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响充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95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音响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响充电线,DC插头机构设置在电线一端,插头外模两端开设有螺纹孔,插头外模上端一侧开设有Pin针孔,圆孔上固定安装有锥形罩,第一网尾固定连通安装在插头外模一侧,第一网尾上端开设有凹槽,插头内模放置在插头外模内,锥形凸台固定安装在插头内模上端一侧且通过圆孔位于锥形罩内,连接块固定安装在插头内模一侧且位于第一网尾内,连接块与电线电性固定连接,锥形罩及Pin针孔内均限位安装有连接机构,电线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插头机构,该设计一方面实现多维化电性连接,辅助提升供电仪器使用性能,并且连接稳定,避免松动,另一方面,能适用专用接口,实现稳定供电,极大提升充电效率。极大提升充电效率。极大提升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响充电线


[0001]本技术涉及音响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响充电线。

技术介绍

[0002]音响广义上是指一种利用电子回路设计进行音讯与电子讯号间之互相转换的设备,但在一般口语上音响通常是指一整套可以还原播放音频信号的设备,音响设备大概包括功放、周边设备(包括压限器、效果器、均衡器、VCD、DVD 等)、扬声器(音箱、喇叭)、调音台等,在音响使用过程中,需要供电,故需要充电线,常规音响充电线由于电流干扰会对音响的播放音质存在一定影响,并且常规音响充电线结构单一,供电效率不高,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一种音响充电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常规音响充电线结构单一,供电效率不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音响充电线。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设计一种音响充电线,包括电线,还包括:
[0006]DC插头机构,所述DC插头机构设置在所述电线一端,所述DC插头机构包括插头外模、第一网尾、插头内模、锥形凸台、连接块,所述插头外模内设置有腔体,所述插头外模两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插头外模上端一侧开设有Pin 针孔,所述插头外模上端另一端贯穿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上固定安装有锥形罩,所述第一网尾固定连通安装在所述插头外模一侧,所述第一网尾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插头内模放置在所述插头外模内,所述锥形凸台固定安装在所述插头内模上端一侧且通过所述圆孔位于所述锥形罩内,所述连接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插头内模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网尾内,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电线电性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罩及所述Pin针孔内均限位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电线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插头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铜套、Pin针、铜帽,所述铜套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Pin针孔及所述锥形罩内,所述Pin针固定安装在所述铜套下端,所述铜帽滑动安装在所述铜套内,所述铜套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与所述铜帽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插头机构包括连接插头外模、连接插头内模、负极弹片、正极弹片、内骨架、内铜圈、塑胶壳,所述连接插头外模内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插头内模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且与所述连接插头外模固定连接,所述电线另一端贯穿所述连接插头外模与所述连接插头内模固定电性连接,所述负极弹片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插头内模上,所述正极弹片与所述负极弹片电性接触,所述内骨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正极弹片上,所述内铜圈固定安装在所述内骨架上,所述塑胶壳固定安装在所述内铜圈上。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插头外模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网尾。
[0010]优选的,还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SR、卡扣、尾档,所述尾档固定套设在所述电线外侧,所述卡扣固定安装在所述尾档一侧,所述SR固定安装在所述卡扣一侧,所述
SR及所述卡扣均固定套设在所述电线外侧。
[001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音响充电线,有益效果在于:
[0012]通过设置电线、DC插头机构、连接插头机构,使得一方面实现多维化电性连接,辅助提升供电仪器使用性能,并且连接稳定,避免松动,另一方面,能适用专用接口,实现稳定供电,极大提升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音响充电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音响充电线的DC插头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音响充电线的连接插头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音响充电线的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电线1、DC插头机构2、插头外模21、螺纹孔211、Pin针孔22、锥形罩23、第一网尾24、凹槽241、插头内模25、锥形凸台26、连接块27、连接机构28、铜套281、Pin针282、铜帽283、连接插头机构3、连接插头外模 31、连接插头内模32、负极弹片33、正极弹片34、内骨架35、内铜圈36、塑胶壳37、第二网尾38、辅助机构4、SR41、卡扣42、尾档43。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实施例1
[0020]参照图1

4,一种音响充电线,包括电线1,还包括:
[0021]DC插头机构2,DC插头机构2设置在电线1一端,DC插头机构2包括插头外模21、第一网尾24、插头内模25、锥形凸台26、连接块27,插头外模21内设置有腔体,插头外模21两端开设有螺纹孔211,插头外模21上端一侧开设有Pin针孔22,插头外模21上端另一端贯穿开设有圆孔,圆孔上固定安装有锥形罩23,第一网尾24固定连通安装在插头外模21一侧,第一网尾24上端开设有凹槽241,插头内模25放置在插头外模21内,锥形凸台26固定安装在插头内模25上端一侧且通过圆孔位于锥形罩23内,连接块27固定安装在插头内模25 一侧且位于第一网尾24内,连接块27与电线1电性固定连接,锥形罩23及Pin 针孔22内均限位安装有连接机构28,电线1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插头机构3,
[0022]连接机构28包括铜套281、Pin针282、铜帽283,铜套281分别固定安装在Pin针孔22及锥形罩23内,Pin针282固定安装在铜套281下端,铜帽283 滑动安装在铜套281内,铜套281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上端与铜帽283固定连接,当将DC插头机构2与对应接口进行插接时,对应接口配件抵触铜帽283,由于弹簧可变形作用,使铜帽283收缩入铜套281内,当插接完成后,铜套281 由于弹簧作用顶起,实现卡固,Pin针282下端与锥形凸台26及插头内模25抵触,实现电性连接。
[0023]连接插头机构3包括连接插头外模31、连接插头内模32、负极弹片33、正极弹片34、内骨架35、内铜圈36、塑胶壳37,连接插头外模31内开设有安装孔,连接插头内模32放置在安装孔内且与连接插头外模31固定连接,电线1 另一端贯穿连接插头外模31与连接插头内
模32固定电性连接,负极弹片33固定安装在连接插头内模32上,正极弹片34与负极弹片33电性接触,内骨架35 固定安装在正极弹片34上,内铜圈36固定安装在内骨架35上,塑胶壳37固定安装在内铜圈36上,负极弹片33、正极弹片34、内骨架35、内铜圈36、塑胶壳37均位于连接插头外模31内,负极弹片33、正极弹片34接触,实现电性连接,便于安装及固定,并具有一定的适配性。
[0024]连接插头外模31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网尾38,设置第二网尾38,使得电线1与连接插头外模31连接处在保证灵活性的前提下,确保连接稳定,减少断裂风险。
[0025]通过设置电线1、DC插头机构2、连接插头机构3,使得一方面实现多维化电性连接,辅助提升供电仪器使用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响充电线,包括电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DC插头机构(2),所述DC插头机构(2)设置在所述电线(1)一端,所述DC插头机构(2)包括插头外模(21)、第一网尾(24)、插头内模(25)、锥形凸台(26)、连接块(27),所述插头外模(21)内设置有腔体,所述插头外模(21)两端开设有螺纹孔(211),所述插头外模(21)上端一侧开设有Pin针孔(22),所述插头外模(21)上端另一端贯穿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上固定安装有锥形罩(23),所述第一网尾(24)固定连通安装在所述插头外模(21)一侧,所述第一网尾(24)上端开设有凹槽(241),所述插头内模(25)放置在所述插头外模(21)内,所述锥形凸台(26)固定安装在所述插头内模(25)上端一侧且通过所述圆孔位于所述锥形罩(23)内,所述连接块(27)固定安装在所述插头内模(25)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网尾(24)内,所述连接块(27)与所述电线(1)电性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罩(23)及所述Pin针孔(22)内均限位安装有连接机构(28),所述电线(1)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插头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8)包括铜套(281)、Pin针(282)、铜帽(283),所述铜套(281)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Pin针孔(22)及所述锥形罩(23)内,所述Pin针(282)固定安装在所述铜套(281)下端,所述铜帽(28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旋刘健许宜仟孙美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联盈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