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屠裕华专利>正文

光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99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传输冷光源的光锥。该光锥由光锥外壳和光锥锥体两部分构成,其特点是设置于光锥外壳内的光锥锥体由一端粗、另一端细的光纤丝压缩而成。该光锥能将冷光源光缆输出的光,最大限度地进入内窥镜导光束内,以避免光缆出射的光线部分落在导光束端面之外,从而充分利用了光能量。(*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光源与医用内窥镜导光束之间的耦合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通常,医用内窥镜是通过冷光源光缆输出的光经镜管内的导光束传输至镜端面,进行照明视场以进行观察的。目前,国内医用冷光源光缆输出端面通光孔径一般为Ф4.5mm,而内窥镜导光束端面通光孔径为Ф1.5-Ф2.4mm不等。由于光缆和导光束端面通光孔径不同,且相互之间又有一定的间距,由此导致了冷光源输出光的很大一部分落在内窥镜导光束端面之外,造成了光能的损耗。三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传输冷光源的光锥。本技术所述的光锥由光锥外壳和光锥锥体两部分构成,其特点是设置于光锥外壳内的光锥锥体由一端粗、另一端细的光纤丝压缩而成。该光锥能将冷光源光缆输出的光,最大限度地进入内窥镜导光束内,以避免光缆出射的光线部分落在导光束端面之外,从而充分利用了光能量。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光锥外壳 2—光锥锥体五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用于冷光源与医用内窥镜导光束之间耦合的光锥,由光锥外壳1和光锥锥体2两部分构成,光锥锥体2由一端粗、另一端细的光纤丝压缩而成。光纤丝可以为单丝结构,或为26000个以上单丝集约而成的结构。光锥锥体2的两端通光孔径,分别大于或等于光缆和导光束端面的通光孔径;光锥长度及两端面通光直径大小,可视内窥镜导光束和冷光源光缆的端面通光直径而定,并与其相匹配。光锥安装在内窥镜的导光束插座内,其细径端面与内窥镜导光束端面相耦合,粗径端面与导光束插座外端持平,通过拧在其上的光缆插头与光缆输出端面相耦合。权利要求1.一种由光锥外壳(1)和光锥锥体(2)两部分构成的光锥,其特征是该光锥的光锥锥体(2)由一端粗、另一端细的光纤丝压缩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锥,其特征是所述的光纤丝可以为单丝结构,或为26000个以上单丝集约而成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锥,其特征是所述的光锥锥体(2)的两端通光孔径,分别大于或等于光缆和导光束端面的通光孔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传输冷光源的光锥。该光锥由光锥外壳和光锥锥体两部分构成,其特点是设置于光锥外壳内的光锥锥体由一端粗、另一端细的光纤丝压缩而成。该光锥能将冷光源光缆输出的光,最大限度地进入内窥镜导光束内,以避免光缆出射的光线部分落在导光束端面之外,从而充分利用了光能量。文档编号A61B1/06GK2636815SQ0321035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日专利技术者申屠裕华 申请人:申屠裕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光锥外壳(1)和光锥锥体(2)两部分构成的光锥,其特征是该光锥的光锥锥体(2)由一端粗、另一端细的光纤丝压缩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屠裕华
申请(专利权)人:申屠裕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