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93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框架结构,其界定有第一方向并包含:内部具有至少一抽气通道的第一框架、具有至少一贯孔的贴附层及通过贴附层结合于第一框架的第二框架,其中,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共同界定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间,抽气通道连通容置空间及外部,贴附层位于容置空间中,将容置空间区分为经由贯孔相连通的第一排气通道及第二排气通道,容置空间中残留的气体能自抽气通道向外部导出,以通过减少残留气体来增加贴附层的贴附面积及贴附完整性,藉此提升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之间黏贴结合的强度,并提升框架结构的稳固性。并提升框架结构的稳固性。并提升框架结构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0001]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22年8月2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22256185.5、技术名称为“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本申请中。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尤其涉及能提升结合强度的框架结构,应用有该框架结构的背光模组,及应用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器。

技术介绍

[0003]显示器的显示面板需要仰赖背光模组以供应光源,背光模组包含背板、设置于背板上的发光单元以及结合于背板周缘的胶框,由于现今的显示器愈来愈朝向窄边框的设计发展,使得背光模组的胶框的宽度亦需要缩减,而由于胶框的宽度变窄,因此胶框上难以设置用以结合于背板的卡扣结构,使得胶框只能以胶带黏贴固定于背板上。
[0004]然而,由于胶框的宽度有限,而使胶带的宽幅受限,因此造成胶带的贴附面积受到限制,此外,当胶带与胶框或背板贴合时,胶带与胶框或背板之间可能会残留气体,造成胶带贴附不完全,并使得胶带的贴附面积减少,导致黏贴结合的强度不足,因此存在胶框因固定性不足而剥落的风险。...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结构,其界定有第一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包含:第一框架,其内部具有至少一抽气通道;贴附层,其具有至少一贯孔;及第二框架,其通过所述贴附层结合于所述第一框架;其中,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共同界定出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抽气通道连通所述容置空间及所述第一框架的外部,所述贴附层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而将所述容置空间区分为邻近所述第一框架的第一排气通道及邻近所述第二框架的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经由所述贴附层的所述贯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具有沟槽,其设置于朝向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所述沟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沟槽连通所述第二排气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还具有至少一逃气槽,所述逃气槽连通所述沟槽并朝远离所述沟槽的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具有多个逃气槽,所述多个逃气槽分别连通所述沟槽并朝远离所述沟槽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多个逃气槽连通所述沟槽的不同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气槽远离所述沟槽的一侧的截面积小于所述逃气槽连通所述沟槽的一侧的截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气槽远离所述沟槽的一侧的宽度小于所述逃气槽连通所述沟槽的一侧的宽度。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组装部,所述第二框架于朝向所述第一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彰庆张政德侯珮棻
申请(专利权)人: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