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多重靶向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及其用途
[0001]本公开涉及用于多重靶向(multiple retargeting)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在癌症的治疗中,手术疗法、抗癌化疗(anticancer chemotherapy)、放射疗法(radiotherapy)等已被广泛应用,但是这些疗法中的大部分存在副作用,不完全的治疗效果以及诸如癌症复发和转移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开发新的和有效的癌症疗法,近年来,在抗癌免疫疗法领域已经取得了快速进展,其例子包括溶瘤病毒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
‑
T)细胞疗法等。
[0003]在抗癌免疫疗法中,溶瘤病毒是一种通过操作活病毒的基因并在癌细胞中选择性繁殖而被赋予裂解癌细胞能力的病毒,并且其在正常细胞中的增殖是有限的。癌细胞裂解释放的病毒能够连续感染周围的癌细胞,从而提供连续和协同的治疗效果。此外,溶瘤病毒能够通过在裂解癌细胞的过程中释放免疫原性肿瘤抗原来刺激人体的免疫应答,从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多重靶向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将特异性结合癌细胞靶分子的靶向结构域和HVEM的细胞外结构域的融合蛋白的至少一个表达盒插入到单纯疱疹病毒的基因组中,从而能够多重表达所述融合蛋白而不抑制所述单纯疱疹病毒的繁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融合蛋白的所述表达盒具有多顺反子构型,其中包含至少两种融合蛋白基因,并且编码IRES(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或2A肽的核酸序列位于所述基因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融合蛋白的所述表达盒具有单顺反子构型,其中至少两种表达盒被插入到所述病毒的所述基因组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以多种方式表达的所述融合蛋白具有(i)特异性结合相同靶分子的靶向结构域,或(ii)特异性结合不同靶分子的不同靶向结构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HVEM的所述细胞外结构域是包含SEQ ID NO:8或9的氨基酸序列的HveA82、包含SEQ ID NO:10或11的氨基酸序列的HveA87、包含SEQ ID NO:12或13的氨基酸序列的HveA102,或包含SEQ ID NO:14或15的氨基酸序列的HveA10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融合蛋白是这样一种融合蛋白:其中癌细胞靶向结构域和HVEM(HveA)的所述细胞外结构域经由包含1至30个氨基酸的连接子肽连接,并且所述连接子肽包含至少一个选自Ser、Gly、Ala和Thr的氨基酸。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靶分子是癌细胞表面上的抗原或受体,与正常细胞相比,其仅在癌细胞中表达或在癌细胞中过表达。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抗原或所述受体是EGFRvIII、EGFR、metastin受体、受体酪氨酸激酶、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酪氨酸激酶
‑
18
‑
受体(c
‑
Kit)、HGF受体c
‑
Met、CXCR4、CCR7、内皮素
‑
A受体、PPAR
‑
δ(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DGFR
‑
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CD133、CEA(癌胚抗原)、EpCAM(上皮细胞粘附分子)、MSLN(间皮素)、GD2(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PC3(磷脂酰肌醇聚糖3)、PS M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TAG
‑
72(肿瘤相关糖蛋白72)、GD3(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HLA
‑
DR(人白细胞抗原
‑
DR)、MUC1(粘蛋白1)、NY
‑
ESO
‑
1(纽约食管鳞状细胞癌1)、LMP1(潜伏膜蛋白1)、TRAILR2(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VEGF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HGFR(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D44或CD166。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靶分子是HER2,并且所述靶向结构域是scFv,被构建成使得SEQ ID NO:4的VH和SEQ ID NO:5的VL按照VH、连接子肽和VL的顺序经由所述连接子肽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靶分子是EpCAM,并且所述靶向结构域是scFv,被构建成使得SEQ ID NO:6的VL和SEQ ID NO:7的VH按照VL、连接子肽和VH的顺序经由所述连接子肽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重组单纯疱疹病毒被构建成使得SEQ ID NO:16的gD(糖蛋白D)的氨基酸序列的第222位的精氨酸(R)和第223位的苯丙氨酸(F)分别被天冬酰胺(N)和异亮氨酸(I)取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重组单纯疱疹病毒是重组HSV
‑
1病毒、重组HSV
‑
2病毒或HSV
‑
1和HSV
‑
2嵌合病毒。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重组单纯疱疹病毒是衍生自HSV
‑
1KOS株的重组HSV
‑
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重组单纯疱疹病毒被构建成使得,表达选自以下任意一种的表达盒:(i)细胞因子,(ii)趋化因子,(iii)免疫检查点的拮抗剂,(iv)诱导免疫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因子,(v)TGFβ的拮抗剂,其抑制对癌细胞的免疫应答,(vi)乙酰肝素酶,其降解用于实体肿瘤微环境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vii)拮抗剂,其抑制血管生成因子受体VEGFR
‑
2(VEGF受体
‑
2)的功能,和(viii)前药活化酶,其将前药转化为对癌细胞表现毒性的药物,被进一步插入到所述单纯疱疹病毒的所述基因组中而不抑制所述单纯疱疹病毒的增殖。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细胞因子是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白介素,包括IL
‑
2、IL
‑
4、IL
‑
7、IL
‑
10、IL
‑
12、IL
‑
15、IL
‑
18和IL
‑
24;干扰素,包括IFNα、IFNβ和IFNγ;肿瘤坏死因子,包括TNFα、GM
‑
CSF、G
‑
CSF和FLT3L,所述趋化因子是选自CCL2、RANTES、CCL7、CCL9、CCL10、CCL12、CCL15、CCL19、CCL21、CCL20和XCL
‑
1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免疫检查点是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PD
‑
1(程序性死亡受体1)、PD
‑
L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
‑
L2(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2)、CD27(分化簇27)、CD28(分化簇28)、CD70(分化簇70)、CD80(分化簇80)、CD86(分化簇86)、CD137(分化簇137)、CD276(分化簇276)、KIR(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AG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GITR(糖皮质激素诱导的TNFR相关蛋白)、GITRL(糖皮质激素诱导的TNFR相关蛋白配体)和CTLA
‑
4(溶细胞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
4),所述共刺激因子是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CD2、CD7、LIGHT、NKG2C、CD27、CD28、4
‑
1BB、OX40、CD30、CD40、LFA
‑
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
1)、ICOS(诱导型T细胞共刺激物)、CD3γ、CD3δ和CD3ε,以及所述前药活化酶是选自从大肠杆菌分离的胞嘧啶脱氨酶、大鼠细胞色素P450(CYP2B1)羧酸酯酶、细菌硝基还原酶和PNP(嘌呤核苷磷酸化酶)中的至少一种。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融合蛋白的所述表达盒被插入所述病毒的所述基因组中的UL3和UL4基因之间、UL26和UL27基因之间、UL37和UL38基因之间、UL48和UL49基因之间、UL53和UL54基因之间,或US1和US2基因之间。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表达盒被插入所述病毒的所述基因组中的UL3和UL4基因之间、UL26和UL27基因之间、UL37和UL38基因之间、UL48和UL49基因之间、UL53和UL54基因之间,或US1和US2基因之间,其中其插入位点不同于所述融合蛋白的所述表达盒的插入位点。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融合蛋白按照NH2/癌细胞靶向结构域/HVEM的细胞外结构域/COOH的顺序被构建,或按照与其相反的顺序被构建。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融合蛋白被构建成使得癌细胞靶向结构域和HVEM的所述细胞外结构域经由连接子肽连接,并且所述融合蛋白按照NH2/癌细胞靶向结构域/连接子肽/HVEM的细胞外结构域/COOH的顺序被构建,或按照与其相反
的顺序被构建。20.一种用于多重靶向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i)至少一个能够表达接头的表达盒被插入到单纯疱疹病毒的基因组中,而不抑制所述单纯疱疹病毒的增殖,所述接头是特异性结合癌细胞靶分子的靶向结构域和HVEM的细胞外结构域的融合蛋白,和(ii)特异性结合癌细胞靶分子的靶向域被插入并融合到其糖蛋白中。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糖蛋白是gB、gC、gD或gH。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糖蛋白是gB,并且被插入并融合到所述糖蛋白中的所述靶向结构域,被插入并融合到N
‑
端,位于SEQ ID NO:1的gB的氨基酸序列中的氨基酸31至78的区域内的任何位置、氨基酸80至363的区域内的任何位置,或氨基酸408至896的区域内的任何位置。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其中,所述糖蛋白是gB,并且被插入并融合到所述糖蛋白中的所述靶向结构域,被插入并融合到N
‑
端,位于SEQ ID NO:1的gB的氨基酸序列中的氨基酸43之后的位置、氨基酸52之后的位置、氨基酸70之后的位置、氨基酸76之后的位置、氨基酸80之后的位置、氨基酸81之后的位置、氨基酸95之后的位置、氨基酸100之后的位置、氨基酸137之后的位置、氨基酸185之后的位置、氨基酸187之后的位置、氨基酸241之后的位置、氨基酸261之后的位置、氨基酸265之后的位置、氨基酸304之后的位置、氨基酸334之后的位置、氨基酸361之后的位置、氨基酸408之后的位置、氨基酸419之后的位置、氨基酸430之后的位置、氨基酸458之后的位置、氨基酸470之后的位置、氨基酸481之后的位置、氨基酸495之后的位置、氨基酸497之后的位置、氨基酸546之后的位置、氨基酸608之后的位置、氨基酸630之后的位置、氨基酸663之后的位置、氨基酸664之后的位置、氨基酸665之后的位置、氨基酸671之后的位置、氨基酸673之后的位置、氨基酸690之后的位置、氨基酸725之后的位置、氨基酸730之后的位置、氨基酸732之后的位置、氨基酸742之后的位置、氨基酸772之后的位置、氨基酸868之后的位置、氨基酸869之后的位置、氨基酸886之后的位置、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