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肋骨开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77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可用于中断肋骨剖胸切口这一微创开胸手术的胸壁撑开装置,它的两个撑开臂前端侧面呈“*”形,合拢时正好放入所中断肋骨的断面和两侧,上下撑力的支点分别位于断肋和相邻的上下肋骨,撑力的分解减少中断肋骨的哆裂,术野暴露面积扩大,使中断肋骨剖胸切口在胸部手术应用中更加完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外科开胸手术器械。在保证开胸手术疗效的前提下,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是当今外科手术发展指导思想。不切除肋骨施行胸部手术已在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国际上普遍采用是在肋骨前端或后端切断的肋骨的方法。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胸外科自1995年5月起首先开展的肋骨中央切断肋骨进胸的方法,称为中断肋骨剖胸切口。临床应用表明,中断肋骨剖胸切口具有术野暴露面积大,手术创伤小,对肺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该手术已逐渐被广大胸外科医师所接收。但在临床应用中,使用传统开胸器撑开胸壁时,由于肋骨断端直接交错受力,承受全部撑力,易造成两侧中断了的肋骨骨折,增加了手术创伤,也限制了术野暴露面积。为解决这一弊病,我们设计了新式中断肋骨型开胸器。本技术由两两平行的固定撑开臂和活动撑开臂,通过手摇齿轮和齿条来实现连接和传动的。两个臂的前端侧面均呈 形,侧面各有一个可以容纳肋骨的凹槽,二臂合拢时正好放入所中断肋骨的断面和两侧,撑开肋骨开胸时,两个臂的撑力支点分别位于断肋和相邻的上下肋骨,撑力的分解避免了传统开胸器把撑力完全集中到断肋的弊端,使撑开的幅度加大,并减少了中断肋骨的哆裂。由于本技术采用了 形撑开臂,使中断肋骨剖胸切口在胸部手术应用中更加完善,它防止了中断肋骨在撑开胸壁时的断裂,术野暴露面积扩大,撑开胸壁后所形成的前后两部分切口更有利于胸部和经膈肌腹腔的手术操作,特别是在食管癌等手术中更具优势,扩大了中断肋骨剖胸切口在开胸手术中的使用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构造图。图2是本技术固定撑开臂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活动撑开臂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固定撑开臂的右视图,图5是本技术活动撑开臂的左视图,图6、图7分别是本技术固定撑开臂和活动撑开臂的A-A剖面图,图8是传统开胸器的使用状态图,图9、图10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其中1.固定撑开臂,2.活动撑开臂,3.手摇齿轮,4.齿条,5.摇柄。使用时,将两条撑开臂合拢,放入所中断肋骨的断面两侧(如图9),摇动摇柄,即可撑开肋骨开胸(如图10)。撑开后的胸腔切口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刀口位于前下方,有利于经膈肌腹腔手术操作。后部刀口有利于胸部手术操作。权利要求1.一种中断肋骨开胸器,包括固定撑开臂、活动撑开臂、手摇齿轮和齿条,其特征在于固定撑开臂和活动撑开臂的前端均为 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断肋骨开胸器,其特征在于其固定撑开臂的尾端与一齿条呈垂直状固定,其活动撑开臂的尾端与一手摇齿轮的轮轴固定,通过齿轮和齿条啮合来实现连接和传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可用于中断肋骨剖胸切口这一微创开胸手术的胸壁撑开装置,它的两个撑开臂前端侧面呈“”形,合拢时正好放入所中断肋骨的断面和两侧,上下撑力的支点分别位于断肋和相邻的上下肋骨,撑力的分解减少中断肋骨的哆裂,术野暴露面积扩大,使中断肋骨剖胸切口在胸部手术应用中更加完善。文档编号A61B17/02GK2638673SQ0321826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7日专利技术者樊祥奎, 严瑞华, 贾玉生, 曹洪明, 宋凤云, 陈皓 申请人:泰安市中心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断肋骨开胸器,包括固定撑开臂、活动撑开臂、手摇齿轮和齿条,其特征在于:固定撑开臂和活动撑开臂的前端均为“*”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祥奎严瑞华贾玉生曹洪明宋凤云陈皓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市中心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