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用电极和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72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7
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包含基材和活性物质层。活性物质层配置于基材的表面。在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形成有1个以上槽。槽沿着与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呈线状延伸。槽在活性物质层的周缘具有开口部。开口部在与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开口。槽包含第1区域和第2区域。第2区域配置于开口部与第1区域之间。在与槽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中,第1区域具有第1截面积,第2区域具有第2截面积。第2截面积比第1截面积小。面积小。面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用电极和二次电池


[0001]本公开涉及二次电池用电极和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日本特开2021

00984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通过在分离膜的表面体现出图案化的粘接力来提高电解液的浸渗能力以及气体的排出能力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二次电池”表示能够充放电的电池。以下,二次电池可简称为“电池”。通常,电池包含电极和电解液。电极包含活性物质层。活性物质层为多孔质。电解液渗透到活性物质层中。
[0004]如果在活性物质层中电解液的渗透不充分,则可以设想例如循环特性降低等不良情况。因此,考虑例如在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形成槽(线状凹部)。槽可以成为电解液的流路。通过槽的形成,可以期待促进电解液的渗透。
[0005]活性物质层伴随着充放电而膨胀、收缩。在活性物质层膨胀时,电解液从活性物质层排出。通过在活性物质层形成槽,有可能促进电解液的排出。通过促进电解液的排出,活性物质层内的电解液可能会枯竭。其结果,反而有可能降低循环特性。
[0006]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解液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包含基材和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配置于所述基材的表面,在所述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形成有1个以上槽,所述槽沿着与所述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呈线状延伸,所述槽在所述活性物质层的周缘具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在与所述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开口,所述槽包含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第2区域配置于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第1区域之间,在与所述槽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中,所述第1区域具有第1截面积,所述第2区域具有第2截面积,所述第2截面积比所述第1截面积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在与所述槽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所述截面中,所述第1区域具有第1深度,所述第2区域具有第2深度,所述第2深度比所述第1深度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在与所述槽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所述截面中,所述第1区域具有第1宽度,所述第2区域具有第2宽度,所述第2宽度比所述第1宽度窄。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所述槽包含两个所述第2区域,所述第1区域被两个所述第2区域夹持。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所述第2区域与所述开口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满足下述式1~式5,式1:(ΔP

exp
-ΔP

con
)/(ΔP
exp
-ΔP
con
)>1,式2:ΔP
co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盐野谷遥榎原胜志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