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聋哑父母使用的智能婴儿看护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71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向聋哑父母使用的智能婴儿看护终端,属于看护设备领域,包括摄像头、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心跳感应器、终端设备;所述的摄像头集成了声音传感器和PIR人体感应器;所述的摄像头、声音传感器、PIR人体感应器,心跳传感器均与处理器相连,将婴儿的面部表情变化与肢体动作视频、声音、心跳监测结果传送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视频和监测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终端智能报警手环、智能台灯、移动终端设备。能及时处理婴儿发生的哭闹,帮助聋哑父母能够很好的守护婴儿并提供更加有利于婴儿成长的条件。长的条件。长的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聋哑父母使用的智能婴儿看护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看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聋哑父母使用的智能婴儿看护终端。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今社会中,有很多协助听力障碍人群的设备,助力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与其他正常人进行沟通及交流。但是针对于聋哑人父母守护婴儿的设备却少之又少。众所周知,婴儿的看护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婴儿在不会言语、不会爬行时,她们不能将自己的需求及时的传达给具有语言障碍和听力障碍的父母,而得不到及时的照顾。这给聋哑父母和婴儿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0003]现已公开的婴幼儿看护智能提醒装置,主要是面向身体正常看护人的使用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了看护人的负担,但是针对聋哑父母使用的智能婴儿看护终端却很少,聋哑人因自身身体的原因,他们对周边的环境的感知通过更灵敏的视觉或者触觉,但是无法感知到声音。婴幼儿时期,婴儿向看护人传达自己的需求时,恰恰是通过自己的声音——哭闹向看护人传达,这就给聋哑看护人造成一定的困扰。
[0004]白天时,聋哑父母精力充足,照顾婴儿因饥饿或者身体的其他原因(尿尿、大便)哭闹时可以及时处理。但是在夜晚睡眠条件下,聋哑父母因不能感知到婴儿的剧烈活动,无法及时处理婴儿尿尿、大便更换尿布湿等一些生理需求造成的婴儿哭闹,这对婴儿自身的身体健康与情绪培养有一定影响,也造成了很多生活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面向聋哑父母使用的智能婴儿看护终端,通过智能监测婴儿的声音、动作、面部表情的变化,并利用表情识别算法,精准识别婴儿哭闹,通过智能报警手环的振动及时而准确将信息反馈给聋哑父母,利用控制智能台灯的亮度协助唤醒聋哑父母,及时处理婴儿发生的哭闹,帮助聋哑父母能够很好的守护婴儿并提供更加有利于婴儿成长的条件。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基于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的婴儿看护装置,包括一个摄像头、声音传感器、PIR人体感应设备、心跳传感器、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终端设备。所述的摄像头、声音传感器、PIR人体感应器集成在一起,摄像头的支架底部是螺旋锁紧设计,可随以安装,即可安装在婴儿床的护栏上,也可固定在床头上,摄像头用于实时捕捉获取婴儿的面部绪表情变化与肢体动作的视频,采集婴儿发出的声音进行实时监测对比。
[0008]进一步的,
[0009]所述的心跳传感器是以手环的方式,带在婴儿的手腕上,以实时获取婴儿的心跳频率;以上所述的摄像头、声音传感器、PIR人体感应器,心跳传感器均与处理器相连,将婴儿的面部表情变化与肢体动作视频、声音、心跳监测结果传送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无
线传输模块将视频和监测结果发送至婴儿看护人的终端设备。
[0010]终端设备是由终端智能报警手环(可多个)、智能台灯、移动端应用组成,智能报警手环是由看护人携带,智能台灯是用来辅助唤醒看护人,人在熟睡的状态下,感知力下降,但是对光线相对敏感,利用光线唤醒熟睡的人有很大的作用;移动端应用记录婴儿日常行为,喂奶、尿尿、大便、发烧等一系列行为记录,协助看护人能够更好的掌握婴儿的日常行为规律与成长变化,除上述功能之外,看护人可通过移动端应用来设置每次报警时台灯的亮度与照明时间等其他相关设备的应用参数设置;智能报警手环携带在看护人的手腕上,通过手环的振动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看护人。
[0011]所述摄像头内置声音传感器、PIR人体感应器,放置在婴床的护栏上,摄像头可120度对婴儿进行视觉辐射监控,采集婴儿的面部表情变化与肢体动作,当婴儿出现哭闹时,摄像头进行精准的面部表情识别,PIR人体感应设备可采集婴儿肢体动作,声音传感器可采集到婴儿的哭声,将采集到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与哭声传送至处理器。
[0012]所述摄像有内置红外线感应器,具有夜视功能。
[0013]以上设备均与处理器相连接,处理器可以根据事先存储的数据,例如:婴儿哭闹时的视频(包括婴儿的哭声、哭闹时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以及婴儿的心跳变化等数据,处理器将接收到的监测信息,通过算法精准识别婴儿的哭闹,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看护人的终端设备,提醒看护人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解除紧急状况。
[0014]处理器将警报信息传输给智能报警手环,智能报警手环接受到信息之后,自动触发振动,显示屏灯管闪烁,利用有规律的振动触动看护人的手腕,唤醒聋哑看护人。
[0015]智能台灯接收到信息之后,自动打开,利用灯光的亮度,刺激人的视觉感知,进而唤醒聋哑看护人。
[0016]移动端应用会收到该条提示信息,聋哑看护人可在处理婴儿紧急情况之后,将该条信息进行标签化归类,形成婴儿成长记录,便于聋哑看护人掌握婴儿的日常活动规律,更好的关爱和看护婴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参考图1,本技术基于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的守护婴儿的智能化看护终端,包括一个摄像头1、声音传感器9、PIR人体感应器10、红外感应器11、心跳传感器2、处理器3、无线传输模块4、终端设备8,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报警手环5、智能台灯6、移动端应用7。
[0021]摄像头1内置声音传感器9、PTR人体感应器10与红外感应器11,支架为螺旋锁紧设
计,支撑为金属软管,可任意方向调节,即可安装在婴儿床的护栏上,也可安装在床头上,以便能够监测到婴儿的睡眠,全面监测到婴儿的活动状态。摄像头内置声音传感器、PIR人体感应设备、红外线感应器,在黑夜时自动开启夜视功能,即使在完全黑暗的房间中也能看清婴儿的活动。
[0022]心跳传感器2以手环的形式带在婴儿的手腕部,实时监测婴儿的心跳频率信息。
[0023]摄像头1、声音传感器9、PIR人体感应器10、红外感应器111、心跳传感器2均与处理器3相连,将采集婴儿的面部表情变化与肢体动作信息、婴儿的哭声传到处理器。处理器3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看护人的终端设备8相连,将视频和音频信息以模拟或者数字信号形式发送到终端设备8上。
[0024]使用前,婴儿看护人可在处理器中预先录制婴儿哭闹时的视频(可录制多个),将婴儿哭声、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的信号特征及心跳频率范围作为模版存入模板库;在识别阶段时,将采集到的声音、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信号特征以及心跳频率范围与模板库中的模版进行比对,将相似度最高的作为识别结果输出。
[0025]处理器3将报警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4传输到终端设备8上,智能台灯6接收到报警信息后会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聋哑父母使用的智能婴儿看护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心跳感应器、终端设备;所述的摄像头集成了声音传感器和PIR人体感应器;所述的摄像头、声音传感器、PIR人体感应器,心跳传感器均与处理器相连,将婴儿的面部表情变化与肢体动作视频、声音、心跳监测结果传送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视频和监测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终端智能报警手环、智能台灯、移动终端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摄像头的支架底部设置有螺旋锁纽,摄像头用于实时捕捉获取婴儿的面部绪表情变化与肢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娟王柏华赵绍祥陈兆
申请(专利权)人: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