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地霉及其在马铃薯淀粉污水低温处理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64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白地霉,该白地霉为耐冷菌,由发酵食品浆水中分离而得,其采用2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法具有序列表中SEQ ID NO.1第1位到548位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白地霉在马铃薯淀粉污水低温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环境温度的适用范围广,在低温环境(10℃)下依然能正常生长,其可在低温环境下高效去除马铃薯淀粉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环境下高效去除马铃薯淀粉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环境下高效去除马铃薯淀粉污水中有机污染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地霉及其在马铃薯淀粉污水低温处理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地霉及其在马铃薯淀粉污水低温处理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淀粉污水是在马铃薯淀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因其包含溶解性淀粉、蛋白质、纤维素、低聚糖、脂肪、细胞液等有机物,使得马铃薯淀粉加工污水具有COD、BOD和SS值均较高的三高特性,其中COD的最大值高达60000 mg/L,BOD最大值高达20000 mg/L,如此高浓度的污水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在自然条件下发酵后会释放出硫化氢、氨气等恶臭气体,而且有害微生物会在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中大量繁殖,不仅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而且对环境也会造成严重污染。
[0003]目前,国内外处理马铃薯淀粉污水的方法有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包括自然沉淀法、絮凝沉淀法、膜过滤法、单纯曝气法等,其优点是处理污水的效率高、易操作等,但往往也具有投入成本高、实际应用困难等缺点,对于中小型淀粉生产企业而言,物理化学法的实用性不强。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被降解利用,通过降低污水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和COD值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该方法具有应用广泛、处理效率高、一般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已成为污水处理的主要手段。
[0004]生物处理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常温下具有较高活性和降解能力的中温菌,当中温菌处于25~30℃温度区间时,可释放较强的生活活性和降解特性,若环境温度在10℃以下,绝大多数中温菌代谢功能减弱或失活,甚至死亡。马铃薯淀粉生产具有典型的季节性,生产时间段为每年的初冬季节,此时环境温度较低(10℃以下),从环境温度来看,冬季的低温对以中温菌为主的污水处理会造成剧烈的影响,很大程度地减弱了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使得出水难以达标排放。为提升低温环境下污水处理效率,目前工程中主要采用降低污泥的处理压力、对污水施以一定保温处理、提高污泥浓度等措施。这些措施虽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但是大大增加了投资和运行费用,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低温带来的不利影响。
[0005]耐冷微生物是一类能在低温环境下正常生长的微生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一般高于15℃,最高生长温度高于20℃,在0~5℃范围内也能正常繁殖。耐冷微生物在环境中分布广泛,在常温土壤、北方寒冷地区的水土样、低温污水、人工湿地、活性污泥等环境中均可分离出耐冷微生物。耐冷微生物在低温环境下对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均能达到较高的降解效率(60%~80%),应用前景较好。
[0006]因此,要解决低温环境下淀粉污水达标排放问题,有效的方法是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淀粉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耐冷微生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环境温度适用范围广的白地霉。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该白地霉在马铃薯淀粉污水低温处理中的应用。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白地霉,其特征在于:该白地霉为耐冷菌,由发酵食品浆水中分离而得,其采用26srDNA基因序列分析法具有序列表中SEQIDNO.1第1位到548位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0010]如上所述的一种白地霉在马铃薯淀粉污水低温处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白地霉配制成活菌量至少达到1.5
×
108CFU/mL的菌悬液后,于10℃对马铃薯淀粉污水进行处理。
[001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为耐冷菌白地霉,是从一种地方特色发酵食品浆水中分离得到,其对环境温度的适用范围广,在低温环境(10℃)下依然能正常生长。
[0012]2、本专利技术首次将白地霉应用于低温环境下马铃薯淀粉污水的处理,可在低温环境下高效去除马铃薯淀粉污水中有机污染物,降低马铃薯淀粉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经测试,其在10℃低温环境下培养9天后对马铃薯淀粉污水中的COD值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COD降解率可达到79.14%。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白地霉菌株J12与其相关菌株基于26S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COD降解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一种白地霉,该白地霉为耐冷菌,由发酵食品浆水中分离而得,命名为菌株J12。其采用26srDNA基因序列分析法具有序列表中SEQIDNO.1第1位到548位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0017]一、菌株J12的分离与筛选:

菌株J12的分离纯化:取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市售浆水样品,放置于5℃冰箱中储存驯化5天,摇匀后取1ml样品进行10倍系列稀释,稀释液为无菌生理盐水,选取10
‑2~10
‑6的稀释液各0.1ml涂布于PDA平板上,每个稀释度设3个平行,于5℃下培养至有菌落生长,挑取生长状况较好的单菌落用平板划线反复分离纯化,记录所筛选耐冷菌株的形态特征。
[0018]其中:PDA培养基是指在1000mL蒸馏水中加入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5~20克,混合均匀制得,自然pH。
[0019]⑵
菌株J12的筛选:将分离纯化的耐冷菌株于10℃,140r/min下振荡培养48h后,按照10%接种量接种于50mL淀粉废水中,以不加菌液的淀粉废水为空白对照,10℃,140r/min条件下培养,每组设3个重复,每3天取样测定废水的COD值,直至COD值不再下降为止,选取对废水COD具有较好降解性能的一株菌株,编号J12,分别用斜面传代保存和超低温冷冻保存法进行菌株保
存。
[0020]二、菌株J12的形态特征:将菌株J12划线接种于PDA平板上,10℃培养3d,在PDA平板上菌落呈现圆形,菌落直径5~8mm,颜色白色,质地呈绒毛状凸起,表明粗糙、干燥,边缘整齐,不透明。
[0021]三、菌株J12的培养特性:该菌株在5℃~30℃培养温度下均可生长,其中在10℃以下温度需要3d即可培养出单菌落,20℃~30℃的温度下,24h即可培养出单菌落。
[0022]四、菌株的鉴定:

菌株J12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见表1:尿素酶(阴性)、触酶(阳性)、西蒙氏柠檬酸盐(阴性)、硝酸盐还原(阴性)、明胶液化(阴性)、淀粉水解(阴性)、甲基红试验(阴性)、吲哚试验(阴性)、甘露醇发酵(阴性)、核糖发酵(阴性)、鼠李糖发酵(阴性)、麦芽糖发酵(阴性)、蔗糖发酵(阴性)、山梨醇发酵(阴性)、葡萄糖发酵(阳性)、木糖发酵(阳性)、乳糖发酵(阴性)、棉子糖发酵(阴性)、阿拉伯糖发酵(阴性)、果糖发酵(阴性)、半乳糖发酵(阳性)。
[0023]表1菌株J12的生理生化特性注:“+”为阳性;“-”为阴性。
[0024]⑵
菌株J12的分子生物学鉴定:一级酵母采用26SrDNA测序,测序由生工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地霉,其特征在于:该白地霉为耐冷菌,由发酵食品浆水中分离而得,其采用2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法具有序列表中SEQ ID NO.1第1位到548位所示的核苷酸序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军霍亚宁孙梓轩王文莉
申请(专利权)人:定西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