油管产生磨损。在斜度井和水平井中,抽油杆和油管偏磨更加严重,导致检泵周期缩短,影响生产效率。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油管易被磨损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排液采气装置和排液采气系统。
[0034]下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排液采气装置。
[0035]具体来说,排液采气装置用于与油管1连接,具体地,排液采气装置与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液采气装置,用于与油管(1)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筒(2),一端设有供井下液体进入的进液口,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油管(1)连接的排液口;第一单向阀(3),设置在所述泵筒(2)与所述油管(1)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单向阀(3)用于沿所述泵筒(2)至所述油管(1)单向导通;第一活塞(4),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泵筒(2)内,所述第一活塞(4)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活塞(4)两侧腔室的贯通通道;第二单向阀(5),设置在所述贯通通道,所述第二单向阀(5)用于沿所述泵筒(2)的进液口至排液口单向导通;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6)与所述泵筒(2)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8)与所述第一活塞(4)连接,所述液压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塞(4)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采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筛管(12),所述筛管(12)设置于所述泵筒(2)的进液口,所述缸体(6)通过所述筛管(12)与所述泵筒(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采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接头(13),所述泵筒(2)通过所述连接接头(13)与所述油管(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液采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13)设有用于与液压驱动装置连接的液路孔,所述液压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海余旭阳陈海生王禄瑾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石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