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烯烃耐UV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757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H01L,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烯烃耐UV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内层:由聚烯烃粘结层和聚烯烃结构层共挤出制备得到;外层:包括空气层和镀铝层,所述镀铝层一面连接空气层,另一面连接聚烯烃结构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板,可用于光伏组件中,提供高的耐水汽透过和耐蒸煮性能的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内层共挤出聚烯烃材料还可在保持高的厚度保持性的同时,还和EVA胶膜具有高的粘结性和层间粘结性,且添加的塑料粒子和填料等还可和耐紫外剂共同发挥导热、耐UV的作用,可提高温度变化或湿热条件下的使用性。湿热条件下的使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烯烃耐UV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H01L,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烯烃耐UV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主要由盖板、胶膜、电池片、胶膜和背板组成,其中背板作为光伏组件的封装结构,对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0003]CN107275429A公开了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在内层中添加刚性大的聚丙烯,既保证了背板与胶膜的粘结力,又提高了其与中间层聚丙烯材料的层间粘合力,使密封性能更好。
[0004]但是聚丙烯相对于聚乙烯更高的熔融温度,和胶膜热压时无法融化,难以形成和胶膜形成稳固粘结的同时,得到的聚烯烃背板的耐温和耐水气透过性能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烯烃耐UV背板,所述背板包括:
[0006]内层:由聚烯烃粘结层和聚烯烃结构层共挤出制备得到;
[0007]外层:包括空气层和镀铝层,所述镀铝层一面连接空气层,另一面连接聚烯烃结构层。
[0008][内层][0009]聚烯烃粘结层
[00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烯烃粘结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聚乙烯100份、塑料粒子10~50份、耐紫外剂1~10份、抗氧剂1~10份。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塑料粒子选自聚酰胺、聚碳酸酯、聚亚乙基硫醚、聚乙基醚酮、聚醚醚酮、聚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聚醚醚酮。
[0012]作为聚醚醚酮的实例,可列举的有,长春吉大的PEEK 021FC30(密度:1.45g/cm3,400℃/5kg的熔融指数:22
±
2g/10min)、PEEK 021GF30(密度:1.51g/cm3,400℃/5kg的熔融指数:25
±
2g/10min)、PEEK 021CF20(密度:1.4g/cm3,400℃/5kg的熔融指数:22
±
2g/10min)、PEEK 021G(密度:1.32g/cm3,400℃/5kg的熔融指数:20到24g/10min)、PEEK 021CF30(密度:1.4g/cm3,400℃/5kg的熔融指数:23到27g/10min)。聚醚醚酮的密度测试方法为ISO 1183,熔融指数测试方法为ISO 1133

97。优选地,所述聚醚醚酮的400℃/5kg的熔融指数为20~30g/10min。
[0013]在背板和EVA粘结的过程中,一般利用可熔融的聚乙烯来提高背板和EVA的粘结性,但是专利技术人同样发现熔融聚乙烯层不利于背板厚度保持,故目前一般通过添加聚丙烯来提高厚度稳定性,但聚丙烯和EVA层粘结性较差,而本专利技术不同,通过构建两层共挤出的A层结构,在和EVA胶膜接触的粘结层的聚乙烯基体中设置不融的塑料粒子,促进和胶膜作用
过程中粘结层厚度的保持的通过,在粘结层远离胶膜一面设置硬度较高的结构层,来进一步避免粘结层PE对厚度的影响,维持厚度稳定。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烯烃粘结层中聚乙烯选自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中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重量比为1:1~2。
[0015]作为中密度聚乙烯的实例,可列举的有,陶氏杜邦的MDPE FO A

6548 BK(密度:0.945g/cm3,190℃/2.16kg的熔融指数:0.7g/10min)、MDPE FO A

8864 BK(密度:0.941g/cm3,190℃/2.16kg的熔融指数:0.7g/10min)。聚乙烯的密度测试方法为ASTM D792,熔融指数测试方法为ASTM D1238。优选地,所述中密度聚乙烯的190℃/2.16kg的熔融指数为0.6~0.8g/10min。
[0016]作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实例,可列举的有,陶氏杜邦的LLDPE 4105(密度:0.930g/cm3,190℃/2.16kg的熔融指数:4.0g/10min)、LLDPE 4157(密度:0.920g/cm3,190℃/2.16kg的熔融指数:3.0g/10min)、LLDPE 2535(密度:0.919g/cm3,190℃/2.16kg的熔融指数:6g/10min)、LLDPE IP 20(密度:0.926g/cm3,190℃/2.16kg的熔融指数:20g/10min)。优选地,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190℃/2.16kg的熔融指数为3~6g/10min。
[00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烯烃粘结层的厚度为10

50μm,所述塑料粒子粒径为聚烯烃粘结层厚度的60~70%。此外,专利技术人发现,当添加塑料粒子时,因为塑料粒子和聚乙烯之间的结构差异,使得共挤出过程中难以均匀形成粘结层的结构,而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添加聚醚醚酮作为塑料粒子时,利用其醚键和酮键交替结构,促进在合适熔融指数的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保持合适的流动性,从而促进薄膜的挤出成型和结构均匀,且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塑料粒子相对于挤出层的粒径大小,得到的聚烯烃粘结层可均匀包裹粒子,使得聚乙烯熔融和EVA胶膜发生一定的缠绕时和塑料粒子接触,减少热压过程中胶膜和塑料粒子直接接触甚至渗入胶膜造成厚度降低。
[0018]作为耐紫外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2

(2
’‑
羟基
‑3’‑
叔丁基
‑5’‑
甲基苯基)
‑5‑
氯代苯并三唑、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

羟基
‑4‑
甲氧基二苯甲酮、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

(2

羟基

3,5

二特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

(2
’‑
羟基
‑3’‑
叔丁基
‑5’‑
甲基苯基)
‑5‑
氯代苯并三唑、2

(4,6

二苯基

1,3,5

三嗪

2)
‑5‑
正己烷氧基苯酚
[0019]作为抗氧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2,6

三级丁基
‑4‑
甲基苯酚、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2,6

二叔丁基酚、亚磷酸三苯酯、2,6

二叔丁基对甲酚、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苄基二乙基膦酸酯、四[β

(3,5

二叔丁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

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烯烃耐UV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内层:由聚烯烃粘结层和聚烯烃结构层共挤出制备得到;外层:包括空气层和镀铝层,所述镀铝层一面连接空气层,另一面连接聚烯烃结构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耐UV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粘结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聚乙烯100份、塑料粒子10~50份、耐紫外剂1~10份、抗氧剂1~1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烯烃耐UV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粒子选自聚酰胺、聚碳酸酯、聚亚乙基硫醚、聚乙基醚酮、聚醚醚酮、聚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烯烃耐UV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粘结层中聚乙烯选自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烯烃耐UV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重量比为1:1~2。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聚烯烃耐UV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结构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聚丙烯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书义焦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聚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